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快速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大规模商业化引起了对安全性问题的广泛争议.为了对转基因食品作出综合的评价,建立灵敏、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本文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其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转基因食品之于中国当前倍受争议甚至被“妖魔化”的背景下,了解根瘤农杆菌的转基因过程,就好比找到从根本上理解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钥匙,有助于消除对转基因食品的神秘感与恐惧。根瘤农杆菌的天然转基因过程证明:DNA真的很安全,转基因技术并不可怕,转基因食品具有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正>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转基因生物与传统育种生物的本质是否相同?转基因生物是否具有特殊的风险或比传统生物具有更大的风险?如何看待科学对转基因生物的风险评价?专家和公众在与转基因生物评价及相关的决策中处于什么地位?……这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9日,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北京市实验动物行业协会和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模式动物研究进展"报告会在中检院召开,大会特别邀请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李红良教授作报告,李教授从模式动物的意义、传统的转基因载体构建技术、基因打靶技术、基因敲除动物最新技术、转基因动物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有关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自己实验室的工作与大家分享了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中国科协举办"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15期,邀请专家、学者,为新闻媒体记者科学解读转基因技术、雾霾、洪涝、食品安全、核能、航空、气象灾害、园博会等社会热点问题,促进科普报道和宣传。大力开展转基因科普宣传,与农业部协定形成"走近转基因"重点科普传播活动方案,举办以转基因技术为主题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线访谈、专家座谈,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开通转基因专栏。  相似文献   

6.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大量种植.近年来,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转基因植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外源基因拷贝数与插入位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外源基因拷贝数与插入位点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转基因食品之于中国当前倍受争议甚至被"妖魔化"的背景下,了解根瘤农杆菌的转基因过程,就好比找到从根本上理解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钥匙,有助于消除对转基因食品的神秘感与恐惧。根瘤农杆菌的天然转基因过程证明:DNA真的很安全,转基因技术并不可怕,转基因食品具有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转基因安全管理实施定量标识和阈值管理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国外转基因产品定量标识和阈值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及国内转基因安全研究的具体情况,从定量标识的设计要素、我国定量标识制度的建议、定量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定量检测技术研究与储备4个方面提出对我国实施转基因产品定量标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转基因技术迅速发展和运用的推广,转基因食品逐渐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一方面提高了食品产量,丰富了食物种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一定程度的恐慌与高度关注。本文从转基因食品存在的合理性与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论证其在实际运用中必须有法、制度等约束与规范,降低潜在风险,减少人们心中疑虑。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瓶颈出发,对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共享内涵进行界定,并基于转基因重大专项承担者及地方政府管理部门调研,分析了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共享主体的诉求及主体错位、制度缺失、技术缺位、观念落后等带来的知识产权共享障碍,从明确主体、健全制度、加强技术支撑、宣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27日,十五“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总体验收会议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参加了会议,中科院李家洋副院长介绍了“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实施的有关情况。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竞争的热点。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技术途径,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进程,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于1999年启动实施,中央财政投入5.1亿元,部门、地方和社会配套投…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植物药物的开发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宏波 《广西科学》2002,9(1):60-63
基因工程的完善与发展为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来开发与生物转基因植物药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目前已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反应器生产出了多种转基因植物药物,其中包括多种药品和疫苗,已有的转基因植物药物的临床实验及国内外的应用表明转基因植物药物安全是可靠的,随着表达效率和遗传稳定性的不断提高,转基因植物药物的开发研究将会在21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动物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转基因动物技术不同方法、各方法的优缺点、进展、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并较全面地介绍了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应用.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发展为遗传性状的改造、生物反应器、生物替代材料、实验动物模型及疫苗生产等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创造了新的希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转基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一种生物技术。它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外源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经转基因技术而获得的生物体称转基因生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制作加工而成或鲜食的食品称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作为现代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的改良、农药的减少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所作的贡献。还对转基因食品的毒性和过敏性、转基因植物栽培所面临的生态风险及转基因产品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做了相应的介绍。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及其衍生品商业化已有30多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科学论文都已证明转基因植物与非转基因植物在成分上无显著差异。最近天然转基因甘薯(红薯)的发现更进一步表明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在美国留学,有幸参与了国际上最早的转基因技术研究.回国后,我作为国内第一批科研工作者始终致力于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解决未来粮食短缺、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转基因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对其生产应用、发展前景,在社会上引起争论是正常现象.但目前,社会公众对于转基因的争论,已经不只局限在科学范畴,而变成了广泛参与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可嘉 《天津科技》2014,(1):74-77,80
根据转基因作物的现状与发展,通过收集查阅各种资料,举出其利与弊的实例,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物做出简要评述,提出转基因技术需要在政府干预下实验或投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动物技术已在医药、农业及生物学领域中得到较广泛应用.尤其在抗病毒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就.本文就转基因动物技术抗病毒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作物将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根本出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所谓转基因,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可遗传地修饰的一种技术。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近十几年来,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迅猛,到2005年已有21个国家的850万农户种上了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在全球和我国发展概况,介绍了转基因植物的几种目的基因:抗除草剂基因、抗病虫基因、改良作物品质基因,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从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安全性和转基因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讨论了正确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