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爱》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一部世界经典名著 ,祝庆英译的《简·爱》和由英语学习大书虫研究室盛兴庆、翟士钊译的《简·爱》 ,两个中译本翻译语言的运用和翻译风格上各有千秋 ,但后者比前者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体现了独特的有关女性价值的恩想,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比较两部作品的差异,分析他们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点,会发现女主人公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她们命运不同,性格同中有异;《简·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呼啸山庄》中,艾米丽自由驰骋的想象力使她挣脱了现实人生的羁绊。  相似文献   

3.
从表面看 ,《简·爱》和《呼啸山庄》在风格上差距很大 ,但实际上两者存在着极大的“近似性”。主要表现在 :主人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 ;作者对待宗教既肯定又否定的双重态度以及追求灵与肉相结合的理想爱情 ;作品利用梦幻、象征等创作手法以及作品的双环式的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4.
联书是《宋史》本纪中常用的笔法,它给人们了解事件的具体时间带来不便,对联书进行考察很有必要.高纪春先生的《对《《宋史·高宗纪》补正》一文的正补》提出的观点失之偏颇,对《宋史·高宗纪》的史实的考订、对《补正》作者原意的理解、对本纪联书问题的看法均有未妥,应予辨正.  相似文献   

5.
试论《简爱》与《藻海无边》中的两位梅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与《藻海无边》中有一个共同的人物———梅森。但人物的塑造是截然不同的。《简爱》中的伯沙·梅森是一位精神畸形者 ,怪物。《藻海无边》中的安托妮特·梅森的故事却是一曲殖民主义的悲歌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 ,关于《诗经·氓》的主题说法不一 ,总结归纳 ,大致有以下三种 :刺时说———刺淫氵失 ;宣扬媒妁制度 ;弃妇说。我认为原诗本义只不过是一个妇女叙述了自己的婚姻感情经历 ,表现了一个女子从爱到决 ,从顺从到自强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7.
对《简·爱》的不同解读方式意味着不同的批评理论视野。历代批 评家的诸种解读方式包括传记式、心理学式、社会学式、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式、神 话原型批评式、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等,可以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分列为两个 系列──立足于作者自觉的意识层而的解读及关注作者不自觉的或文本所潜含的 无意识长面的解读系列。远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发掘揭示《简·爱》中所隐含的 意义矩形,不仅能对《简·爱》的意蕴做出新的阐释,同时也能尝试诸种批评方式相 互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形象、意象、意境是文艺作品的三种创作方法或形态。《诗经·秦风·蒹葭》运用了意象与意境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人们对该诗的含义有种种不同理解,缘于诗的意象--伊人有着丰富的内涵。诗有意识的朦胧的环境景物描写构成了朦胧含蓄的意境。意象与意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经验之歌》是布莱克最重要的诗集,而《老虎》则是诗集中最著名的短诗。诗人将“老虎”解读为革命的象征,体现了威廉·布莱克的革命思想和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0.
汉代"独尊儒学"的思想对《汉书·艺文志》的编撰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汉书·艺文志》的编撰体例上,而且体现在其对不同学派的评价方面,同时,从《汉书》的其他部分也可以找到相类似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评析高中语文新增课文《宽容·序言》及《宽容》一书。文章介绍了房龙及其《宽容》的有关问题,侧重论析了“序言”的意义、《宽容》一书力主宽容反对专横暴虐的新人文倾向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阿黛尔是夏洛蒂·勃朗特在其小说《简·爱》中塑造的一个儿童形象。作者塑造人物的着力点显然不在这一形象身上 ,但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观照 ,它在《简·爱》中却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作品内部结构的组织和外在形式的安排诸因素的重要手段 ,是主要人物关系构成的主要纽带 ,因而它在《简·爱》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列子》的《天瑞》、《黄帝》、《仲尼》等篇,认为人性无智无情,要求达性之人“美恶爱憎不滑其心”,提出“无乐无知”是“无所不乐无所不知”的“真乐知”,反对逐情循欲而求生避死,体现了前期玄学——道家思想的特色。然而在《杨朱》篇中,《列子》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思想。在这里,人性不再是无情无欲的,而是有情有欲、有乐有苦、有爱有憎的,“从性而游”就是“欲无不尽,情无不达”的享乐主义,体现了后期玄学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何澜 《科技信息》2007,(31):589
《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文中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和教师作用等问题都有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欲以古圣先贤的智慧启迪为人之师者,故以《礼记.学记》为据,阐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道之以德、学以明善;敬岗爱业、恪尽职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爱生亲徒、诲人不倦;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等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不仅以其独特的结构意识,匠心独运的人物塑造以及富于激情的描写,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更主要是因为作者通过这部小说阐述了一个主题。只有爱才能战胜邪恶,令恶魔放下复仇的屠刀,令扭曲的人性复归。  相似文献   

16.
《简·爱》的几个汉译本的序言运用现实主义的批评方法,对作品的人格力量、社会意义及宗教进行了评价,而且70余年来观点具有内在的连贯性。中国“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和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对《简·爱》的接受,其接受是一个文化过滤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序对《简·爱》的接受起着相当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依据《三国志·蜀书》《文选》 ,对诸葛亮《出师表》有较深入的研究 ,提供较完备可信的原文 ,并有新的注释和评论。该表的报国思想 ,诸葛亮的人格力量堪称中华民族传统中的典型。在艺术手法上 ,该表通俗自然 ,剀切明白 ,古朴诚挚 ,情文并茂 ,实为一篇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8.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简·奥斯丁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本文以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发展过程为主线,阐述了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入手对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丰富的文化现象如飞翔的神话和奇特的命名等进行阐释,同时通过对小说人物梅肯·戴德父子和彼拉多的描述简要剖析莫里森对本民族文化出路的探索与追寻,并最终提出了在世界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对待本民族的文化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给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还乡》的悲剧艺术魅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作品。作者以一种凝重,忧郁而惆怅的笔调,描写了爱敦荒原上的“现代人”与亘古不变的荒原的激烈碰撞,演绎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悲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