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湖南雪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2001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雪峰小玉红无籽西瓜新品种"(以下简称"小玉红")转化效果显著,提升了我国西瓜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了我国西瓜出口创汇竞争力,创出了我国自己的新品牌.  相似文献   

2.
西瓜是夏天里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西瓜除了可以解渴外还有什么功效呢?其实,西瓜不仅仅吃法有很多种,还有很多不被我们所熟知的营养价值哦.在这里,就来为大家总结一下西瓜鲜为人知的5大功效,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3.
多国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被视为上古一大科技奇迹的用来计算天体运行剧期的古希腊精密仪器,也可以用来追踪古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日期.来自英国、希腊和美国的专家称,他们已经在一个被称作"安提凯希拉"机械装置的青铜刻度盘上发现了"奥林匹亚"这个单词,还在这个装置上发现了许多古希腊其他比赛的名称.英国科学杂志<自然>报道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湖北恩施"西瓜碑"是目前境内仅存的记载西瓜在中国引种推广历史的碑刻实物。首次揭橥"西瓜碑"为劝农榜文的属性。对碑文中的秦郡守、秦将军与秦□伯玉之关系进行了详细考辨,论证三者实为同一人。指出"莲花池"的具体位置。否定现有研究成果中"接客亭"的提法,正确的释读当是"接官亭"。此外,回回瓜在施州成功引种,其来源为"庚子嘉熙北游",具体是指嘉熙四年(1240)宋将孟珙北袭蒙古军队的邓穰之战。在这次战役中,回鹘人爱里八都鲁率部众归附南宋,回回瓜被他们带到长江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5.
专名的摹状词理论可以用于两种不同的目的:第一,用来说明专名的意义;第二,用来说明专名指称其对象的指称方式。根据这两种用途,关于专名的摹状词理论相应地可以区分成"专名的摹状词意义理论"和"专名的摹状词指称理论"两种形式。克里普克认为专名的"摹状词意义理论"相比其"摹状词指称理论"来说要更为基础,理由是:当摹状词被用来说明专名的指称方式时,这种说明必然预设了"摹状词被首先用来说明专名的意义"。笔者将论证,克里普克在上述两种专名的摹状词理论之间建立的必然关联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独立地使用摹状词理论来说明专名的指称问题而无需以"专名的摹状词意义理论"为基础,也即:"专名的摹状词指称理论"可以独立地被运用。以上述论证为基础,笔者将讨论克里普克对于"独立"使用的"专名的摹状词指称理论"的反驳——"语义学"论证,认为克里普克的"语义学论证"并不成立,因为该论证是建立在对"指称关系"的错误理解之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6.
<正>夏季炎热,饮食应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利尿为好,时令瓜果是度夏好伙伴。西瓜瓜果之首,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医药价值颇高,是消暑、解渴、利尿之佳品,民间有"天然白虎汤"之称。当遇到酷热特别是发烧时,抱着西瓜睡觉,比敷冰袋降温还有效。但西瓜性寒,一次不能吃得多。  相似文献   

7.
英文"science"最初的含义是知识或学问,进入十九世纪后用来特指自然科学,实证主义兴起之后又开始用来泛指基于数学分析和经验研究的一切学问。在作为"science"译语的"科学"由日本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主要用"格致"来对译"science"。这样,"格致"除继续指代与"正心"、"诚意"相关联的修身、明德方法之外,还被用来指称自然哲学、自然科学以及物理学等。当"science"在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下演变成泛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念之后,要不要扩大"格致"的解释范围以适应"science"概念的演变便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结果是熟悉西方科学发展情况的严复和梁启超都选择了"科学"。于是,放弃语义多歧的"格致",选用"科学"便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社会潮流。  相似文献   

8.
第一招:家里添置大水桶,洗衣水用来涮墩布 许多市民家都购置了一个水桶,用于盛放洗衣机甩出来的水,之后用来涮墩布,而涮墩布后的水还可以用来冲厕所.  相似文献   

9.
你见过方形西瓜吗?别急,让我慢慢告诉你。日本四国岛的果农就能生产出方形西瓜。与普通西瓜相比,方形西瓜易于运输,也便于放进冰箱中冷藏。  相似文献   

10.
“虚拟技术”在“三个世界”中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8):10-11,17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几种对虚拟技术的主要定义,认为: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可以用来认识和把握技术的涵义,虚拟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存在形态,其本身不是虚拟的,它是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具有物理实体的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建构虚拟场域的技术中介手段。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虚拟技术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西瓜新品种(系)产业化示范开发"项目2年来一直围绕对自主培育的"科赛一号"、"汴早露"、"F208"新品种进行产业化示范开发,所做的工作主要有:(1)挖掘核心技术的增值潜力,强化核心技术优势,提高了现有品种的技术质量指标,使品种的遗传稳定性、整齐度等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项目合同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奥地利"仓鼠之友协会"日前耗资5万美元,召开了首届"维也纳仓鼠大会"。工作人员在维也纳一个展厅内建起了一块网球场大小的"仓鼠之家",里面有"仓鼠使馆",住的全都是欧盟各成员国请来的仓鼠代表。在整整48小时里,上千位研究人员和游客聚集在这个灯光昏暗的大厅里,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工作人员试图用西瓜和其他仓鼠喜欢的食  相似文献   

13.
第一招:家里添置大水桶,洗衣水用来涮墩布许多市民家都购置了一个水桶,用于盛放洗衣机甩出来的水,之后用来涮墩布,而涮墩布后的水还可以用来冲厕所。第二招:淋浴水可以冲马桶有的市民,洗澡时在水龙头下放一个接水桶,将这些水集中起来用来冲马桶。第三招:养鱼水可以浇花一些老人在节水方面则是另有绝招,如用鱼缸换出来的水来浇花,因为这些水中有鱼的粪便,比其他浇花水更有营养。第四招:洗手洗脸用水盆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会浪费不少水。如果用脸盆洗手,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可以将洗完手后的水来涮墩布、冲马桶。第五招:淘米水可以来…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美国研究人员揭示了气味在触发对过去经历的记忆方面的作用,及其作为一种工具治疗与记忆相关的情绪障碍的可能性。相关论文刊登于《学习与记忆》。波士顿大学神经学家、该研究通讯作者Steve Ramirez说:"如果气味可以用来唤起人们对一段经历的详细回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经行记》所载的末禄国寻支瓜就是西瓜,唐朝杜环是史籍中第一位在域外目睹、食用并记录西瓜的中国人。五代时期的胡峤是史籍可考的第一个在中国本土食用西瓜的人,他“始食西瓜”在辽大同元年(947)秋夏历八月十五日前后,具体地点为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政府驻地天山镇附近,来源则是天赞三年(924)“拔浮图城”时“契丹破回纥得此种”。浮图城的西瓜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西州回鹘都城高昌(今吐鲁番)。契丹(辽)“以牛粪覆棚而种”西瓜之法源自汉地,这是一种风障和温室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方法,对传统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进行了移植和发挥,且种瓜者当为汉人。洪皓最早将西瓜成功引种到江南,时间为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夏历八月。中国南方最早种植并收获西瓜的时间在绍兴十四年(1144)。出土的西夏文献汉文《杂字》所载“大石瓜”即为西瓜,来自所谓的“大石国”,即喀喇汗王朝。此“大石瓜”与契丹所得西瓜同源,均在893—915年间由萨曼王朝向喀喇汗王朝传入。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2,(12):71-71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卡里林恩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有两个用来处理怀疑的独立部分,第二部分只在和不信任的人交往时"启动",所扮演的角色类似于一个测谎仪。在研究中志愿者同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相连。结果显示,他们脑中处理恐惧的区域表现得很活跃。随后,另一个用来处理记忆和识别的脑区域开始运作。看来是人类进化成疑心很重的生物了。专门用来处  相似文献   

17.
徐涛 《科学大观园》2012,(15):I0002-I0003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近日发表文章,披露了美国五角大楼拟用来对付外星人的"十一般"武器。五角大楼的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与几家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制造商一道,正在设计创造未来的武器。  相似文献   

18.
"原子量"(atomic weight)这一广为大众熟知的术语却遭到"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的冲击,国内已将"原子量"改名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中的修饰用语"相对"二字不能改变"原子质量"的本质,而"原子量"与"原子质量"是表征两个具有不同特征而又相互联系事物的科技术语,不能混淆.将"原子量"改名为已用来表征另一事物的名词"相对原子质量",这是不可取的,它会给科学界带来无穷后患.保留"原子量"这一术语是目前用来表征其所定义特征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智能化住宅 如果给你150万美元用来装修房子,你会将家布置成什么样子?如果你还没有拿定主意,那就听从美国IBM公司的建议,把它布置成一所"智能化住宅"吧.在这样的住宅里,每个角落都可以在你的控制之下,你不必再担心工作时无法照顾婴儿,你可以通过安装在他房间里的监视器来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你可以设计一个程序,来控制住宅里的照明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也可以让电脑成为你的"小秘书",随时提醒你现在该做什么事情;你还可以尽情享受智能化给你带来的娱乐情趣……总之,在这里你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正邵明安经常笑称自己是个"玩泥巴的",但在黄土高原30多年的科研洗练,让他成长为享誉国际的土壤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邵明安的"土"是出了名的。他夏天最常穿的是各种会议发的文化衫;实在有正式场合,"李宁"运动背心外头随便套一件衬衣就坐下开会;爬了一上午山,回来坐在水泥台阶上啃西瓜;再加上那一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