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种新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来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诉求、影响政策过程和争取政治利益。但是,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所呈现出的无序性、非理智性等特点对高校的维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因此,从维护高校稳定的角度出发,应该有效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2.
政治参与渠道的网络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已日益成为中国政治生活里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综观目前的发展状况,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受到社交网络肆意膨胀、政治参与心态不成熟、参与动机趋向功利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面对现实,政府应完善网络立法和监管,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要提升网络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配合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指出只有建立在大学生心理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论加强大学生网络民主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网络民主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民主意识。首先,高校必须实行民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政治实践,培养正确的网络民主观;加强说服和议程设置,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参与网络民主;宣传网络政治参与理念,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培养网络民主参与的行为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参与态度积极正面,参与渠道多样.同时也存在着参与动机复杂、参与效能感低、无序参与等问题.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状况,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引导他们有序地参与网络政治,是当下社会和高校的一项要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政治是指在互联网上客观存在的、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政治现象.网络政治在获取政治信息时间短、激发参与国家政治的主动性、提供参与政治生活的便捷途径等方面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网络政治同时也存在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淡薄.网络政治的不及时性削减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网络政治的多元化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等消极影响.要发挥网络政治的优势,克服网络政治的弊端,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主要的措施有加强网络立法,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提供保障;加强网络管理,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网络建设,规范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7.
温佳豪  张敏 《科技信息》2012,(29):209-209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本文侧重于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概念内涵的深入探讨与分析,分别从深层内涵与概念特点进行论述,较科学的界定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与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网络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开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网络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途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要解决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题,政府应完善相应的法律与制度,学校应加强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身也应注重自我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孙厚彬  李秦  唐忠 《科技资讯》2013,(13):241-241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本文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意义和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观养成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该文通过分析网络的消极影响,提出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观养成的几点思考:加强红色网络社区、红色网站建设,占据网络意识形态宣传高地;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理性政治认知的养成;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制观念教育,促进大学生规范政治参与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其在大学生正确政治观养成中的引领作用;重视发挥朋辈先进分子的影响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认知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广泛使用的新媒体,网络上各种信息、思潮和观点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冲击和影响,它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网络需求,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从而发挥网络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助推作用,这是网络时代赋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网络QQ群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它给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际等带来深远的影响。高校要在客观分析其利弊基础上,积极适应新形势,将其充分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去,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董静  关佩 《当代地方科技》2012,(14):144-14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本文通过浅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指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丰富文献资源、开发网络资源、营造良好环境等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学生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在全新的网络社会里大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面必然产生新的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新课题,其产生应该在网络、大学生、高校等参与主体方面寻找原因。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根本上需要媒体、个人、高校等各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网络政治参与为大学生的政治心理表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良性政治心理的优化与培养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就是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自觉有序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实现自身政治社会化。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是由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自身内涵和具体实现路径决定的,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主导大学生网络政治价值追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支撑大学生政治情感,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才能与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9.
姚向峰 《科技信息》2009,(9):133-133,152
文章简要介绍了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分析了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提出了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个方面的创新,以达到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丽娜  张鼎立 《科技信息》2012,(18):276-276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手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作为育人的摇篮,要认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育人作用,努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