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14例脑积水患者施行了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并对其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对不同分流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我们认为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具有疗效好、简单易行、创伤性小、更适合于生理要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MRV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瘤体对上矢状窦的压迫、侵蚀和闭塞程度,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中,6例瘤体与一侧静脉窦壁外层附着,5例瘤体侵蚀静脉窦,4例瘤体长入上矢状窦内,窦腔完全闭塞,MRV所示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相符.结论: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与上矢状窦关系的显示十分敏感,能够精确提供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用于上矢状窦破裂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例ASA Ⅱ~Ⅲ级在全麻下行上矢状窦破裂修补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I组:AHH+CH,Ⅱ组:AHH),均于打开骨瓣前行AHH,I组同时用硝普钠行CH.记录AHH前(T0)、骨瓣打开时(T1)、骨瓣打开后10 min (T2)、上矢状窦修复完毕(T3)和术毕(T4)的MAP,HR,Hb,Hct和血气值,计算2组的出血量、输血量、尿量、总输液量及AHH扩容量.结果:2组的CVP值在T1时均较T0明显升高,在T2和T3时I组的与T0比较无显著变化,Ⅱ组的明显低于T0时和I组同时点;在T1时I组的Hct值显著低于Ⅱ组;I组较Ⅱ组扩容量显著增大,输血量明显减少.结论:AHH+CH用于上矢状窦破裂修补术可增加扩容量,增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输血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部分形位参数的变化对伸膝机构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以交叉四连杆股胫关节模型为基础的、包含髌股关节模型的矢状面膝关节模型.在伸膝力矩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髌骨轴线位置,模拟髌骨厚度和高度以及髌骨倾角的变化.计算得到髌骨形位参数变化前后与伸膝机构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包括股四头肌力、髌韧带力及髌股关节接触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髌骨适当后倾对增强伸膝机构功能有利.髌骨厚度处理应根据病患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确定了国人脑干的正常值范围,4径线为:11.94mm、22.58mm、14.0mm、12.36mm;3径线为:18.65mm、26.73mm、20.31mm;2径线为27.66mm、45.93mm.与日本人、欧美人相比,与日本人较接近,而与欧美人有一定差别,并指出这种差别人种差异所致.临床发现肿瘤生长部位的前后径明显增大.其正常值范围可作为诊断标准.用其判断脑干肿瘤组和OPCH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用分析的方法,证明曲线上的运动不变矢和不变量。  相似文献   

7.
在量子力学中求解球对称辏力场中的薛定锷方程时,角动量算符的几个代表关系起着关键作用.笔者利用矢量算符的并矢计算的方法,对在量子力学中常用到的角动最算符的矢积与标积的公式,给出了一个不依赖于角动量算符的坐标表示的推导,并将它们应用于推导薛定锷方程的球坐标表示,角动量算符的矢量积公式实际上就是角动量算符之间的对易关系.最后我们将对易关系、经典泊松括号与矢量积三者作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得出了这三者所具有的共同性质:反对易性和Jacohi恒等式.  相似文献   

8.
报告了在厦门海域面状前吻吸虫Prosorhynchus facilis (Ozaki,1924)Eckmann,1932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指出其第一中间宿主——寻氏肌蛤Musculus senhousei的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终未宿主则具有明显的宿主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着重分析了结构的最优矢跨比问题,分析了矢跨比对脊椎动物肋骨和钢结构临界载荷的影响,利用拱的屈曲理论,着重分析了脊椎动物肋骨的矢跨比,探讨了脊椎动物肋骨不是空间直线段而是空间拱形(矢跨比为0.25,在0.2和0.3之间)的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10.
将Van Leer矢通量分裂格式和NND格式相结合构成一种基于Van Leer矢通量分裂的差分方法,通过对激波管的数值分析证明该算法有着良好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且能自动捕捉激波.  相似文献   

11.
腰上三角的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肾脏疾病及腰疝的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腰上三角的形态及构成,观察经过该三角前方的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的组合形式及走行.结果:腰上三角的形态可为四边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在腰上三角前方有4种不同的组合形式.结论:熟悉腰上三角前方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的走行及与第12肋的位置关系,对于避免手术中损伤这3条神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MDCTA研究正常人及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及距离的大小及其对十二指肠水平段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利用MDCTA,回顾性观察108例正常人和17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和十二指肠水平段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距,并进行对比。[结果]所有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的MDCTA都展示了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对十二指肠水平段的"钳压",引起十二指肠梗阻。108例正常人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46.3°±16.5°,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为14.3°±5.6°;正常人十二指肠水平段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距为14.7±4.4mm,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为4.5±0.8mm,两组数据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MDCTA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钳压"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十二指肠梗阻,又可准确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及距离的减小,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提高两周岁以内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主要是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能够正确选择静脉,穿刺方法正确,技术熟练,并给予合理固定.  相似文献   

14.
臂丛神经根麻醉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具成人干尸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臂丛神经根的毗邻关系、第7颈神经根的深度。结果表明臂丛神经根C  相似文献   

15.
在无性系 PR107上使用乙烯利刺激针刺采胶长达11年的试验结果,与常规刀割采胶比较:干胶产量平均年增加12.6%,干胶含量只降低1.9个百分点,开割后树围增粗多34.8%,死皮树率少了一半,差异极为显著。且劳力消耗节约,成本降低,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杉木遗传测定林中选择36株杉木优良个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在对36株杉木优良个体进行诱导、继代培养的基础上,筛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建立了相应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诱导培养基:1/2MS 6-BA(0.3~0.8 mg/L) 蔗糖(3%);继伐增殖培养基:1/2MS 6-BA(0.5~0.7 mg/L) IBA(0.1~0.3 mg/L) 蔗糖(3%);生根培养基:1/4改良MS IBA(0.5~1.0 mg/L)/NAA(0.5~1.0 mg/L)/ABT1#(1.0~1.5 mg/L) 蔗糖(1.5%);组培苗移栽基质中,m(黄心土):m(细沙)=9:1.采用该技术体系的杉木组培苗生根率可达90%,移栽成活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7.
孔子以“克己复礼”和“中庸之道”为内容的“贵和”思想与墨子以“兼爱”、“尚贤”为前提的“尚同”思想,虽然立论的角度和实现的途径不同,但都找着眼于对当时人际关系的调节和整合,共同指向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若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为用,对当今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现代意义的和谐社会,将会发挥更大的参考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球悬铃木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引进的北美悬铃木种源上海松江试验点5年生的试验林为材料,根据2004年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的选择。结果表明:在松江试验点,不同种源间和种源内的家系间存在明显遗传差异。根据表型选择的12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方面分别比家系平均值高出6.5%、12.31%、28.54%;选出的16个优良单株,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增幅分别为18.05%、38.79%、100.55%,其中这3个性状增幅最大的单株分别增加了44.07%、62.91%、224.92%。综合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的评选表明,适合松江点的材料多分布于美国中南部纬度偏北、经度偏东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杉木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变异及优良遗传型选择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以福建邵武卫闽国有林场营造的杉木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试验材料,对25年生的试验林进行系统测定,探讨了家系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本材红心材比率、彤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水平上存在较小差异,而在个体水平上差异较大,木材红心材比率在家系、个体水平上差异都很大;参试家系在树干通直度、圆满度,分枝角等形质性状上差异不大,在树皮率指标上存在很大变异。家系生长性状与木材红心材比率呈显著至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木材基本密度相关性很小;生长性状与树皮率指标问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行杉木优良家系选择时在早期(4年生)以树高指标采用较低的选择强度进行选择,到了中期(7~10年生)以中等选择强度进行选择,到了后期(18年生左右)以较高的选择强度进行决选。从参试的63个杉木自由授粉子代家系中选出生长、材性、形质性状兼优的优良家系7个、优良个体12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