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鳖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中华鳖精巢、附睾、输精管和阴茎等组织数块,Bouin's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部分组织块级10%福尔马林固定,Verhoeff弹性纤维染色和伊红复染。观察结果表明,中华鳖精巢中的曲细精管内衬复层的生精上皮,外有固有膜包,大有膜外还有一层类肌细胞。附睾中的睾输精管结构相似,均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构成。阴茎主要由位于腹侧的类似一骨的组织和位于背外侧的一对海绵体构成。  相似文献   

2.
王锦蛇尿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王锦蛇(Flaphecarinata)尿殖系统的各个器官进行组织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其肾脏主要由肾单位和集合管构成,输尿管分粘膜层、肌层和外膜。卵巢外被生殖上皮,内为结缔组织构成。输卵管在形态结构上有前、中、后段的差异,睾丸外被结缔组织膜,内为曲细精管,小管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副睾被睾丸系膜与睾丸包裹在一起,内含副睾管,输精管分粘膜层、肌层和外膜,交接囊各段的组织结构不同,远端有类似于哺乳类阴茎的海绵体和血窦,体现了爬行类与哺乳类有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消化道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取中化鳖舌、食道、胃、肠各段,Bouin's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部分组织块经10%福尔马林固定,Verhoeff弹性纤维染色和伊红复染。观察消化道各段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测量肌层厚度、绒毛高度与宽度等。本文结果表明,中华鳖消化道各段均有淋巴组织的存在;胃肠道壁内均有腺体,但食道内没有;管壁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且下段的外纵肌相对增厚。  相似文献   

4.
通过腺体标本制作技术、石蜡切片技术和光镜观察,研究了中华稻蝗成虫的雄性附腺和储精囊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附腺由15对(8对乳白管,7对透明管)一端开口于射精管,另一端封闭的腺管组成其组织由里到外为上皮层、底膜、肌肉层和结缔组织膜,并按上皮细胞,分泌物将乳白腺管分为酸性腺管和颗粒腺管,透明腺管分为碱性腺管、粘液性腺管和混合性腺管.这些腺管于成虫前后期在大小、上皮细胞、分泌物发生一些变化.精子在储精囊中成团分布,储精囊具柱状上皮细胞和分泌细胞,底膜和肌肉层较发达,围脏膜中有气管,其盲端和中后段组织结构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应用光镜观察了中华稻蝗受精囊及受精囊管的结构。结果表明,中华蝗受精囊由内向外依次为内膜层、上皮层、底膜、结缔组织、肌肉层和围脏膜,可见许多的排出小管穿过内膜层,开口于囊腔,肌肉层中纵肌环肌交杂排列,并讨论了其结构与功能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小熊猫咽和食管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熊猫的咽和食管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熊猫的咽壁由粘膜(包括上皮和固有膜)、粘膜下层内除咽肌所组成,粘膜下层内除分布有混合腺外,还有大量的骨骼肌纤维束,小熊猫的食管壁由粘膜(包括上皮、固有膜和粘膜肌、粘膜下层、肌肉层和纤维膜所组成,食管壁的厚度,食管腔的大小及食管皱壁的有无等方面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固有膜有乳突插入复层扁平上皮内,粘膜下层内有大量的食管腺分布,肌肉层从食管的前段到后段全是骨骼肌,分内、外两层,并不呈典型的内环行、外纵行排列,而呈现多样性,并与大熊猫食管壁组织结构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的原位复性电泳方法分析了大鼠脑、心脏、肺、舌、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脏、肾脏、睾丸、附睾、输精管、阴茎、卵巢、子宫、肌肉等组织器官的蛋白质图谱和蛋白水解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鵟(Buteo hemilasius)胃和小肠的组织结构及嗜银细胞的分布特点,本实验采用生物显微技术和Grimelius银染法对大鵟胃和小肠的组织结构及嗜银细胞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鵟胃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4层组成,腺胃固有层中充满胃腺,浅层腺为单管腺,深层腺为复管泡状腺;胃黏膜肌层由环行平滑肌构成;小肠无黏膜下层,由黏膜层、肌肉层、外膜构成,黏膜层包括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黏膜肌层较明显,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平滑肌为纵行,回肠黏膜平滑肌为内环外纵行.小肠绒毛无分支现象,绒毛中没有中央乳糜管;小肠肌肉层均由内环行平滑肌和外纵行平滑肌构成.大鵟胃和小肠嗜银细胞的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锥形、长梭形和不规则形等.嗜银细胞的末端有突起,大部分突起常指向管腔,少部分指向固有层.嗜银细胞在不同部位的大小有所不同,在肠腺和黏膜上皮之间的嗜银细胞个体较大,而在固有层基部个体较小.大鵟胃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数量在腺胃最多,依次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肌胃内未见有嗜银细胞分布.大鵟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可能有内分泌、腔分泌和旁分泌3种分泌方式.  相似文献   

9.
三疣梭子蟹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组织学、组织化学两个方面研究了三疣梭子蟹的雄性生殖系统.其精巢是由无数的生殖小管盘绕成的.小管壁由位于基膜上的大部分生精上皮和少量管壁上皮构成.生精上皮不断向管腔中增殖,产生了不同的生殖带.生殖小管间充填着结缔组织,内有血管和神经等分布.前、中、后输精管壁组织结构相似,均由位于基膜上的单层柱状上皮和其外侧的环形横纹肌构成,上皮细胞具分泌功能.射精管壁亦由单层柱状上皮及内纵、外环两层横纹肌组成.精巢的发育有季节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镜对直翅目剑角蝗科中华蚱蜢的受精囊及受精囊管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受精囊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内膜层、上皮层、基膜、肌肉层、结缔组织和围脏膜,其中上皮层和内膜层比较发达.  相似文献   

11.
三疣梭子蟹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组织学、组织化学二个方面研究了三疣梭子蟹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的组织结构都由基本的四层构成,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是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基膜构成的.除中肠外,其余部分管壁上皮表面分别被有弹性蛋白、胶原蛋白、粘蛋白和几丁质骨片等结构.在食道和后肠壁结缔组织中分别有食道腺和后肠腺,其分泌物为酸性粘多糖.肌层均为横纹肌.消化管的外膜均主要由疏构结缔组织构成.消化腺主要是肝胰腺,由无数的肝小管组成,每一小管均由位于基膜上的一层细胞构成.根据形态和功能,可把这些细胞分为四种类型:即分泌细胞(B细胞)、吸收细胞(F细胞)、储存细胞(R细胞)和胚细胞(E细胞).  相似文献   

12.
取中华鳖呼吸道的不同节段以及肺组织数块,Bouin’s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部分组织块经10%福尔马林固定,verhoeff弹位纤维染色和伊红复染。观察结果表明,中华鳖呼吸道和肺的导管部没有腺体和杯状细胞之存在,管壁只有粘膜和外膜两层。气管和支气管由完整的“O”形软骨环支持。肺为海绵状,由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等构成。  相似文献   

13.
以捷描电镜观察了高山雪鸡卵壳和壳膜的超微结构。其卵壳由5层构成,由内向外分别是基层,乳突层,栅栏层,结晶层和护膜层。气道外孔有盖层。栅栏层有少量气泡。壳膜由3层膜构成,外层和中层为纤维膜,内层为非纤维结构的平滑的薄膜。本项观察发现了引导栅栏层形成的钙化桥。  相似文献   

14.
七彩山鸡胃肠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三只120日龄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as)的胃肠道结构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七彩山鸡胃肠管的黏膜层、肌层和管状消化腺发达,整个消化管黏膜固有层中都有淋巴组织存在。腺胃内有较多的单管状腺和复管状腺,肌胃肌层发达。小肠黏膜层最厚,绒毛致密且有分支,绒毛轴中心未见中央乳糜管,固有膜中单管肠腺丰富,黏膜下层缺如或很薄。大肠管壁具四层结构,有环状皱襞,皱襞上绒毛宽短稀疏,黏膜上皮中杯状细胞增多。将观察结果与其它鸟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尼罗罗非鱼肠甚长,回旋十分复杂,可分为十二指肠、前肠、后肠和直肠,这4部分的组织结构均由粘膜,肌层和浆膜组成.粘膜肌层缺如,使固有膜与粘膜下层不分.肌层由内环和外纵肌层组成,薄的浆膜覆于肌层.  相似文献   

16.
高山雪鸡卵壳及壳膜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扫描电镜观察了高山雪鸡(Tetraogallushimalayensis)卵壳和壳膜的超微结构。其卵壳由5层构成,由内向外分别是基帽层,乳突层,栅栏层,结晶层和护膜层。气道外孔有益层。栅栏层有少量气泡(Vesicles).壳膜由3层膜构成,外层和中层为纤维膜,内层为非纤维结构的平滑的薄膜。本项观察发现了引导栅栏层形成的钙化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青海巴毅克拉山、阿尼玛卿山产五种柳属植物的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五种高山柳属植物的叶均为异面叶,具较厚的角质膜,上表皮角质膜一般较下表角质膜厚0.5-μm;栅栏组织较发达,一般由2-3层细胞构成;下表皮为双层细胞组成组成的复表皮,有异染色薄壁细胞构成的维管束鞘,维管束单个,维管速近轴面有5-6层的厚角细胞,远轴面也有多层的有细胞。  相似文献   

18.
缢蛏消化道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缢蛏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缢蛏的消化道由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组成。除唇瓣外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4层:粘膜层、牯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包括粘膜上皮和粘膜肌层。口腔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它部位的牯膜上皮都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壁的局部和肠壁缺乏肌层。除口的腹面、直肠、肛门等处的外膜为浆膜外,其余皆为纤维膜。肠上皮、直肠上皮和唇瓣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和肠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直肠的粘膜及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钙和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天鹅(Cygnus cygnus)睾丸和附睾的组织结构特征及相关活性物质的表达情况,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了大天鹅睾丸和附睾的组织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EGF,Bax蛋白,Bcl-2蛋白和iNOS在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大天鹅睾丸内生精小管主要由支持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构成,众多生精小管被睾丸间质隔开;附睾由输出小管和附睾管组成;大天鹅睾丸生精小管直径、生殖细胞大小、附睾管直径及上皮厚度等与其他脊椎动物存在差异;EGF,Bax蛋白,Bcl-2蛋白在睾丸生精小管管周的肌样细胞、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间质细胞和附睾管上皮细胞等处呈免疫反应阳性;iNOS在睾丸间质内的血管壁及间质细胞、附睾管上皮细胞、附睾结缔组织等处有阳性表达;EGF可能参与其精子发生、获能及激素生成的调控过程;Bax蛋白和Bcl-2蛋白可能共同参与调控正常大天鹅睾丸和附睾细胞的凋亡;iNOS可能也参与雄性大天鹅各种生殖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绒毡层位于花药壁的最内层、根据发育后期的形态差别,可以为分腺质绒毡层和变形绒毡层.小麦的绒毡层属于腺质绒毡层,九月菊的绒毡层属于变形绒毡层.绒毡层膜是指围绕整个绒毡层的抗乙酰解的膜,象一个囊包围绕着所有花粉粒.此层由两层构成,外层是具穿孔的,此层可保存至花药开裂时期,内层是由索状系统构成的,这结索状系统形成不规则的网层,布满乌氏体(Ubishbody).在变形绒毡层中,当四分孢子将从胼胝质壁内释放出来时,在毗连式壁内层一而形成外绒毡层膜,在外绒毡层上无乌氏体存在.绒毡层膜和外绒毡层都是由抗乙酰解的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