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8月26日,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以答《真理报》记者问的形式,就美苏日内瓦限制中程核武器谈判提出:只要美放弃在欧洲部署新式导弹,苏就把其部署在欧洲部分的中程导弹减少到与英、法导弹数量相等的水平,在此情况下苏将销毁削减下来的全部导弹,而不是把它们转移到远东地区。同时,安德罗波夫又威  相似文献   

2.
苏联拥有一支庞大的核武装。据西方公布的材料,苏联有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约2万枚,总当量近100亿吨(梯恩梯)。战略核力量由陆基洲际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组成,共有运载工具近2,500件,核弹头8,000多枚,总当量50多亿吨,是苏联核力量的主体。苏联的五个军种——战略火箭军、海军、空军、陆军和防空军都装备有核武器,战略核武器分  相似文献   

3.
据美联社纽约八月十二日报道:美联社和全国广播公司在美国举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表示赞成美国同苏联签订一项限制核武器协议的人有百分之七十,反对签订的人有百分之二十二;但是,不相信苏联会遵守这项协议的人有百分之六十九,而相信  相似文献   

4.
问:什么是中程核武器?它与战略核武器有何区别?答:中程核武器是介于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之间的一种战区核武器。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一般系指射程(或作战半径)在1,000至5,000公里之间的核导弹以及可以携带核弹的双重用途飞机。苏联的中程核武器主要有:SS-4和 SS-20导弹,  相似文献   

5.
美苏日内瓦第一轮军备控制谈判以没有解决任何一个问题而告结束。这样的结果并不使人感到意外。这次谈判的内容是太空武器、战略核武器和中程核武器,焦点是太空武器问题,即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太空武器正是美国的王牌,所以美国拚命坚持不放,苏联则坚决要反掉;而战略核武器中的陆基导弹则是苏联优势所在,所以苏联千方百计加以保护,美国则力图打掉它。  相似文献   

6.
9月23日和28日,美国国务卿黑格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纽约经过两次会谈,商定于11月30日在日内瓦就限制欧洲战区核武器(即中程核武器)问题开始谈判。这是近一时期来苏、美、西欧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争斗的结果,标志着两个超级大国围绕欧洲军事力量对比的争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这一谈判的进程和结局对欧洲局势和东西方关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所以引起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7.
问: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是怎样开始的? 答: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始于1969年11月17日。而对这一谈判的酝酿则要早得多。1964年1月,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致函日内瓦18国裁军会议,建议荧苏在1963年缔结核禁试条约之后,对战略进攻与防御武器实行“可核查的冻结”。由于当时美国核力量处于明显优势,“冻结”对苏不利,因而遭到苏联的拒绝。五年之后,苏联的核武器有了长足进展,美苏谈判才得以进行。会谈原定于1968年10月约翰逊访苏时进行,由于当年8月20日发生了苏联出兵捷克斯洛  相似文献   

8.
苏联军事战略思想在战后初期尚未掌握核武器时,是以强大的常规军备对付西方,同时加紧研究原子武器;赫鲁晓夫时期只重视发展火箭核武器,否认常规战争的重要性;勃列日涅夫及其后时期既准备打核战争,又准备打常规战争。与军事战略思想这一演变相适应,苏联的核力量和常规力量都有了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提出新灵活反应战略,认为在核均势的情况下,爆发核大战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十分重视发展常规力量,时刻准备对付现实的低强度战争。苏联也认为未来世界大战“可能只使用常规武器”。因此它们都在常规军备上投入很大的力量,尤其是新技术的应用更使常规力量发展到几乎接近于核武器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10.
<正>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遏制朝鲜,从1958开始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在冷战高峰时期部署的战术核武器总量达950件之多。苏联解体后,美国对其核战略进行了大幅调整,部署在韩国的战术核武器被撤回国内。但是,随着朝鲜核武器研制取得越来越大的进展,当前韩国国内要求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盖洛普在2017年9月5日至7日的民意调查显示,韩国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工会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宣布,苏联单方面暂停在欧洲部署中程核武器。苏联宣传机器立即全力开动,把这项建议吹嘘为“裁军的良好榜样”,是“对爱好和平活动的重大贡献”,等等。其实,只要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苏联建议的实质,就不难看出,它不过是苏联的一个以退为进的和平攻势;同时,它又是苏联霸权主义者虚弱本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法、英核力量的问题,是东西方在限制核武器谈判中有分歧的基本问题之一。北约一再坚持英、法的核武器是独立的战略武器,不应列入苏、美两大国的谈判。英、法大谈其核武器“完全独立”,只用于保证其“本国利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上海读者赵炳文来信询问:什么是“零点方案”、“双零点方案”、“全球零点方案”?其间的联系如何?现简复于下。“零点方案”1981年11月18日,在美苏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前夕,美国总统里根在全国新闻俱乐部演讲时说:“如果苏联愿意将其在欧洲部署的SS—20、SS—4和SS—5导弹全部撤除,美国就取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一向重视发展核生化武器,萨达姆把拥有核武器看作是充当阿拉伯世界盟主的重要资本。为了获得核武器,伊拉克耗费的钱财不下100亿美元。早在1956年,伊拉克政府便组建了原子能委员会,接着又在巴格达东南31公里的托瓦伊萨建立了原子能研究所。1959年,伊拉克派出375名留学生赴苏联学习核技术。1961年,两国达成协议,由苏联在托瓦伊萨援建了一座小型轻水实验反应堆,功能为2兆瓦,这是伊拉克第一个原子能反应堆。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围绕着日内瓦限制中程核武器谈判问题,苏美两国领导人展开了一场“建议”竞赛。继8月26日安德罗波夫抛出关于欧洲导弹问题的裁军“新建议”(见本刊19期《新瓶旧酒——评安德罗波夫的裁军新建议》一文)之后,里根于9月26日在38届联大上也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其内容是:(一)如果苏联同意美苏中程核导弹的全球限额相等,美国只要求在欧洲地区双方导弹数量相等,对苏在亚洲地区部署的导弹,美只保留在别处部署的权利;(二)美同意把运载核武器的中程轰炸机列入谈判内容,考虑  相似文献   

16.
环球舆论     
美曾境外部署核武器《原子科学家公报》最近销密的五角大楼文件表明,从1945年7月到1977年9月,美国在27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核武器。这些地点中包括18个主权国家。另一些地点是在美国控制的地区。从1954年到1965年,美国还把核武器上的非核部件存放在日本——尽管美国从来没有承认过。美国曾经计划,万一发生冲突,就用日本作为一个对中国或者对苏联发动该袭击的基地。70年代,为与中国改善关系华盛顿才把核武器撤出台湾。  相似文献   

17.
在有关控制核武器的辩论中,人们往往忽视的一点是,它对美苏首脑具有一种教育意义。没有哪一位美国总统在入主白宫时是精通核武器问题的专家,也没有哪一位苏联领导人在进入克里姆林宫时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是有了这些谈判,美苏两家的有关人物对这种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了解就具体得多了。  相似文献   

18.
一通紧锣密鼓后,美苏战略核谈判又要重新开场了.这将是1969-1979年双方持续十年之久的核谈判的继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十年谈判的结果是所谓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的两纸具文,而事实是双方各自的核武库却不断膨胀.尤其是苏联,扩军速度远远超过美国.当第二个核条约于1979年签字之时,它的战略核武器不但在数量上超过了美国,  相似文献   

19.
最近,美国愤怒地认为伊朗正秘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实施“核武器研制计划”,因此美国宣布对伊朗实行新的经济贸易制裁。美国对伊朗“兴师问罪”、大张挞伐,强烈表现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它的强硬的“核不扩散政策”。冷战时期的一个基本目标确保美国对苏联的“核优势”和防止他国发展核武器,是冷战时期美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目标。为此,美国一方面加强自己的核武器库存和“核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为苏联研制出第一枚原子弹的人是他,后来极力劝阻国家继续开发核武器的人也是他——伊戈尔·瓦西里耶维奇·库尔恰托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