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作剧者是北美本土文化英雄传说中的一个鲜明而又奇特的形象。他是非善亦非恶的象征,既扮演着神圣的创世者和部落文化英雄的角色,又是边缘化的颠覆者和社会道德评判体系的逾越者。以恶作剧者学说理论分析本土文化英雄——传说中的恶作剧者代表形象郊狼卡约蒂,以揭示恶作剧者本身的复杂性,即神圣和罪恶。  相似文献   

2.
超越了一般生态批评的范畴,指出<狼图腾>通过对草原狼性的描写和狼的图腾形象从神圣向世俗转化的过程,形象地揭示了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对自然生态的巨大影响,在狼获得文化英雄和生态英雄身份出场的同时,也在历史文化的冲突和草原生态变迁的现实中凸现了生态话语.  相似文献   

3.
南阳汉画像石(南阳汉画)是中华远古本土文化的形象载体,也是汉代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它是佛教全面影响中国之前的比较纯净的中国本土文化的集中展现.南阳汉画像石根植本土,上承浪漫、强悍的楚秦文化;下启魏晋佛教造像艺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本土文化的总结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了独特作用,这对当前我国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以吏为鉴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抗战到"十七年"文学的传奇英雄和"神化"形象谱系,逐渐显露出神圣叙事的典型特征,这标志着现代文学重心的巨大偏移:弃绝烟粉、突出教化、强化冲突、导俗入圣.革命叙事(从英雄传奇到阶级斗争故事)在把新的文化理想寄托在一系列英雄形象上,向民间借用语言、象征和想象方式的时候,已经为集体无意识打开了广阔的通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品牌要想成为国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师必须回归本土、植根于本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品牌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视觉符号.  相似文献   

6.
在满族神话传说中,女性通常是以爱与美,善与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萨满教中的女神崇拜、生殖崇拜以及满族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三方面对满族神话中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诠释,从而在某一方面揭示出满族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语内翻译为切入点,侧重文化信息和形象的理解和意义阐释,协调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探讨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语际翻译的表达方法,以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郭玮璇 《海峡科学》2011,(12):18-20
以台湾本土贺岁电影《鸡排英雄》为解读文本,以传统闽南文化为观照视角,论述影片所呈现的出风土人情、台湾美食、歌仔戏等极具闽南特色的视听元素,并通过对影片中大量使用闽南方言和闽南语歌曲的分析,阐明该影片所具有的传统闽南文化特色和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叙事对作为文化英雄的知识分子形象产生了质疑.经由王朔对知识群体的调侃、贾平凹对末世文人的挽歌以及新世纪以来大学题材小说对教授群体的丑化,知识分子叙事书写了文化英雄在近二十年来的溃败命运.需要指出的是,这类叙事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认识角度偏颇与审美意识简陋的双重缺陷.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5,(5):11-15
随着"魔幻现实主义的"的传入,中国文坛呈现出"魔幻写作"的繁盛景观。而莫言在这种"魔幻"的影响下进行创作,却走出了影响的焦虑,按照中国的审美情趣与民族文化积淀来呈现魔幻,凸显出自己的原创性和独特性。一方面,莫言营造的魔幻意象明显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立足于"高密东北乡"这片神圣的土地,以佛教、鬼神观念等本土文化作为表达方式。可见,莫言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基于本土文化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1.
动物小说英雄叙事模式在动物小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动物形象建构的重要方式。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动物小说既继承了英雄叙事传统,也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思考,展示了动物英雄的独特存在、情感互通和悲剧命运。动物英雄叙事具有价值尊重、文化反思和生态建构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莉  蔡宁 《科技咨询导报》2008,(33):213-213
本文运用形象学最常见的两组二元对立-自我和他者,本土和异域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大地》中的中国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作为形象观察者的美国本土作家创作的心理动机及对异域文化接受的深层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3.
南阳汉画像石(南阳汉画)是中华远古本土文化的形象载体,也是汉代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它是佛教全面影响中国之前的比较纯净的中国本土文化的集中展现。南阳汉画像石根植本土,上承浪漫、强悍的楚秦文化;下启魏晋佛教造像艺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本土文化的总结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了独特作用,这对当前我国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以史为鉴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庸笔下的父亲形象永远比不上他所塑造的那些英雄主角光鲜突显,他们不是缺失就是潜隐于英雄的成长过程之外。这种模式具有深层文化内涵 ,结构上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经过代代相传的以民间传说为核心的诸葛亮文化现象的演绎,他逐渐由一个治国安邦、富国强军的良相,变成了一个忠孝的榜样、民族的楷模、智慧的化身及无所不能的神人。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人物形象,是人民集体智慧和心血的历史结晶,是诸葛亮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民间传说的研究,可以让诸葛亮的形象以独特的色彩和光辉来丰富我国的文艺宝库。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接触一种新的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英语国家文化成为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文化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也应将本土文化的教学包括在内.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大学外语文化教学之现状,阐述了外语教学中讲授本土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对如何改进文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中越跨境民族的民间文化场域中,“竹生人”神话母题发生了衍化:“竹”作为“死而复生”所依托的神圣空间,与“瓮”、“棺”等构成了一个象征系统,呈现出由人类起源——英雄诞生——英雄死而复生的演变轨迹。由此,可以追溯越南民族文化中的骆越族群的文化渊源及其精神生长,还能观照当今中越跨境民族的生存与信仰。可见,骆越文化传统的神话叙事是中越跨境民族文化传承与创生的重要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粲的<英雄记>以个人作为和时代影响力为标准,收录英雄"善"、"恶"兼蓄,并以文土为"英雄",体现了当时最宽泛的"英雄"概念.这种英雄观是汉末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体现,也代表了王粲个人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同时,文化也进入了世界的文化圈,那么,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实现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成为当今人们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在处理与中国本土文化关系上走过了不同的历史进程,具有各自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可以借鉴佛教在此问题上的利弊得失,结合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认识中国本土文化的价值,支持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全方面深入研究,发挥中国本土文化的积极作用,限制中国本土文化的消极作用,尽力实现二者的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体系融为一体,打造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