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人们很难想像,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在战场上拼杀.其实不然,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当然这都是他们获奖之前的事情.成名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战争武器的研制者,间接参加了战争.20世纪40年代的"曼哈顿"工程就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发起,并由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成的制造原子弹的工程.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奋斗和探索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深知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大体上还是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现在,人们特别是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种期望是与客现规律相悖的.笔者曾以通信的方式与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讨论中国年轻的一代成长的问题,感到获益非浅.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常问起,加利福尼亚是如何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招募去的呢?因为现在有好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加州工作.加州的气候、文化以及致力于卓越的理念就是原因所在.加利福尼亚不仅产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也从世界各地吸引来了许多.今年,它也将热烈庆祝诺贝尔奖的百年华诞.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常问起 ,加利福尼亚是如何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招募去的呢 ?因为现在有好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加州工作。加州的气候、文化以及致力于卓越的理念就是原因所在。加利福尼亚不仅产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且也从世界各地吸引来了许多。今年 ,它也将热烈庆祝诺贝尔奖的百年华诞。加州与诺贝尔奖有着令人艳羡的关系。它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密集的地区———在过去 1 0年里 ,大约 2 5 %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与加州有关。诺贝尔奖得主、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大卫·巴尔蒂默有一些关于为什么加州既能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 ,又能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5.
王乃粒 《世界科学》1991,13(2):36-36
回顾起来,只有很少一些科学活动能够像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年一度在林道举行的聚会那样,保持着如此经久不息的传统.在博登湖,获奖者们已经是第40次聚会了.在这40年中,共计有26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过这样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诺贝尔奖金是全世界公认的最高的科学荣誉。获得者会受到全世界同行们的尊敬。诺贝尔奖金从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了。而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即1901年度的奖)的便是发现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聚首之时,一些前诺贝尔奖得主用蜡笔和纸板诠释着他们的突破——倾毕生之努力而获奖的作品是否能用简洁的文字和线条表达出来?摄影师沃尔克·史蒂格(Volker Steger)认为是可能的——他说服了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拿起蜡笔在空白的纸板  相似文献   

8.
自从1900年诺贝尔奖开颁以来,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学者和青年学生把它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自上世纪50年代之后,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规律性的学者和文献日渐增多,究竟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经过大量数据、事实、分析,人们大致明白诺贝尔奖的一些“规律”,兹介绍如下: 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是最没有规律的。尤其是近些年来它们的颁发对象毫无规律可循,屡  相似文献   

9.
<正>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3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00位年轻科学家,和来自于政界、学术界、工业界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100多名记者会相聚在这里?他们和生活在林道市的居民有什么共通之处吗?在我看来,我们有着相同的精神追求。生活在林道市的我们喜欢平静的生活,我们会时常伫立湖边,眺望与康斯坦斯湖水相接的遥远天际,这是孕育伟大梦想和思想的时  相似文献   

10.
不提如何兴奋,而谈如何"受惊",是本年度首批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罗宾·沃伦对媒体记者采访作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喝咖啡喝出诺贝尔奖?在剑桥有一种说法,说剑桥大学的下午茶喝出了60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剑桥大学,不同专业的教授和学生常常利用下午茶时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任何人有什么计划或者问题,都可以和别人商量.文理学者聚集一处,各种思想在温热的咖啡味中摩擦出创意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为了配合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北京举行,加深论坛的社会影响,让普通百姓进一步了解诺贝尔奖的百年辉煌历史,并获得一次近距离领略诺贝尔奖得主风采的机会,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主办,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等单位共同承办,中国科技馆协办的“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主题展”,于2006年9月7日下午在中国科技馆拉开帷幕。为了使更多无法前来参观的观众也能了解展览的内容,在展览开幕式现场还特别通过LED大屏幕开通了展览网站,并启动了象征神奇的生命之门的DNA双螺旋模型…  相似文献   

13.
赵宇亮  袁慧 《科学》2007,59(4):28-31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雷尔(H. Rohrer)说,当微米技术成为工业革命技术的基础,那些最早学会,并最早和最好使用微米技术的国家,都在工业发展中占据了巨大优势,成为了现在的先进工业国家.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科学家的摇篮 美国科学博物馆专家奥本海默曾对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做过调查,他发现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早年都有参观科技馆的经历.菲齐10岁那年,美国在芝加哥科学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大型的万国博览会,他的父母带着孩子们乘车上千公里去参观了这次博览会,小菲齐被科学博物馆中的各种展品迷住了.当时,电视刚刚实现实用化,还不普及,大多数美国人还没见过电视.而科学博物馆不仅在展厅里播放电视,而且还现场进行电视拍摄和实况转播的演示,观众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自己的镜头.这个新奇的玩意儿真令人大开眼界,电视机跟前总是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小菲齐也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八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再次邀请《文汇报》高级记者姚诗煌前往欧洲核子中心访问,并就阿尔法磁谱仪的实验意义、目前的探测情况、宇宙中究竟会不会存在反物质世界,以及对诺贝尔奖的评价和他自己的研究心路、对年轻科学家的建议等,与作者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本刊特发表这篇访谈,以飨读者。●宇宙之大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的实验是一个很大的实验,目的是将整个宇宙找一遍,一直找到接近宇宙边缘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反物质组成的宇宙。所以说,这是以前没有人做过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24小时》2009,(1):12-12
到目前为止,有7位华裔诺贝尔奖科学奖项获得者,按获奖时间顺序为:  相似文献   

17.
情与爱     
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情感世界吗?他们的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应该说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很多人情感世界的发展变化却与他们的事业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刘易斯获得诺贝尔奖想起沈善炯199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刘易斯(EdwardB.Lewis)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教授。他是摩尔根的大弟子斯端特文特(A.H.Sturtevant)的学生。从1946年起刘易斯研究果蝇的发育遗传学。从...  相似文献   

19.
幸运的角色爱因斯坦和玻尔式的科学工作者在年轻时为圆诺贝尔奖之梦而创造性地忘我工作着。由于1968年之前尚无诺贝尔经济学奖 ,因此 ,与我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们可能不会有此工作动因。1970年12月的一天 ,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 ,博学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接见了我们。他用不同的语言 ,分别同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作了交谈。尔后 ,在现场的演讲过程中 ,我已自身的经历回答了人们向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的问题 :一个人如何获得诺贝尔奖 ?我首先强调了努力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 ,也强调了在著名高校里结识优秀的导师和杰出的同时代名人…  相似文献   

20.
知力之友     
读者意见选登 1.喜欢《诺亚方舟》,内容吸引人,给我们上了一堂环保课。 2.开设一个栏目,让广大读者参与,展示一些小发明和有科学根据的奇思妙想。 (北京 军人 吴新雷) 1.第2期《大视野》中3篇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文章,我喜欢得读了两三遍,主要是科学性强,耐读。 2.将一些图片的清晰度提高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