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4,(9):4-11
木星大红斑变小了 木星的标志性特征——大红斑(一个翻云覆雨的巨型反气旋风暴区域)已变到迄今为止的最小地步。哈勃空间望远镜最近的观测证实,大红斑的直径仅为16500千米。而19世纪的观测记录是:大红斑在其长轴的宽度为41040千米。美国宇航局“旅行者号”系列飞船在1979年的观测结果为:大红斑的直径是23335千米。  相似文献   

2.
<正>假如木星上有天气预报,而你恰好居住在木星大红斑的旁边,那你听到的天气预报便可能是这样的:"预计风暴将持续几百年,风速每小时550千米。"天然实验室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看上去像一只彩绘的盘子,上面有与赤道平行的白色、黄色、红褐色的条纹和暗红色的斑块。最大的斑块位于木星的南半球,模样像一只红色的眼睛,直径接近地球的2倍。其实这个被人们称为"大红斑"的斑块,是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风暴。自1665年卡西尼描述了它的存在以来,它便一直在那里,也就是说,这场风暴至少已经持续了大约350年。它还要存在多长时间?这一直是一个不断被争论的话题。近来有人声称,这个大红斑还将存在800年。  相似文献   

3.
虽然美国的《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行星际探测器获得了木星大红斑的详细资料,但是,还不能完全解释大红斑的性质。专家们认为大红斑是木星大气里存在了很长时间的巨大气旋(反气旋)。五十年中的地面观测,红斑大小和它的位置的纬度实际上没有变化,但有着每年大约20°的经向位移,推测它已存在100~1000年。然而,如果按照这种模型,就必须假定红斑是一种独特的构成,与木星大气中的别的现象,如很多只存在几个月的白斑,不具有任何共同之处。红斑的能量来源不清楚。直至现在,还不能说明它的产生原因、在木星上的位置、经向位移和别的一系列观测  相似文献   

4.
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发现,木星上竟然出现了第三个红斑(图中最左侧),它实际上是又一个木星风暴团。此前,木星上已经发现了大红斑(图中心靠右)和小红斑(图中左下方)。新生“红斑婴儿”的大小尚未公布,不过已知大红斑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这个新生的红斑以前是一个白色的蛋形风暴团,但随着其中的云层升腾,  相似文献   

5.
资讯     
木星表面大小红斑7月近距离接触木星上的2个最大风暴将在7月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天文爱好者利用业余天文望远镜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奇观。风暴一号是众所周知的大红斑,它的直径是地球的2倍,风速达到了560km/h。这个庞然大物已经在木星上吹动了几百年。风暴二号是新发现不久的卵斑BA,又称为“小红斑”,这个比较年轻的风暴只有6岁。与大红斑相比,小红斑只有大红斑的1/2,只能容纳1个地球,因此其吹动的狂风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范围上都要逊色不少。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的结果,这2个风暴正在逐步靠拢,二者于7月4日靠得最近。最新研究发现,散…  相似文献   

6.
<正>斑尾塍鹬飞万里一只阿拉斯加西部冻原上的斑尾塍鹬,从2022年10月13日到24日,不间断地飞行了11天零1小时,里程达13560千米,打破了2021年由另一只斑尾塍鹬创造的13050千米的世界纪录。那么,13560千米到底是什么概念呢?地球赤道的周长是40075千米,相当于这只鸟在11天内飞越了三分之一个地球。可以说,这是相当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登陆小行星     
2001年2月12日,美国的"NEAR舒梅克"号无人空间探测器,在燃料即将耗尽的时候,向之围绕运行已有一年的433号小行星"爱神星"作最后冲刺,经过4个半小时的努力,终于安全着陆在这颗长33千米、直径13千米、距地球3.16亿千米的小行星上,实现了航天史上空间探测器在小行星上的登陆.这次历史性登陆的成功,受到宇航界的热切关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小卫星成为“明星”1789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了土星的一颗卫星,这颗卫星被命名为“恩克拉多斯”,即土卫二。恩克拉多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然而土卫二却并非如此。它的直径只有500千米左右,约为月球直径的七分之一、土卫六(土星最大的卫星)直径的十分之一。在只靠望远镜观测星空的时代,这颗小星球幸运地被发现,但有关它的更多情况,人们就很难再依靠望远镜去获知了。  相似文献   

9.
冥王星,太阳系中最遥远的行星,可能比原先估计的小得多.两位柏林技术大学的天文学家新近报告说,他们第一次精确地测量了冥王星的直径,其值为2200千米.他们是根据冥王星的卫星“凯隆”(意为:冥府渡神)遮住冥王星时引起光值改变而计算的.同时也测定到“凯隆”的直径为1160千米,它绕冥王星运行的轨道几近正圆,距冥王星19000千米.冥王星的确相当奇特,其卫星质量达  相似文献   

10.
最近,从火星表面冒出的高高烟柱惊呆了科学家,其高度居然超过250千米,而之前见到的烟柱高度都不超过100千米。哈勃空间望远镜在1995年到1999年之间拍摄的图像,和天文学者在2001年到2014年之间拍摄的图像,都清晰地展示了这些烟柱。它们均发生于火星表面的同一区域,它们的形成过程历时不到10小时,覆盖面积约为1000千米×500千米,存在时间约为10天,其结构每天都有变化。然而,环绕火星的飞行器都未看见这类现象,原因是它们的观测角度和当时的光度条件不适合。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2年9月4日报道,中国将引进一个安装在浮空器(亦称飞艇)上的海洋巡逻雷达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美洲豹"浮空器、一部装在浮空器吊舱内的"海龙"雷达以及稳定装置和无线通信设备组成.该浮空器长60.7米,体积为11809立方米,能够悬停在3000米的高空,雷达探测距离可达200千米左右,可以连续25天不间断地提供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初,人们发现了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事实上,小行星带早在18世纪就被德国人提丢斯预见到了.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片广阔的地带,其间沿一定轨道环绕太阳运行着大大小小的岩石,这就是著名的"小行星带",是在19世纪初被发现的.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这一地带发现了小行星塞内斯(直径1003千米).1802年,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在这里发现了小行星帕拉斯(直径608千米).此后,在这一地带又相继发现了幽诺、维斯达等小行星.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最近观测到宇宙"旋转木马"VFTS102,这是迄今观测到自转速度最快的超大质量恒星,其赤道区域环绕轴心以每秒600千米的速度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作用,如此之高的自转速度几乎能将这颗恒星撕裂。VFTS102非常炽热,是一颗高度发光的恒星,亮度为太阳的10万倍。这颗恒星曾拥  相似文献   

14.
左东 《知识就是力量》2004,(12):61-61,62
常开车的人都会注意到这样的一块标志:"前方事故多发地段." 在北京昌平高崖口地区,有一条山路上就树立着这样的标志牌. 它位于北京至张家口110国道的八达岭高速公路地段.该高速公路全长82千米,事故多发区只是进京方向55千米到50千米这短短5千米的路段.它是一段山路,从1998年11月开通到2003年9月,共发生特大和重大交通事故32起,死亡49人,受伤62人.由于事故频繁,而且集中在不长一段路上,过往司机称之为"北京的百慕大",当地农民则叫它"死亡之谷".它的地理位置在北京昌平沙河以西20余千米处.  相似文献   

15.
凭借距离接近地球直径的射电望远镜进行联合的射电观测,方向的准确性可达亚毫弧秒范围.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的这种精密度,就被用来给出地球到银河系中心距离的新估计值.被国际天文协会采用的这个距离的原估计值为8.5千秒差距(一秒差距是这样大的一个距离:在这个距离上看  相似文献   

16.
速度     
司机对交警说":这回就让我过去吧,交警同志!我们生活的这个行星以每小时约1700千米的速度自转,以每小时约10万千米的速度围绕着太阳公转,又以每小时上百千米的速度绕着银河中心转。你如果知道这些,交警同志,那怎么能因为我每小时速度达到60千米而给我一张罚款条呢?虽然是在30千米限速区域里。"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51万元英国西苏塞克斯地区将拍卖一枚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象鸟蛋化石,这枚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蛋"预计将拍得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1万元)。这只象鸟蛋化石的直径有0.3米,将近100枚鸡蛋那么大。象鸟属于鸵形目、象鸟科、隆鸟属,是一种巨型、不会飞的鸟,身高3米以上,重达450千克,主要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中,以植物为食。不过,这种鸟早在16世纪就已经灭绝了。象鸟曾被认为是世界上存在过的最  相似文献   

18.
最近,科学家借助过去30多年来获取的数据,绘制完成了细节空前的木星大红斑图片。大红斑风暴体积相当于两个地球,超出了望远镜的观测范围。图片所使用的数据由旅行者1号探测器于1979年飞越木  相似文献   

19.
前沿     
正世纪彗星ISON ISON彗星,又名C/2012 S1或"光科网彗星",属于掠日彗星,于2012年9月21日由俄罗斯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ptical Network,简称ISON)的成员维塔利·纳瓦斯基和阿特罗姆·诺维克诺克利用0.4米口径反射望远镜发现。发现时ISON彗星距离太阳约9.4亿千米,视星等仅为18.8,彗发直径为8",轨道位于木星之外,较难通过一般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科学家通过对ISON彗星轨道进行分析,发现其与1680年大彗星的轨道接近,因此推测出它们是从同一颗更大的彗星分裂出来的碎片。  相似文献   

20.
百年通古斯     
1908年6月30日的"通古斯"事件注定是要发生的.如果晚3个小时或者撞击点偏差4000千米的话,莫斯科就会遭到重创.然而"3小时"和"4000千米"对于宇宙而言,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