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起意访问黄正博士是前不久参加的"未来材料和合成化学"为主题的启明星论坛上,黄正是那次论坛的报告人之一。主持人介绍黄正简历时,他的背景引起我的关注,年方35的他有7年多的海外学习研究经历,两年前刚回国即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第二年入选启明星计划,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现在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那天他是最后一个报告人,他报告的内容是讲通过金属有机催化剂,把  相似文献   

2.
正本期启明星专访对象孙金峤是2011级星友,选择采访他是因为前不久他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膺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且是迄今启明星中唯一一位。表彰名单一公布,星友群里就贺声一片,赞金峤星友为启明星争了光。于是就想约孙金峤采访。  相似文献   

3.
<正>专攻真菌的启明星选择2009级星友、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的盛春泉教授作为本期启明星专访对象要追溯到2018年6月的岳阳论坛,那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启明星联谊会组织的青年学者论坛,以会议举办地岳阳医院命名。盛春泉是那次论坛的特邀报告嘉宾,他所做的题为"抗真菌药物设计和  相似文献   

4.
<正>本期介绍的启明星——李魁山(见图)博士,来自建筑节能领域,一开始我看介绍他是从事"城市微气候、建筑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研究的,这和我对建筑节能的想象比较吻合,但真正接触后才知道他的研究兴趣其实还远不止这些,这次访问使我有机会认识一位优秀的年轻人,而且也令我长了不少知识。  相似文献   

5.
正在以往采访的启明星中,有美欧留学经历者占了多数,所以去年的2017启明星授证交流会上,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星友田启威介绍自己曾在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时,吸引了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的注意。看了他的材料得知其还是一个"不安分"、喜欢出"花头"的年轻人,这可以从他大学到博士后经历了4个学校,专业领域从化学、生物、材料到生物医用材料的跨越得以佐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市科委组织了面向青年科技启明星、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等群体对高峰学科建设的征求意见会。2015年启明星计划入选者、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姜雪峰在会上发言中提到"不应盲目跟从国际热点来确定我们的研究方向"的观点让人眼睛一亮,遂就相约了这一次的启明星采访。采访的早上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姜雪峰与我们约定的地点是位于中山北路华师大本部的化学馆。  相似文献   

7.
贾能勤(上图)是我最新认识的一位启明星朋友.一开始吸引我的是他此次入选启明星跟踪计划的课题:“多功能碳纳米管生物载体系统及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研究”,但对他这些年的求学研究之路有所了解后,我觉得有某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尽管我俩年龄有很大差距,但彼此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处世的方式有共同之处,如对启明星计划作用的理解,对交叉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对科学文献的浏览、阅读兴趣,等等。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12,(8):49-50,48
王立顺是我新近认识的一个启明星朋友.作为在研究型大学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学者.他的勤勉、科研上的成就或许在同龄的科技启明星中并不算特别。但是我在了解了他的故事后.觉得他的经历和对问题的看法有其不寻常之处,正是这种不寻常使得一位来自山东莱芜农家子弟能成为如今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从事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正>复旦大学生命学院闫致强(见图)教授因果蝇听觉传导机制的研究入选本年度启明星计划,成为今年启明星A类50位入选者之一。通常我要到每年第四季度启明星入选人授证会后才会开始对入选者的采访报道,今年抢先了一点时间是因为一个机缘巧合。二周前我参加了上海科教出版社为《饶议科学Ⅱ》在上海书展的首发搞得一个饶毅、江晓原对话活动。与我邻座是一位帅气的年轻人,一交谈得知他是饶教授的学生兼好友,进一步交流知道他是本年度的新科启明星,今年刚32岁的闫致强已是复旦大学生命学院的教授,就这样因为饶毅的原因,我和小闫有缘相识,当下我们就约定几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14,(12):46-47
<正>冯纯是我最新认识的一位启明星朋友,看他的履历,特别通过和他的交流,我觉得这是很典型的启明星计划要资助的对象:35岁以下,有好的科研背景,申报的课题既有相当的前沿性又具较强的应用性,又依托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这样一流的团队。因为一直和启明星打交道,有一个感觉,这些  相似文献   

11.
<正>起意约程抒一做启明星采访还是因为他在微信里写的那首以启明星为主题的藏头诗,经启明星通讯刊发后群里一片赞语,看了这首诗后我隐约感觉这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但当时除了他的身份上海优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外,其他都不知道。上周我们按约定到了位于闵行总部一号创业园区内的优熠公司,那天外面气温很低,但一进公  相似文献   

12.
正在考虑本期启明星采访人选时,上海财经大学的刘可伋进入视野。在笔者记忆中,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启明星并不多见。继而在搜寻他的材料时,发现可伋星友在2020年参加了共青团上海财经大学委员会与上海财经大学学生联合会共同推出的战"疫"云团课直播讲座,  相似文献   

13.
<正>起意访问李伟还是因为2017年度启明星授证仪式暨入选人员交流会,李伟所在的复旦大学是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为筹办此次活动,复旦这次入选的几位启明星出力甚多,尤其是李伟,那段时间常在2017星友群里见他张罗和联络大家,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复旦大学李伟。在交流会前的班委推选环节,李伟被推选为2017级启明星班长。我目睹了选举过程,在到场的近百位2017级星友中,李伟是最年轻的几位星友之一。在强手如林的启明星群  相似文献   

14.
<正>打开刚拿到的2013年度启明星通讯录,在一百多位入选者中,安涛是最先进入我视野的,吸引我的不仅是年仅33岁的他已是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研究员,更在于他从事的研究领域———射电天文研究。近段时间来诸如探月、地外生命探索、射电望远镜等词汇时常出现在报端,特别是近些日子中国嫦娥3号成功登月,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人们仰望天空的热情,在这个时候,联系采访从事射电天文研究的启明星应是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约杨金龙(见图)做启明星采访缘于前几周一次2010级启明星的聚会交流活动,那次交流活动安排在地处上海浦东临港的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活动组织者之一的上海海洋大学杨金龙教授为交流活动付出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那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与会启明星介绍各自工作近况,杨金龙介绍的他们正在做的对海洋贝类——贻贝附着机理上作的探究工作引起了我很大兴趣,于是就约他做启明星人物专访。我很庆幸正是这次采访  相似文献   

16.
正因为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钱冬,这位2010年的启明星、上海交大天文与物理系教授开始为学术圈外人知道,《今日启明星》专栏也因此有幸相约采访。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有一种感觉,这是一个称得上牛人的学者,找他找对了!尽管启明星群体中牛人不少,但因为每月只能采访一位的限制,使得很多牛人都错过了。因此找对人,  相似文献   

17.
正约王先锋做启明星采访有几个考虑,一是他在2016年入选启明星中是相对年长的一位,二是东华大学的启明星我有几年没来拜访了,第三个或许是更重要的缘由是近来国际上正在酝酿以革命性纤维发端的纺织业新变革,在此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访问东华大学的启明星应该是恰当的。采访王先锋之前的一周他参加的一个研讨会恰恰就是以大纤维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上海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兆申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国家和全军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的领军者。李院士的贡献不仅在临床医疗,而且他这些年来还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胡良就是其中一位。巧合的是,这师徒俩都是启明星,李兆申院士是1993年的启明星,而胡良是2017年的启明星。更加令人称奇的是,长海医院在胰腺疾病研究领域与胡良师出同门  相似文献   

19.
<正>找姜育刚不易,尤其要让他同意接受采访更不易。尽管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分支——计算机视觉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但上网查一下姜育刚的媒体采访信息并不多。几周前,他应启明星协会之邀参加了一次人工智能主题的星友早餐会,那次会上他作了主导发言,内容丰富,涉及当下大家感兴趣的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结合,怎么看Chat GPT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也是在那次会上我约他作启明星专访,他同意了。我理解这个同意的背后是一份信任,对启明星协会,对采访者的信任。采访是在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综合楼内人事处一间会议室,  相似文献   

20.
<正>决定采访尹磊淼还是在上两周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部分启明星成员作交流时,当然稍早几天在入选2013-2014年启明星计划成员的联谊活动中我就注意到了这位浑身透出机灵劲的小个男生,当时我就感觉无论身形还是举止,他很可能是来自浙江温州、诸暨等地方的人。见面一问,果然是来自"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雨水多的浙江青田,小尹说他的在小学当老师的妈妈给他取名时或许就有希望他不忘家乡山水之义。小尹的爸爸是城镇户口,而他和妈妈是农村户口,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农村户口是没有粮票的,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