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景区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最近几年旅游开发的加速,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景区的环境质量已明显下降,1998年9月,联合国科教组织官员曾就此对张家界市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出过中肯的批评意见。本试图通过对武陵源景区最近几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为环境污染治理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
一张家界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方位开发突显,功能分区不明确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张家界旅游业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势头,游客接待量稳步上升,旅游创收可观。据统计,2006年旅游人数达到1676万人次,旅游创收达79.38亿元。张家界充分利用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作用,以它为中心向周边进行辐射开发,先后开发了东线、西线和中心城区的多个景区。因此,张家界旅游发展格局也大致分为四个主要区域:武陵源核心旅游区、东线旅游区、西线旅游区和中心城区旅游区(见表1)。  相似文献   

3.
胡渝陵 《科技信息》2007,(24):134-135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武陵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凸显,原有规划的局限性不断显现。2001年武陵源总体规划着手修编,规划修编的原则、目标和方法相应调整,以充分体现保护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宗旨。  相似文献   

4.
松材线虫一旦侵入张家界,将对当地旅游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挑战。为了确保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的生态安全,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通过分析张家界防治松材线虫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5.
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作为我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目前旅游重新复苏,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如何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合理的开发,保证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境内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张家界以其神奇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不计其数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如何确保旅游安全成为张家界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张家界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综合监管职责,强化旅游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何代杰报道落户于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的百龙天梯,以“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观光电梯,世界上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世界上载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观光电梯”三项桂冠独步世界。2002年4月,1#、2#电梯设备安  相似文献   

8.
遗产监测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为更好应对反应性监测和持续稳定对遗产地进行监管,对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监测体系进行系统性构建研究。构建的监测体系包含6大监测要素,31个监测模块,100多个监测指标,涵盖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多方面;构建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资源环境监测与信息保护管理平台,以期更好地实现对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及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自然遗产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通过直观、便捷、智能、互联的多元应用,实现对自然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遗产影响因素监测,促进对赤水丹霞自然遗产的监管、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实现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每一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应尽的责任。由于将世界遗产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资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的世界遗产正因为"商业化、城市化、人工化"等错位开发而在生态环境、历史风貌等多方面受到破坏。为此,人们必须站在保存人类文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上,认清遗产本质,合理遗产地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并由国家成立专门的世界遗产管理机构,制订相应法律,完善管理体制,才能正确处理目前存在的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并使中国 的世界遗产得以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武陵源区地处张家界景区核心,其安全发展是向世界展示张家界形象,促进经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张家界市武陵源Ⅸ安监局始终坚持市、区两级政府狠抓安全的指导思想,以“抓安全、促稳定;抓安全、促发展;抓安全、促旅游”为第一墓务.牢记职责使命,守护着武陵源区一方平安。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矛盾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平遥古城,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以平遥古城为例,系统总结了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了这对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认为遗产保护和遗产开发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旅游开发始终应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并建立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在正确认识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以旅游开发为手段,提高当地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使保护工作从消极保护转化到积极保护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3.
对张家界体育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亮  张天成  龚江维 《科技信息》2009,(31):210-210,199
本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问等方法,对张家界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张家界在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自然旅游资源、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以及张家界目前在世界所享有的知名度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张家界体育旅游事业。  相似文献   

14.
《湖南安全与防灾》2009,(11):F0004-F0004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遗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京成 《科技智囊》2008,(12):38-43
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及利用的核心问题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深入研究工业遗产管理体制、剖析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对于弄清当前我国工业遗产管理的本质问题、构建工业遗产的管理体系、发挥科技部门的优势作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武陵源区地处张家界景区核心,其安全发展是向世界展示张家界形象,促进经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安监局始终坚持市、区两级政府狠抓安全的指导思想,以“抓安全、促稳定;抓安全、促发展;抓安全、促旅游”为第一要务,牢记职责使命,守护着武陵源区一方平安。  相似文献   

17.
文化播报     
<正>我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举办的2019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周志华说,我国自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已成为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当前我国拥有自然遗产1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四项。  相似文献   

18.
孙靓  齐燕云 《科技资讯》2010,(21):72-72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自然,从秦始皇开始对泰山的朝拜到如今人类对黄山、武陵源以及苏州园林敬仰,这一系列景观已经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国园林设计的历史背景、特点与表现、发展趋势具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并将更多大自然给予人类丰厚的回报转化为一种建筑门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业的开发,水环境质量出现下降趋势,通过水环境治理,2001-2005年水体中除氨氮和总磷含量外,各项指标能达Ⅰ类水标准,氨氮和总磷是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水系中的主要污染物,生活污水治理效果不显著.笔者全面分析了旅游与水质关系,认为应从宏观政策、技术措施、经济措施、教育措施等方面加强水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20.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以《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为依据,通过对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现状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理念和具体措施,维护和展示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消除提名地内不利于保护或遭受人为破坏的因素,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