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邵蕊 《中州大学学报》2013,30(1):105-107
浙江南部是我国南方地区石棚墓的唯一分布点,探讨浙南石棚墓的起源有有助于在更广的层面上认识越文化。除了浙南地区,辽东半岛也是石棚墓的分布点,探讨两地区石棚墓的相互传播关系一直是考古研究的热点。已有的考古研究集中关注于两个地区石棚墓细节上的不同,未能从宏观上把握两个区域石棚墓所反映出的墓主人共同的精神需要,即“尚武”性。根据国内已有的考古资料的多方对比与分析,以及世界“巨石文化”的共性文化特性,浙南石棚墓与辽东半岛石棚墓葬均可能源于同一远古氏族。  相似文献   

2.
为收集、整理、保护地方文献,突出文化的地方特色,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如火如荼进行之际,应该制订好“地方文献保护计划”,从文献普查、收集、建库、整理出版、宣传等方面制定保护方案,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纵向管理模式,进而全面推进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审美具有时代特征性和民族文化性。对数字插画的民族化创新与突破,一方面要掌握好数字绘画的技艺,同时把握好数字时代语境下的插画审美特征。另一方面,民族文化视觉元素是数字插画创新的丰富资源土壤,要充分研究和利用。本文从彝族服饰纹样元素中所蕴含美的意味与形式,及其装饰审美等方面,来探究民族文化视觉元素,及彝族服饰元素在数字插画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丹丹  徐旻霞 《科技信息》2013,(20):187-188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服饰的变化,探讨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涉及的时期起自殷商迄于现代,精选了上下五千年间最具特色的六个朝代或时期的服饰进行了抉微钩沉的探讨。本文所叙虽然是服饰,但又不能仅以服饰论之。从服饰这个载体,不难窥见中国历代朝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哲学、伦理等等诸多风云变迁之轨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讨论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徽州云肩艺术作为徽州传统服饰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传承徽州民俗技艺和传播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刺绣工艺发达,绣品不乏佳作,在地域文化和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徽州云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表现风格。文章以徽州云肩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和博物馆展品分析基础上,尝试从中提取刺绣图案、色彩等艺术符号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探讨有关徽州云肩艺术的活态演绎,为现代服饰设计和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彰显刊物特色,打造学术期刊品牌,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刊从2010年起重点推出“中华德文化研究”和“环洞庭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两个特色栏目。“中华德文化研究”是一个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有包容性、学理性和现实性的栏目。“德文化”一方面是指融合了常德地方性文化、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厚重的底蕴和广阔的视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为了彰显刊物特色,打造学术期刊品牌,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刊从2010年起重点推出“中华德文化研究”和“环洞庭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两个特色栏目。“中华德文化研究”是一个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有包容性、学理性和现实性的栏目。“德文化”一方面是指融合了常德地方性文化、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厚重的底蕴和广阔的视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相似文献   

8.
运用考古材料和文献相印证的方法,追述了汉唐之际中日两国频繁的服饰文化交流,指出中国的服饰在饰品、织物、服装样式、服饰制度等方面对日本服饰乃至政治、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弄阿曰”(铜鼓舞)、“弄娅歪”(春牛舞)、“古独木”(草人舞)、“棒棒舞”(灯)等四种云南壮族民间风俗舞蹈的文化意蕴进行科学的考察,对其土风古韵的原始形态、舞蹈程式与动律、源流与走向,进行分析论证,探寻一种云南壮族舞蹈艺术风格、文化特色和审美意蕴上的“多元化”格局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僳僳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服饰俗称麻布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喜鹊衣”、“画眉衣”是僳僳族的男、女传统服饰。僳僳族服饰是其民族有形的文化载体。僳僳人借助这一载体,把自身的情感转化为可视的形式呈现出来。无论是服装款式,花边图案,还是色彩选择,配饰制作都以特有的风采,记录着无数传奇的故事,镌刻着自然、文化、历史的印迹,汇集着约定俗成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竹林七贤在后世文学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宋代出现一批描写竹林七贤的诗歌,如曾巩的《多景楼》、李元膺的《洞仙歌》等。从现存的作品看,七贤形象在各个时期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不同,同时宋代各个阶段也不同,主要原因大致可归结为社会经济、文化思潮及诗人的身世经历、心理情感变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南宋王朝定都杭州以后,受“浙西”文化的影响,南宋文化更具优雅、婉美而精细的形态,生成了追求诗意的审美品格。南宋文化为南宋文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融入世界、认识世界的文化感知方式,从而为南宋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自身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在宋代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思想中渗透着佛、道二家相融并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趣,反映了宋代文士独有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性格。文章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对姜夔的佛禅思想做分析,进而对姜夔思想和心灵世界中的佛禅因素及南宋文士佛禅因缘背后的文化现象做了解和探寻。  相似文献   

14.
南宋以来,温州地区经历了以闽籍徙温移民族群为主导的四次移民浪潮,分别是南宋时期因为“淳熙水患”而造成的补籍移民浪潮、明代初期卫所制度下的卫戍移民浪潮、明代中后期出于生存压力而出现的移民浪潮以及清代初期动乱所导致的移民浪潮,这四次移民浪潮使温州南部的平阳、苍南等地至今仍保留丰富的闽文化遗存和完整的闽文化社会形态,这四个时段成为南宋以来闽籍徙温移民的四个重要契机。对这四次移民契机形成原因及具体状况的探讨,有利于后人进一步研究南宋以来闽籍徙温移民宗族社会的发展与嬗变。  相似文献   

15.
《愧郯录》是南宋学者岳珂的一部考证笔记,书中所记内容都是宋朝自建立起至宁宗时的史实,阐发先贤和朝廷所制定的典章制度。该书考证内容十分广博,涉及职官、舆服、礼仪、宗室、科举等制度,此外还保存了地理、宗教、经济、儒学、科技等方面的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此书征引的文献亦相当丰富,除前代正史、杂史和笔记外,还有宋代官修史书和官方认可的私修史书以及大量私人撰述,有些文献今已散佚,《愧郯录》所记的内容则保存了这些文献的局部面貌。  相似文献   

16.
在对唐代大历浙西联唱的地域影响考察中,湖州雅集的郡守宾客唱和风尚是不容忽略的。其上承晋宋以来的郡守宾客唱和遗风,下启赵宋的郡牧文豪集会风气,截然不同于明清以地域文化精英为雅集主体的文会流风。以郡守宾客为集会主体,历代郡守修造、雅集的亭堂楼台为集会场所,以宴游饯别和人文旨趣为集会主题和格调,充分展现了唐宋湖州雅集风尚的主要特征。唐宋湖州雅集风尚对其地的文化品格建构颇有贡献,同时对明清湖州的文会兴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敦煌壁画所蕴含的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唐朝服饰最是绚丽多姿,雍容大度。从敦煌壁画的服饰文化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唐代开放蓬勃的文化气派。  相似文献   

18.
叶适作为南宋前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向来为人所称道,其碑志文更是散文中的一大特色。叶适碑志文不止继承了韩愈、欧阳修记录人物“随事赋形”“纪大略小”的特点,而且还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叶适对人物事件的拣择详略,受其学术思想的影响很大。这种新变与南宋日趋深化的学术派别分野意识以及永嘉学派本身的思想特性有着莫大关系。而这也似乎暗示着一种南宋文学与学术关系的新形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论手绘图案在服饰艺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传统手绘工艺服装提供了大部分的社会所需和生活所需。在当代,手绘图案因为时尚理念的冲击和引导,现已被广泛运用在DIY T-恤、手绘鞋、手绘服饰配件、舞台服饰、演员服饰、主持人服饰等服饰艺术中。手绘图案的审美价值和市场价值不因社会的发展而削减,在这个电脑化、机械化的时代,反而更能凸显手绘图案的主体性、情感性、风格性、创新性、独立性。因其具有高度个性化等一系列电脑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在人们对审美要求提升的现状下,手绘图案开始被一些传统行业以及时尚人士重新拉上了时代舞台,并且被重新定位和运用。就目前手绘产品市场来看,已有少数手绘艺人和作坊以一个全新的理念挖掘出了手绘图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柳永是北宋初期词坛一名著名庶族词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深得广大市民喜爱、在市井歌楼广为传唱的词作。他大量吸收蕴藏在民间的艺术养分,创新词曲。他的词作语言通俗、曲调流畅,琅琅上口,在当时民间广为流传,在那个时代形成一股强劲的“柳永热”。这股“热旋风”的形成是宋初社会文化转型的产物,和柳永自身一生的境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是他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重视市民文化消费水平及其心理对词传播影响的结果。“柳永热”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