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核质量公式中的壳层修正项进行比较。我们选择了目前常用的四种核质量公式和三种壳层修正项互相配合,计算了1270个核素的质量,并讨论了计算结果,指出了与实验符合最好的核质量公式和壳修正项的形式。这些计算可作为进一步改进壳修正项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亮亮 《科技信息》2010,(3):I0097-I0098
简单介绍了滚动轴承疲劳寿命的基本概念,对滚动轴承基本寿命计算方法进行简单总结,对轴承的修正寿命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一个滚动轴承修正寿命计算的算例。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对类C离子Al VIII的能及结构以及跃迁参数进行计算. Breit修正和QED修正以及核的有效体积效应和核的质量修正等效应加入到体系的哈密顿量,作为能级和波函数的高阶修正.与实验值和其他计算的理论值做了比较. 分析计算结果,计算基态和激发态的能级等数据与实验值和其他理论值符合的比较好. 计算的数据弥补了光谱数据的不足,为以后的研究者做关于Al VIII的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复合EPS模板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传热系数计算进行了研究.基于钢筋混凝土和EPS模板的导热机理,得出各材料导热系数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计算表达式,提出符合围护墙体实际工作环境的传热系数修正计算方法.对比分析4个试件传热系数试验值、文献参考值及修正计算值,结果表明:采用修正计算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传热系数真实值,为建筑节能细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采用传热系数修正计算方法对适用于北京地区气候条件的复合EPS模板再生混凝土剪力墙传热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与文献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修正计算法进行节能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对类C离子AlⅧ的能级结构以及跃迁参数进行计算.Breit修正和QED修正以及核的有效体积效应和核的质量修正等效应加入到体系的哈密顿量,作为能级和波函数的高阶修正.与实验值和其他计算的理论值做了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计算基态和激发态的能级等数据与实验值和其他理论值符合得比较好.计算的数据弥补了光谱数据的不足,为以后研究AlⅧ的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动能修正系数值是工程一维数学模型计算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其通常取值为1,但动能修正系数常规取值对边侧存在近岸缓流区的天然河道并不适用。从动能修正系数的定义出发,对近岸缓流区河道动能修正系数作理论推导,同时结合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对公式进行验证。得到了近岸缓流区河道动能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和沿程变化的一些规律。相关成果可为工程中涉及近岸缓流区河道一维数学模型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头盔伺服系统执行机构的结构优化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用六维空间超椭球体描述人体头部运动范围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由二维包络椭圆的计算和六维超椭球体的计算两部分组成。首先,总结和归纳了包络椭圆的定义,提出了包络椭圆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提出了椭圆中心坐标修正步长、包络椭圆的两半轴长修正因子以及纵轴半轴长修正步长等概念。实现了对椭圆中心和半轴长的动态修正,提高了包络椭圆计算的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其次,给出了判定包络椭圆的条件和准则,方便了对计算方法可行性的验证。再次,提出了根据投影面内包络椭圆几何信息求解六维超椭球体的方法。最后,对包络超椭球体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对包络椭圆与超椭球体的计算是准确的,采用超椭球体来描述头部运动范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内部收益率、增长内部收益率、修正内部收益率是经济评价的 3个收益率指标。从其定义、计算方法出发 ,提出 3个收益率指标计算的通式 ,并分析了其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 ,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 ,应同时计算内部收益率和修正内部收益率指标 ,以修正内部收益率作为评价指标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根据相似放大试验研究结果,对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几种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并应用三种不同直径的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在不同的粉尘和不同的操作条件下进行了实验。修正后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尤其是横混模型的修正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试验方法得出了极细煤粉下煤粉细度对出力的修正系数;同时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可磨度与煤粉细度对出力的联合修正系数,推荐了水分、灰分对出力的修正方法.还给出了适合我国煤种的新的MPS磨煤机出力计算线算图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临界实验中临界装置周围的散射中子强度分布特性,以便为减小散射中子对临界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提供依据,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实验大厅内不同位置处来源于墙壁的散射中子强度和份额.计算结果表明:对单一墙壁而言,墙壁对散射中子的贡献随墙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厚度达到60cm后散射贡献不再明显变化;在实验大厅内,散射中子强度随离开临界中子源距离先是减小然后增加,呈现明显的"W"形状;而散射中子数所占份额随离开源的距离增加变大;墙壁内表面添加一层含硼材料后散射中子强度明显减小.上述结果对于分析和减小临界实验测量中的散射中子影响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DPF脉冲中子源中子产额的活化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化测量是等离子体焦点 (DPF)中子源的窄脉冲、高注量率中子辐射产额的有效测量方法。为提高活化探测器的测量精度 ,采用了散射中子的屏蔽措施。详细讨论了探测器的标定方法 ,用饱和照射后截止的方法 ,在加速器中子源上给出了 3个探测距离下的标定曲线和标定系数。对标定中的物理问题 ,如探测器死时间对其测量范围的影响、银的两种衰变对标定结果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估计了主要测量误差 ,并提出了实际使用中对散射中子影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近30年间,由于中子源和散射装置的改进,中子散射在凝聚态物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许多方面是其他(X射线、电子、激光、同步辐射等)散射技术不可比拟的.在简单评述供散射用的中子源和散射实验技术进展之后,重点介绍中子散射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的应用,它们包括晶体结构和磁结构的测定、表面、界面和薄膜的表征、测定结构涨落、磁涨落的现代相变研究、畸变、无序系统(包括分形和小角散射)和高分子材料、高Tc氧化物超导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Egelstaff PA 《Nature》1970,228(5269):324-328
The neutron scattering technique has become an accepted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condensed matter. Because of the great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value of neutron experiments and the growing body of users, several proposals have been made during the past decade for a nuclear reactor devoted primarily to this techniqu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asons for and history behind these proposals.  相似文献   

15.
用伴随粒子飞行时间方法,在1.7°至25°范围内测量了14.2MeV中子在铅核上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中子在样品中的注量衰减,多次散射及有限角分辨做了修正.实验结果与其它测量及球形核光学模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小角区实验测量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因此,小角数据多半是根据中间角区数据理论外推所得.但有些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不符.金属铝及其合金具有较低的热中子吸收截面,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价格低廉,在反应堆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应用快中子位置灵敏谱仪,测量了14.7MeV中子在铝核上的小角散射截面.所得数据,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方法进行中子通量衰减、多次散射修正,与国外发表数据相比较,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用伴随粒子飞行时间谱仪,测量了14.7MeV中子在9Be核上的弹性及2.43MeV能级的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给出了从15~135°(实验室系)范围内散射截面的数据,以及散射角分布的勒让德系数.对中子通量衰减、电子学死时间和初级束形状等作了修正.实验数据的总误差为4.0%~7.0%,其中统计误差为0.5%~3.5%.  相似文献   

18.
因瓦效应与中子散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作者十几年来用非弹性中子散射和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在非晶态因瓦合金的自旋波动力学,晶格动力学和电子结构方面所进行的实验研究,基于实验事实,提出了统一解释因瓦效应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机制。以此展示中子散射等近代物理实验方法在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子散射技术及中国散裂中子源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子散射的特点和它的优越性以及散裂中子源的基本原理、发展状况和多学科的应用优势,介绍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总体目标、总体方案、先进性及建成后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子探测在核辐射探测技术中占特殊的地位。目前国内外对中子探测器的研究较为广泛,在众多领域和设施上,如中子散射实验、加速器、反应堆、外太空探测等均有应用,很多文献均对中子探测有各具特色的叙述,但是关于中子探测器总结性的文章仍然较少,要系统地了解中子探测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需要大量查阅中子探测器的相关资料,具有较大的工作量。针对此,以国内外中子探测器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中子探测器的相关文献及资料,对国内外的中子探测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