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0月10日,美国军队使用激光导向的5000磅巨型“钻地炸弹”,轰炸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领导人的地下指挥、控制中心以及其他坚固的地下设施。这种炸弹能炸毁地下30.5米处的目标,或炸毁6米厚的混凝土建筑,有“掩体粉碎机”的称号。  相似文献   

2.
空地导弹:美国的“幼畜”和斯拉姆榜上有名 1985年,伊朗使用“幼畜”击沉了伊拉克的一些舰船。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幼畜”导弹,日发射量高达100枚。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军又大量使用了”幼畜”,而斯拉姆是美国海军根据1986年4月空袭利比亚的经验而研制的防区外发射对地攻击导弹,其使命主要是攻击近岸目标,如港口设施、停泊的舰船等,射程介于”幼畜”和空射“战斧”之间,  相似文献   

3.
钻地爆炸地冲击对地下防护工程构成重大威胁,目前常用的试验手段难以建立普遍适用的制导钻地炸弹、超高速动能弹和钻地核弹耦合地冲击效应计算方法。为此,文中从理论上揭示了钻地爆炸破坏区体积与耦合地冲击能量的关系。依据地下爆炸压缩与破坏半径和爆炸当量的关系,给出了现有主要耦合系数之间的换算公式,提出了仅需接触爆压缩半径和封闭爆压缩半径两个初始参数的耦合系数计算方法。通过与国外已有地下核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从能量耦合系数和当量耦合系数两方面,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结合填塞系数计算,表明美国的钻地核爆地冲击耦合系数曲线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且偏安全。从防护工程抗钻地爆炸地冲击效应角度,选用当量耦合系数和填塞系数计算地冲击较为适宜,并给出了便于工程运用的钻地核爆当量耦合系数和填塞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赵萌 《世界知识》2021,(6):54-55
美国国防部2月25日称,美军当天对位于叙利亚东部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目标发动空袭,两架美军F-15E型战机对目标投下七枚导弹,摧毁多处设施。被击中的设施位于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的叙利亚一侧的布卡迈勒附近。这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军发动的首次军事行动。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空袭造成17人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前新型钻地武器对地打击速度普遍在1 500 m/s 以上, 既有地下防护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无法涵盖上述速度范围。 针对当今大口径制导钻地炸弹、 高超声速钻地弹、 小型钻地核弹毁伤效应与防护工程计算理论存在的难题, 简要介绍了作者及团队近些年在该方面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包括: (1) 大口径钻地弹弹靶作用弹径效应; (2) 钻地爆炸耦合效应; (3) 高超声速弹靶作用近区介质流固耦合状态; (4) 高超声速撞击成坑耦合地冲击效应; (5) 抗钻地核弹防护工程高地应力动静耦合效应; (6) 钻地核爆远区深埋防护工程围岩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1概述混凝土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传统工程材料,也是国防及重要基础设施的主要原料。在近10余年来世界多个热点地区进行的局部战争中,钻地武器和由工业炸药制作的巨型炸弹(装药量达数千公斤)的使用对深埋地下的防御工事和指挥中心的安全形成了很大威胁。如何在提高钻地武器的侵  相似文献   

7.
董栓柱 《世界知识》2012,(15):31-33
不久前结束的"伟大先知7"军事演习中,伊朗再次向美国亮"肌肉",试射了多款导弹,均"准确击中预定目标",随后,伊朗军方公开声称,如果伊朗遭到攻击,可以"在数分钟内摧毁美军在中东的35个军事基地"。这番强硬表态使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基地问题及其在未来美伊可能的军事冲突中的生存能力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8.
海湾战争的第一枪是由美国战列舰打响的。在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的飞机发起攻击之前,“密苏里”号战列舰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向伊、科境内的目标发射了上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据美军宣称,命中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当地时间20日5时35分(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35分,美国东部时间19日晚9时35分),美军战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投下第一枚炸弹,这标志着美国及其盟国酝酿已久的“倒萨战争”正式开始。05∶35美军战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投下第一枚炸弹,第一轮空袭开始05∶48白宫发言人弗莱舍证实对伊战争已经开始06∶11美军对伊拉克目标发射了第一枚巡航导弹06∶15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06∶32美军战机开始对巴格达进行第二轮空袭06∶40萨达姆长子乌代宣布,伊拉克开始圣战回击美进攻06∶48美军开始对巴格达发动第三轮攻击06∶51美军占用伊拉克电台…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对阿富汗空袭中,美军动用了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设备,而有些武器还是第一次服役。撇开战争的正义与邪恶,高科技在战争中的运用,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的强大和先进。 F-117A隐形战斗机:是世界第一种实用型隐形战斗机。它主要实施夜间作战,攻击有较强防空火力掩护的重要目标。最大飞行时速约1000公里,作战半径约1100公里。 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海湾战争后,美军着手对其进行改进,换装了“长弓”火控雷达,GE-701C发动机,多普勒导航雷达和数字式情报传输系统等先进设备,作战性能大大提高。能扫描360度的空中目标及27…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冲击波理论的钻地武器极限侵深近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钻地武器的侵彻深度问题,采用一维冲击波理论推导了钻地武器撞地时的撞击速度;依据弹头材料的强度屈服,计算了钻地武器垂直侵彻不同介质的极限撞击速度。依据引信和装药结构的过载屈服,计算了导致引信和装药结构过载屈服时钻地武器垂直侵彻不同介质的极限撞击速度,并计算了引信和装药结构过载屈服时钻地武器垂直侵彻不同介质的极限侵彻深度。对于防护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为防止伊军从水下实施攻击、搜寻地雷和美军死伤人员,美军动用了包括海豚、海狮、鸡和狗在内的动物军团,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另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军队近日也开始征用动物士兵。  相似文献   

13.
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某钻地战斗部侵彻混凝土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了钻地战斗部在给定的初速与起爆时间下侵彻并毁伤混凝土靶板的过程,得出整个钻地战斗部的最薄弱位置在战斗部头部后端的战斗部薄壳体位置处;钻地战斗部完全侵入混凝土靶板后不同的起爆时间对混凝土靶板的毁伤效果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4.
王延春  张迪 《科技资讯》2008,(11):42-42
空间的信息对抗是21世纪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实施空间信息对抗装备、攻击、防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引用美军空间信息对抗的发展给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政客要为钻地核弹开绿灯  近段时间以来,不断有一些美国政客、军事官员以及核武器实验室的领导人鼓吹美国应当开发新一代小当量精确打击核武器。去年,弗吉尼亚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沃纳和科罗拉多州共和党参议员维恩·阿拉德联手,要求美国能源部和国防部进行小当量核武器即核科技圈内所说的“钻地核弹”的研究,这种核武器能够钻入很深的地下,然后再爆炸,“以打击深埋地下且经过加固的目标”。  沃纳和阿拉德的设想是将这些核武器用于小规模的常规冲突中,对付那些所谓的“无赖国家”,同时保证大部分的平民不受伤害。他们的设想与曾在五角…  相似文献   

16.
大光 《青年科学》2010,(6):38-38
如今,GPS系统是最为成熟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美军将GPS系统作为战场通信系统的主干,正因此,GPS网络在战争中,既可以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武器,也可以是一个潜在的受攻击目标。也就是说,GPS系统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一些弱点。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对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干扰绝非难事。  相似文献   

17.
兰顺正 《世界知识》2023,(23):72-73
美国《防务新闻》2023年10月28日报道,美军正在研制一款当量更大、专门针对地下加固目标的核航弹B61-13,以使美国有更多选项来打击“更大范围内的军事目标”。在美国的核武库中,除了陆基和潜射洲际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外,空军还保留了部分可以由战机空投的B61系列核炸弹。  相似文献   

18.
一、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迷彩伪装图案设计是目标、遮障和其他装饰设施上必须解决的伪装技术问题,在伪装隐真技术中居于重要地位,在复制自然背影特征的伪装材料已经获得解决的前提下,解决好迷彩伪装图案设计问题,是保证各类目标取得良好伪装效果的技术关键,未来战场武器系统、活动目标和固定设施的伪装精良程度,尤其是光学伪装的精良程度,即其降低敌方光学侦察监视与捕获攻击威胁水平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遮障器材和其他装饰设施上迷彩伪装  相似文献   

19.
地下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的一部分,维护了城市的良性运营。做好地下设施规划工作,严格管理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下错综复杂管线、设施的各种资料,是摆在规划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先下手为强?     
目前美军在海湾无疑握有战略上的主动权。但是伊拉克军队也不会甘心被动挨打,有舆论认为伊拉克在走投无路时可能铤而走险,抢先发动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