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和永恒目标,它关系到社会的团结、稳定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将有诸多的任务和目标要去完成和实现,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则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把握公平正义这一价值导向,正视当前形势下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并通过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创新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社会也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奋斗目标。公平与效率作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诉求、社会各阶层的和谐性诉求的实践呈现。当前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社会进程。因此,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进行反思。并把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链接,用公平与效率并举的原则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这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理论支撑点。  相似文献   

3.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源之一是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为此,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统筹协调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切实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陶绍兴 《科技信息》2007,1(4):137-138
提高效率、维护公平一直是人们活动的主题和目标。现阶段能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效率和公平之间可以而且应该和谐。当前,在继续强调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突出公平,采取各种措施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效率与公平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在效率与公平的和谐中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努力追求的两大目标,也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两个重要尺度.运用社会历史的方法分析得出结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分析,提出在动态中把握二者的和谐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马振 《科技信息》2011,(20):I0059-I0059
党的十六大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对社会公平、公正、正义的追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与此同时,体现在教育工作中,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同时它也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之一。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我们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和平稳定、和顺协调、和合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求是: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代际关系、种际关系作为基本价值诉求;把公平和正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前提;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终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善治”政府的谋划,另一方面需要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杨晶 《科技信息》2006,(5):187-188
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定,提出了要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构建公平的和谐社会,核心在于构建一种利益公平分配的经济体制,而利益的公平分配的核心在于对公平和效率的重新定位.本文从意识、理论和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现存的利益分配不公根本原因进行剖析,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少数民族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区域差异大,内部发展失衡的现状,阻碍着我国改革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影响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制约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不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将大大推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对自由、民主、正义、公平等理性价值的追求,蕴涵多元、宽容、均衡、善治、秩序等基本理念。法治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在实践层面、目的层面、制度层面存在内在的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法治精神,走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