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008年9月26日中午,瑞士"火箭人"伊夫·罗西背负装有小型喷气发动机的喷气动力翼,成功飞越了英吉利海峡.罗西乘坐的飞机从法国升空,他在距地面约2 400 m的空中跳出机舱,依靠喷气动力翼以200 km/h的速度,花了约10 min飞行35 km,然后打开降落伞在英国多佛尔附近海岸安全降落.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26日中午,瑞士“火箭人”伊夫·罗西背负装有小型喷气发动机的喷气动力翼,成功飞越了英吉利海峡。罗西乘坐的飞机从法国升空,他在距地面约2400m的空中跳出机舱,依靠喷气动力翼以200km/h的速度,花了约10min飞行35km,然后打开降落伞在英国多佛尔附近海岸安全降落。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959年10月7日,北京郊区的导弹阵地上挺立的数十枚萨姆-2导弹似银剑出鞘。一声令下,3枚导弹腾空而起,直入云霄,一举击中了高度近两万米的敌RB-57D高空侦察机,首创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纪录。 相似文献
14.
15.
火箭起源问题长时期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原因在于对古代文献存在误解或缺乏较正确的理解,因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基于对中外古文献的分析和重新验证,讨论早期火箭史。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火箭起源地,第二部分探索火箭起源时间。另有两项附录:附录一给出中国早期有关火箭史料的原文,并由作者将其译成英文;附录二是中外历代火箭火药成分表。第一部分首先讨论火箭出现的技术前提。只有最先具备这些前提的地方才能是火箭的起源地。火箭的出现取决于火药的存在并以其文献应用为前提。中国是发明并最先应用火药的国家,所以火箭产生于中国,并非偶然。至迟在十世纪,《武经总要》已列出可靠的火药配方。但制成火箭,只有一般火药还不成,必须有含硝量较高的粉状火药。作者引证一系列史料证明,十二世纪初中国已制成可用作发射剂的火药,因而有了产生火箭的技术前提。文内以实际证据反驳了火箭起源于印度或西方(拜占廷)的说法,因为提出这种说法的学者误解了古梵文或拜占廷文献的含义。关键的一点是,古代印度和中世纪拜占廷没有掌握火药。印度火药知识是14—15世从中国传入的,西方火药及火器知识是13—14世纪经由阿拉伯从中国引进的。作者着重分析了早期阿拉伯有关火药及火箭文献所受中国的影响,表明阿拉伯人再将这类技木知识传递给同时期欧洲人的历史事实。作者得出的结论是,火箭的真正故乡是中国,因为中国比任何别的地方首先拥有产生火箭的技术前提和可靠的早期文献记录。本文第二部分首先列举有关中国火箭起源时间的现存五种不同观点:(1)969-970;(2)1232-1233;(3)1250年左右;(4)12世纪;(5)起源年代不明。较流行的是前两种观点,第四种观点是李约瑟近年提出的。作者支持李约瑟的观点,同时使其具体化,并提供了较有力的补充论据。本文基于对原始文献的重新验证,认为从火药性能及发射方式来着,火箭不会出现于十世纪。这里存在对文献的误解。问题在于古代史料中的“火箭”一词既指纵火箭,也指真正火箭。需按使用武器的历史背景及年代,来仔细鉴别武器性能,否则必产生混淆。作者接着讨论了《金史》所载1232年开封府战役中的飞火枪武器性能,对关键字句予以逐条解释。指出《金史》中“注药”应指“注入火药”,故药料中的硝石被《金史》作者所漏记。“前烧十余步”不可理解为武器射程,而应指燃烧区域。经过这番理解及澄清,作者认为1232年的飞火枪是早期火箭装置,但非最早的火箭。因为作者注意到1170年杨万里记录的1161年采石战役中宋军使用的霹雳砲是更为引人注目的。根据杨万里的描述,我们首先肯定霹雳砲在空中或水面上发生了爆炸,故证明他在药料中漏记了硝石和木炭。同时指出,杨对爆炸原因的解释是不妥的,不是“硫黄得水而火作”,起火原因在于火药爆炸。在对杨的疏误作出澄清后,作者认为霹雳砲实际上是大型的“起火”,这是把十二世纪初中国人用反作用原理制成的娱乐品转用于军事目的的一个例证。因而,霹雳砲是一种原始的火箭弹,即由原始火箭运载的炸弹。本文末尾写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1161年可能是早期火箭起源的可靠的年代。”最后,为了使关心火箭史的国外读者了解中国史料的原文,作者特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金史》、《新元史》及《海鰌赋后序》中的有关段落译成英文,附于本文之后。 相似文献
16.
17.
18.
20.
火箭轨道控制的辉煌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0年一月二十日及一月三十一日,苏联先后成功地向太平洋发射了两枚强大的多级弹道火箭。火箭最末一极的模型,最高速度是每秒七点二公里,飞到离地面一千二百多公里的高空,而后以高速度穿过大气层,在偏离预定降落点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安全降落。这一个伟大的成就,它说明了苏联在火箭轨道控制方面,达到了更高的精确度,标志着人类有计划征服宇宙的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