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 《科学之友》2006,(5):58-59
美洲的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和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2.
美洲印第安人有一种古老的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许多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他们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3.
美洲印第安人有—种古老的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许多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他们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4.
江南 《科学之友》2006,(3):58-59
美洲的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和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这些传统文化中流传的东西,体现了人与植物的交流。原始人对自然的畏惧,很可能是出于他们对自然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周闻 《科学之友》2004,(11):56-57
美洲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6.
母亲 J:我孩子今年9岁,刚上二年级,在学校老挨别的同学打,家长问原因,孩子死活不说,你说这该怎么办?智云:看来这孩子个性有点过于内向。要想弄清情况首先要想法让他开口,直接问问不出来,可以采取先假设原因,再去"套问"的方法。我先为你提几种假设,你不妨按这一思路去问孩子;一种可能是孩子个性懦弱,逆来顺受,因此受到某些喜欢以强凌弱的孩子的戏弄和欺负;另一种可能是孩子平时说话不注意,嘴太贱,招人恨,因此挨打多。同时还应当向孩子的老师和同学了解一下情况,这样基本上可以弄清孩子在校常挨打的原因。当家长的一定要把这当成一件大事来认真对待。孩子常挨打,绝不仅仅是皮肉吃点苦,同时被打掉的还有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母亲 J:孩子前些天唉声叹气说"人活得真没意思",你说他小小年纪就产生这种想法,是不是心理健康受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曾经,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说可以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因此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天生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只要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去了,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他的嘴里、鼻孔里都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打火机;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孩子,身边的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孩子,肚子里还怀着孩子;最后出来的则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加了,为了表示感谢,我决定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14,(3):88-89
<正>中国有个词很有意思:孩子气。在成人眼里,孩子只不过是无理取闹、完全懵懂、智商低又让人头大的小动物。然而,事实却可能让我们大跌眼镜!换个角度看,孩子到底是什么?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一个"我",孩子们身体内那个独立的"我"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去探寻那独有的"我"之奥秘。  相似文献   

9.
刘伟 《科学之友》2006,(10):88-89
12年9月12日幸福!我掉到幸福的大海中啦!我要淹死啦!梅,你接受我啦,这是真的?这一天我永远不会忘,我生命中最闪亮的一天!我要跳,我要叫,我要让全世界人都知道!(我把日记本扣在床上,闭上眼。我真羡慕梅。虽然涛是我的好丈夫,我却从不曾得到他的挚爱,像当年他对梅那样的爱。)12年  相似文献   

10.
印第安人没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因为经常吃老玉米、黑木耳代替阿司匹林:日本人爱喝绿茶所以癌症低发……这些传说中的黄金食物,到底有多高的含金量?真有那么神奇的功能吗?你对它们又有多少道听途说的小误会?测测黄金食物的含金量,眼见为实,让你吃出黄金比例.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古老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孙叔敖。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只要遇见,就得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  相似文献   

12.
安昶  王建  安昉 《科学之友》2010,(2):84-85
印第安人没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因为经常吃老玉米、黑木耳代替阿司匹林;日本人爱喝绿茶所以癌症低发……这些传说中的黄金食物,到底有多高的含金量?真有那么神奇的功能吗?你对它们又有多少道听途说的小误会?测测黄金食物的含金量,眼见为实,让你吃出黄金比例。  相似文献   

13.
65岁的宋同明教授是甜玉米专家,他研究甜玉米近40年了,培养了“甜单1号”、“甜单8号”等甜玉米品种。目前,我国普通玉米供大于求,而特种用途玉米都是大热门,在特用玉米中,首推甜玉米。 玉米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专有粮食作物。1779年,一支欧洲人远征队发现印第安玉米品种里有一种发甜的玉米果穗。1836年,美国育种  相似文献   

14.
<正>印第安人没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因为经常吃老玉米、黑木耳代替阿司匹林;日本人爱喝绿茶所以癌症低发……这些传说中的黄金食物,到底有多高的含金量?真有那么神奇的功能吗?你对它们又有多少道听途说的小误会?测测黄金食物的含金量,眼见为实,让你吃出黄金比例。  相似文献   

15.
梅辛 《科学之友》2004,(4):72-72
昨夜翻阅书刊,不经意看到这么两则故事:一则是犹太人教孩子的故事,父亲把孩子抱上窗台,让他跳下来,父亲在下面接,如此两次,孩子玩得很开心,要再玩一次。这回他也毫不犹豫地往下跳,父亲却站在旁边一动不动,任凭孩子摔得大哭。然后父亲对他说。“你为什么认为第三次我还会接你呢?  相似文献   

16.
下面这段电影画面,想必中年以上的影迷都不会忘记——杜丘在逃跑中渡过一条小河。一匹马飞奔追来,由远而近。真由美长发飞舞:"杜丘先生,快上马。有人告密了,街上都被封锁了。快!上马!"杜丘有些犹豫,但还是翻身上马。他们在树林中穿梭奔逃。杜丘:"为什么要救我?为什么?为什么?"真由美脸上绽露出灿烂的笑容:"我喜欢你!"——在那个年代,刚刚从噩梦中醒来的人们,听到一句"我喜欢你",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让多少年轻人为之感动。"如果你是罪犯,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为人父母者,喜欢给孩子买礼物,且礼物越贵重,似乎爱子之心越真切.因而小至电动汽车,大至电脑,虽掷重金而不惜,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不过,人们常常忽略赠给孩子另一件最贵重的礼物。一位外国富商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开生日party,孩子的好伙伴都来参加。晚会上富商手捧盒子要送给儿子一件价值昂贵的礼物。儿子接过后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有一张写着字的纸条,儿子大声念道:"宝贝,我愿把每天中的一小时送给你,随你使用"。这位富商把自己的时间看作是赠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是多么难能可贵。与之相比,如今一些父母只知道多花钱,让孩子吃得高档,穿得考究,玩得尽兴,活得潇洒,认为这样的礼物是最贵重的,也是最实惠的。丰农足食固然很好,但物欲饱和,是否精神充实呢?孩子  相似文献   

18.
轮回     
<正>在小说构建的世界里,新生命的诞生必须以老人的死亡为代价。外婆安妮塔为了让外孙女卡琳拥有孩子,选择了自我牺牲。安妮塔与外孙女行走在林荫道上,前往教堂做弥撒,路两旁是覆盖着白雪的坟墓。虽然卡琳仍旧顽固不化,可哥本哈根公墓看起来是进行这类谈话的合适地点。"外婆,我不会允许你做那件事。"卡琳说。"我想要做。你准备好做妈妈吧。""马蒂亚斯与我也许会收养个孩子。如果收养不成,我俩会耐心等  相似文献   

19.
家教十误     
一、表扬太滥或太吝"你把你的脏衣服放到篮子里了吗?哇!真是好样的!"为了增强孩子的自尊心,父母们有时竟使他们染上了表扬瘾。"一个依赖表扬的孩子不追求使自己满意的目标"。精神病医生詹姆士·温德尔认为:"做一些小事也希望听到大量地感谢的话,如果不再赞许他(她),那他(她)会一事无成"。过分批评也有害。"如果你仅仅指出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20.
从小区的垃圾桶面前走过的时候,你一定会掩着鼻子,皱着眉头,心里想:"这些讨厌的垃圾!"垃圾真的是一种让人头痛的东西.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却能让垃圾变废为宝.或许,你家的电灯还是垃圾帮你点亮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