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大学校园建筑形象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她承载着大学的人文历史,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典雅、庄重、朴素、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其形象性标志以回归绿色设计和纯净形式为优,以功能和空间环境的营造为主,摒弃虚假,造作形式,追求自然清新.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指出图书馆是学习与思考的场所,是交流与沟通的场所,是收集与咨询信息的场所,是实施教育的场所,也是知识创新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为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的现状,收集了中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应急避难场所的数据,建立中国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指标进行定性描述统计,分析了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现存问题,并运用最小二乘线性(OLS)回归方法探求诱发当前问题的显著影响因素。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中国应急避难场所存在“重建设,轻宣传”“重体量,轻标准”“差异大,布局不均”“重指标,轻实效”等问题,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应主要从“城市经济水平”和“政策严格程度”两个指标着手改善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响应城市安全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4.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描述并分析了人民广场这个重要的城市空间场所,以"环境知觉-空间认知-场所精神"为线索,指出了广场设计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场所理论是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理论引入到建筑领域的结果,是建筑现象学的重要内容。地域特色是场所理论提倡的重要议题,是场所理论中重要的设计原则。环境陶艺是一种具有无限潜力的公共艺术,而场所理论中的地域性设计原则是一门不断完善发展的建筑设计原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筑和环境陶艺都属于公共艺术范畴,它们之间在设计过程中必然会有着许多相同或形似之处。本文试图从珍视民族传统文化、重视地方性材料等几个方面来分别了解它们对建筑设计的作用,进而将其引入到环境陶艺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6.
吴松  周俊 《中国西部科技》2011,(33):37-38,30
本文主要从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以下简称"合用场所")火灾隐患入手,对合用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合用场所火灾隐患应对措施,以增强处理此类火灾隐患实效性,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7.
住宅作为人居住的场所,是身心得以放松的地方,是精神和情感回归的地方。在装修设计上讲究的是实用和舒适兼顾时尚,材料不是贵就一定好,关键是正确认识装修设计。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梅州市叶剑英纪念园的规划设计,对融合环境的纪念场所的创作进行了探索.文中从融合环境的思路出发,在整合原有各种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有机协调原生环境元素与所营造的纪念场所的新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将提炼出的原环境特质点运用于对园区功能的创造中,使营造的纪念空间有机地融入环境的整体空间结构脉络中,实现深层次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乡愁”记忆是公众的个人情感对特定场所的投射,是乡村旅游地开发记忆旅游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对乡愁进行解构,构建了社会记忆、空间记忆、环境记忆、场所认同、旅游满意与旅游消费意愿的整合模型,以福建省5个具有代表性的美丽乡村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对整合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1)场所认同与旅游满意在社会记忆、空间记忆与旅游消费意愿间扮演中介作用;(2)环境记忆对场所认同、旅游满意和旅游消费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场所认同与旅游满意在环境记忆与旅游消费意愿间扮演部分中介的作用;(3)场所认同、旅游满意与旅游消费意愿之间存在递进关系;(4)社会记忆、空间记忆与环境记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最后,文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研究存在的局限及未来研究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在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并且人们也对该场所缺乏理性认识。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危机灾害、公共安全空间类型、人的行为能力的特性,来说明环境设施中应急避难场所设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