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正>近日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章鱼、鱿鱼和墨鱼等头足类动物拥有复杂行为能力的奇特演化路径。研究人员认为,章鱼和鱿鱼等动物能通过编辑自己的基因来学习新的技能,但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演化速度的减慢。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鱿鱼的RNA(核糖核酸,负责蛋白质合成的分子)编码区域表现出非常高的编辑率。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海洋生物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乌贼大脑中超过  相似文献   

2.
苗文 《科学大观园》2014,(21):26-27
<正>近日,在中国辽宁地区发现的6具大小与松鼠相当的动物骨骼化石表明,哺乳动物早在2亿多年前的恐龙时代便已活跃在地球上。研究人员指出,这项发现将哺乳动物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向前推进了大约4000万年。这些小动物的身型与一些啮齿类接近,这样的信息也将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最早期的哺乳动物是如何逐渐演变的。科学家们相信,这类生物此后逐渐演化成了卵生的单孔类动物,如鸭嘴兽,有袋类动  相似文献   

3.
孝文 《科学大观园》2013,(20):61-61
惹人喜爱、友善、聪明伶俐的海豚往往被描述成是最温顺的海洋动物。但是据一项新研究显示,事实上,海豚不仅“不比小鸡更复杂”,而且它们的顽皮天性掩饰了它们更加阴暗、更具攻击性的一面。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海洋哺乳动物组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发现宽吻海豚参与暴力活动的恶行。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0,(11):15-15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精子基因可影响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寿命,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雌性动物往往比雄性动物活得更长久。  相似文献   

5.
<正>海洋动物是海洋中各门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全然不同的异养型生物的总称。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只能以摄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动物及其有机碎屑物质为生。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  相似文献   

6.
化石保存秘密细节辽宁北票又一次成为古生物学的神奇之地,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此地的一块哺乳动物化石为早期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揭示了动物听觉演化的秘密,有助于确认哺乳动物是如何在恐龙横行的中生代生存下来的。在辽宁北票发现的哺乳动物是一种地栖新种。据估计,这种15厘米长的动物重70-80克,相当于花栗鼠那么大,  相似文献   

7.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22):61-61
近日,科学家住澳大利亚北部近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驼背海豚。这一发现起源于野牛动物保护协会(WCS)试图解决海洋哺乳动物研究中一场持续数十年争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项目主管霍华德·罗森鲍姆说:“许多年来,关于驼背海豚的物种数就一直存在争论。”科学家曾提出,在驼海豚属(学名: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早期的鲸鱼其实长着强而有力的腿,它们当时主要靠划动腿部在海洋中活动。这一新发现也许可以揭示鲸从陆地走向海洋的神秘进化过程。在《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杂志上,美国科学家详细公布了他们的这项研究成果。美国科学家称,鲸的祖先曾经生活于陆地,与其他陆地哺  相似文献   

9.
在海洋的深处,鲸鱼们一直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不停地歌唱。美国的科学家们近日称,研究表明鲸鱼们不仅可以用歌声语言进行“交谈”,甚至还拥有自己特有的方言,不同海域的鲸鱼有时甚至很难听懂彼此的语音信号。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专家约翰·赫德布兰德公布了他的  相似文献   

10.
林山 《科学大观园》2012,(10):65-65
一项新研究指出,哺乳动物的体型从老鼠那么大进化到大象那么大大致需要经历2400万代。在通过化石和现存动物的资料,科学家们对28种不同的哺乳动物群组在过去6500万年内的进化历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哺乳动物体型变大要比体型缩小更加困难。研究小组发  相似文献   

11.
华凌 《科学大观园》2012,(20):75-75
受海洋生物章鱼、墨鱼和鱿鱼的伪装技能的启发,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设计出一种机器人,主体柔软似橡胶,可灵活自如地爬行,并且伪装自身躲避红外摄像机。该论文的作者乔治·怀特塞兹教授说,常规的机器人相当多的是用来开发海洋,虽然这些机器人各种各样,但基本上是按照哺乳动物的横剖面图设计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把机器人设计成是柔软的有机体?因为,  相似文献   

12.
轶然 《科学大观园》2006,(10):56-57
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在黄山发现一种非常特别的青蛙,它们之间的沟通交流靠的是发出一种别的动物听不到的超声波,这是首次发现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能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0,(3):26-27
据美国《生活科学》杂志报道,十大危险的海洋动物排行榜虽然有点主观,但却建立在相关研究基础之上。这些研究旨在寻找最令人恐惧的海洋动物。它们均具有非常可怕的进攻性,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甚至于死亡。通常情况下,这种伤害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在跻身排行榜的海洋动物中,  相似文献   

14.
半吨重的巨型鱿鱼能够长到8.23米长,但即便如此,它们的眼睛与身体相比也大了许多。现在科学家认为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巨型鱿鱼的眼睛长这么大的原因。很多巨型鱿鱼的眼睛像篮球那么大。即使对一种体重相当于5个成年人的动物来说,这种眼睛也称得上巨大。巨型鱿鱼和一条大旗鱼的个头差不多,但是前者比后者的眼睛大27倍。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们近日在匈牙利发现了一种距今已有8400万年历史的淡水怪兽化石。这种新发现的生物虽然不是很像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但已经很接近了。它属于一类古老的水生爬行动物——沧龙类,外形介于鳄鱼和鲸鱼之间。沧龙类没有像蛇颈龙那么细长的脖子,后者正是许多尼斯湖水怪形象的来源。科学家认为,这种被命名为Pannoniasaurus的动物可能一生都在淡水里生活,这在沧龙科中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第六感",它不用借助视力就能发现光,甚至有可能是一种心灵感应的形式。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科研组称,这是第一次在成年动物身上发现的,它们的其他功能不但未受影响,而且显著增强了。神经生物学家米格尔·尼古拉斯说:"我们并非利用皮肤传递这种信号,但是并没有看到光的老鼠们却能够感到光。这种情况着实很有趣。我们做这些是为了证明我们通过让老鼠‘接触’哺乳动物无法发现的红外光,能够创造一种新感觉。这是从没有人梦想能够做到的一种接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类是从海绵动物进化来的,但是新的基因研究显示,水母状动物可能才是为人类进化过程开启第一扇门的生物体。研究人员在试图填补栉水母基因组序列中空白时,发现这种动物与地球上的其他动物物种存在联系,以至于研究人员猜测  相似文献   

18.
据国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系列大规模旱灾造成了4万年前昆士兰东南部地区巨型袋鼠和其它巨型动物的死亡。  相似文献   

19.
海洋噪声危及海洋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海军舰只上的声纳、货船运输以及石油、天然气勘探等活动使海洋中的噪声水平日益增高,这使海洋中的海豚和鲸鱼受到极大的威胁,因为这些动物主要依赖声音信号进行求偶、觅食和逃避天敌攻击。研究的成果显示,海洋噪声的增加不仅使海洋生物的行为发生长期的改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海洋平均深度大约为4267米,而在200米以下光线已基本无法穿透,因此大洋底部是真正的暗无天日。不过,海洋生物总能找到在黑暗世界中的生存之道。美国蒙特利湾水族馆研究所科学家们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海洋动物能够自己发光。塞维琳和她的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性地对蒙特利湾中的发光生物进化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