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古代科技在一千多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停滞不前,而西方科技却在近代迅速掘起,发生了近代科学革命。中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这种逆向运动,是发人深思的,这是中西方近代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必然结果。考察中西方近代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我们可以知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开放的思想观念,民主进步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这种思考所给予我们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科技在一千多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停滞不前,而西方科技却在近代迅速掘起,发生了近代科学革命。中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这种逆向运动,是发人深思的,这是中西方近代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必然结果。考察中西方近代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我们可以知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开放的思想观念,民族进步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这种思考所给予我们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倍受西方列强蹂躏,救亡与启蒙成为双重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在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中,自由、平等不仅成为了中国近代的时代主题和价值诉求,救亡还使近代思想家所追求的平等具有跨越国界的意义,如何使中国摆脱列强奴役,建设独立、自主的国家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这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所讲的平等迥异于西方之处,也是近代启蒙思想的特色。遗憾的是,近代思想家并没有实现中国与西方平等的目的,反而在其论证平等时默认了中西之间的不平等。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原因颇为复杂,既与中国近代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中西之间的强弱对比有关,又与近代思想家的软弱和对现实估计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4.
寻找理想的"应然"和"必然"使人类把追求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儒家从天道皈依的角度论证了自然启示的真理性,道家则直接从思想层面论证自然的真理性,人与自然合一乃至混沌未分的状态被中国思想视为最高的境界。西方文化中的神、人、自然的三维结构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未分到苏格拉底时期的分化,再到康德的现象与物自体合一,不论自然及其代表的神性与人是处于对立还是和谐的状态,它都是西方文化中知识和信仰的真理之源。中西思想中达到共识的自然的真理性内涵预示并保证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洪炳文是温州乃至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戏曲家、诗人。《洪炳文集》多方搜罗,共收其诗词作品五百余首,但有遗珠之憾。从各种文献资料中搜出的这35首佚作,写作时间与背景各异,艺术成就高下不一,可为全面了解洪炳丈的思想、把握其艺术成就提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洛克人权保护思想探析孙红军洛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西方人权思想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人权思想对后来西方人权思想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自然状态下和政治社会状态下的人权保护两个方面对洛克的人权保护思想作一探析。在中世纪,人不仅...  相似文献   

7.
"中体西用"思想作为晚清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指导思想,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掀起了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但"中体西用"思想,是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8.
苏曼殊诗歌深得近代日本文化之精髓,与西方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中国近代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诗中忧郁的情调是日人哀物性格、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思想与近代中国主情诗歌的融合;静美的品格表达了大和民族的审美情趣,并打下了西方文艺思潮涤荡下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烙印;平淡的话语传递了清新的情思,将日本文学言文合一的倾向引入了中国诗歌领域。其忧郁、静美、清新的诗歌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序曲。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源于西方的近代生育节制思想传人中国,得到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的积极宣传和大力推广。生育节制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引起了一部分思想保守者的质疑甚至是激烈反对,针对反对者的质疑和诬蔑,生育节制倡导者从优生优育的立场出发积极予以反驳。双方围绕着生育节制和国家民族、社会道德、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关系展开激烈的论争,扩大了生育节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仁学》的主旨是要在文明层面回应西方冲击,树立一个取代程朱理学的思想典范,标志着近世中国思想体系向近代的蜕变。谭嗣同在同时代的变法思潮中,融合了康有为与宋恕的变法思想,在其师刘人熙等人影响下,立足于王船山、魏源的思想传统,吹响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双重革命的号角。谭嗣同在北游访学前后思想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其主因是受到宋恕等人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概况:(1)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其标志是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介入和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产生;(2)中国近代风主政治的发展,其标志是君主立宪制在清朝的建立;(3)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成熟,其标志是辛亥革命的胆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概况。(1)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其标志是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介入和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产生;(2)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标志是君主立宪制在清朝的建立;(3)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成熟。其标志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爱德华 .蒙克是挪威乃至西方绘画领域中在近代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画家 ,他不仅承传了西方非具象绘画的精髓 ,也对同时期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梳理蒙克的艺术发生、发展的脉络作为切入点 ,揭示蒙克在受到精神和艺术的双重辐射下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之必然  相似文献   

14.
严复在近代世变之亟的境况下,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其中的进化论思想影响极大。在他的热情宣传之下,进化论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还在结合学科知识的同时,促使了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在近代学科的建构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局势和近代理论界对于东西文化问题的争论为背景,阐述了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不同时期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思考,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态度,试图寻找出一位理论家的学术政治思想变化的清晰路线。  相似文献   

16.
论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形成的历史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新化运动时期国民经济改造思潮的形成,既有中国近代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也有深刻的思想化渊源。概括起来,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它是中国近代化运动层层推演的必然产物;二、沉重的民族危机,使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思维角度发生变化,由对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到对社会主体的探讨,即对人的素质的思考,对国民性改造的关注;三、西方化的输入与西方化的冲突,为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化的反思的不断深化以及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统;四、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受日本、欧洲启蒙思想家关于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影响;五、中国传统儒家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维持近一个世纪之久的上海租界,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是近代中国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齐的一个"窗口"。上海租界期中国报刊事业开始向近代化起步与衍变,初步具备了近代社会的新的特征。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办报,宣传西方基督教思想企图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他们的办报活动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催生了近代大批著名报人。"租界"这片"国中之国"在西方成熟报刊体系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媒介集团化经营、出版自由和商业经济的先进资本主义性质的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18.
朱磊 《科技资讯》2008,(32):64-64
以折衷主义建筑思潮的历史发展为依据,对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西方折衷主义代表建筑进行分析阐述,指出折衷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了建筑形式与其内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爱德华·蒙克是那威乃至西方绘画领域中在近代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画家。他不仅承传了西方非具象绘画的精髓,也同时期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梳理蒙克的艺术发生,发展的脉络作为切入点,揭示蒙克在受到精神和艺术的双重辐射下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之必然。  相似文献   

20.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杨振宁(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有机会同大家讨论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我很高兴。今天我要谈的是,近代科学如何发源于西方,随后又怎样进人中国的经过。了解这个过程以后,我们就能够对今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