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滑坡的稳定性评价中一般均存在不确定因素,如力学参数的选取、滑坡影响因素以及主断面的选择等,通常单一方法很难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本文在对三峡库区某滑坡体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系统分析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考虑模糊数学方法中的隶属函数以及权重确定具有主观性特点,是一种半定量-定性评价。因此,采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稳定性定量分析。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且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该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况下稳定性系数最大,处于欠稳定状态,降雨和地震状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均会降低。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并与现场勘查的工程实际相吻合,表明这两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更加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舟曲县龙江新村滑坡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区域测量、地面调查和地下勘探等手段,详细研究滑坡的特征,分析滑坡的成因,准确地选取和确定了滑坡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评价了滑坡的稳定性,为龙江新村滑坡灾害的治理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参数和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滑坡稳定性评价是在对地质体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作用机理的研究,从而得出的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本文研究了滑坡稳定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论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可为滑坡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牵引式中型中层滑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系统地调查,对其坡体结构及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该堆积体的复活机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为依据,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综合判定滑坡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持续暴雨等不利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抗滑桩+地表截排水+专项监测”的综合治理方案对该复活体进行治理,同时为同类堆积体复活机制的分析和工程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胥辉 《山西科技》2014,(2):135-136
通过对七泉村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滑坡天然工况下的稳定性,对滑坡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兰州市报恩寺东侧滑坡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滑坡特征,分析滑坡的成因,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评价了报恩寺滑坡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凤凰山老滑坡在自然状态下较为稳定,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较小,报恩寺东侧滑坡具有多级多次滑动的特征,属后缘高陡,前缘开阔地形,在自然状态下很有可能再次发生灾害.分析结果为报恩寺滑坡灾害的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参数和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闽北山区滑坡的滑坡区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确定滑坡的规模及性质,并对滑坡进行定性、定量计算,同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说明了影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并提出了滑坡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化工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的实施须了解园区现状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掌握园区重大危险源分布和安全管理现状,通过定性、定量评价,得出结论并对园区发展和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本文结合评价实例,就园区基础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评价结论等方面的要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判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工程实践中,影响自然斜坡体稳定性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斜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地形地貌、岩性结构、地质构造、大气降雨、地下水和人类工程活动为指标体系,通过确定权重系数,对陕西省铜川川口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使斜坡稳定性评价由传统的单一因素决定、定性描述和半定量分析,转化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使整个评价过程变为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评价结果更趋科学合理,客观地反映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以青海省拟建公路民和—平安段的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查和室内外试验,对民和至平安段4处主要滑坡即H4,H5,H11和H12分别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对其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分析。通过对影响研究区滑坡灾害发育的坡度、岩土特性、坡高、滑坡规模、降雨条件、侵蚀条件、植被条件、人类活动条件等10个评估因子建立层次模型,对研究区滑坡危险性进行计算分析;此外结合研究区四处主要滑坡的体积、崩滑距及致灾现状等要素,应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对四处滑坡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经计算分析认为H4,H11滑坡为中等危险性,分区级别为Ⅱ级;H5,H12滑坡危险程度为轻度危险,分区为Ⅲ级,两种分析方法结果一致。评价结果对民和—平安段公路的建设、运营和养护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某高速公路在强降雨条件下引发的道路沉降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现场考察和工程地质勘查,详细分析该地质灾害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该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通过对该研究区的裂隙统计研究分析,采用裂隙玫瑰花图和FLAC 3D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对比分析了该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揭示了该处地质灾害形成机理是由于高速公路填方区土体具有失陷性和压实不够,滑坡受控于地貌、地层岩性和在强降雨条件下岩土体强度削弱,并且证明了滑坡的形成与高速公路高填方工程无直接关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双重研究分析对评价类似地质条件的地质灾害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小型滑坡灾害的特点,比较了各种稳定性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得出工程类比法更加符合中小型滑坡灾害隐患点状态评估的现状。为此,将一种多元统计分析的判别函数法应用到滑坡灾害隐患点状态的评估中,建立了一种以历史资料为基础的工程类比法。首先确定了中小型滑坡灾害影响因素,根据历史资料分析了影响因素指标与稳定性的相关性然后将稳定性作为多维统计变量,投影到一维直线上,使得由不同稳定性总体产生的投影点尽可能分开,再利用距离判别法来建立判别准则。以重庆市武隆为例,进行实际评估,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率和适用范围,得出该方法作为一种定性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适用于重庆市或具有类似地质环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对某高速公路在强降雨条件下引发的道路沉降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现场考察和工程地质勘查,详细分析该地质灾害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该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通过对该研究区的裂隙统计研究分析,采用裂隙玫瑰花图和FLAC 3D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对比分析了该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揭示了该处地质灾害形成机理是由于高速公路填方区土体具有失陷性和压实不够,滑坡受控于地貌、地层岩性和在强降雨条件下岩土体强度削弱,并且证明了滑坡的形成与高速公路高填方工程无直接关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双重研究分析对评价类似地质条件的地质灾害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江滑坡为拟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巨型滑坡,弄清其稳定性状况及合理地预测其危害对评价工程建设的适宜性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该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滑坡体的组成物质、分布特征等分析,并结合滑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初步评价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江口街南滑坡危害程度属特大级,为省级地质灾害监测点。本文通过对滑坡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以及野外勘察,初步查明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对其成因及稳定性做出了分析评价,为实施监测预防和进一步勘查治理挺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源 《广东科技》2013,(24):152-153
通过在野外调查和室内计算的基础上.系统的阐述了石灰窑、大茅坡滑坡的特征和形成机制,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了石灰窑、大茅坡滑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郑群棣 《甘肃科技》2011,27(23):139-142
河口滑坡群位于兰州市西固区黄河河口水电站库区右岸,由3个基岩滑坡组成,总方量约为170万m3.兰青-青藏线从3个滑坡体的前缘部分以不同深度的路堑通过.以Ⅰ号滑坡为例,介绍了该滑坡群的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稳定性影响因素,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自2003年蓄水以来,库区有大量滑坡监测累积位移曲线呈阶跃型,此类滑坡在外界影响因素下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变形量大,其机理复杂、稳定性判断和预警难度大.通过研究滑坡的变形特征及诱发因素,有助于评估滑坡的稳定性,并构建合适的预警模型.本文以白家包滑坡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15年人工和4年自动GNSS地表位移监测数据,结合野外宏观巡查及勘查资料,研究了白家包滑坡的变形机理;基于改进切线角以及全自动监测数据定量化分析,获取滑坡等速变形速率和变形阶跃点,建立相应的预警模型.结果表明:白家包滑坡整体变形明显,滑坡变形主要集中于每年5—6月,滑坡累积曲线呈现典型的“阶跃”型的动态变形特性,受库水位升降作用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推拉效应”;库水位下降是白家包滑坡变形关键影响因素,且与库水位下降速率密切相关,在库水位快速下降期和低水位期,特大暴雨和持续降雨会促进变形;通过改进切线角方法及数据精细化分析,白家包滑坡的位移速率阈值为8.7 mm/d,库水阈值为库水位下降至149 m位移阶跃启动,最小下降速率为0.4 m/d.  相似文献   

19.
周强 《甘肃科技》2014,(1):41-42,71
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滑坡的成因,明确了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及诱发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滑坡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泰宁县梅口乡吊桥新村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吊桥新村滑坡体的规模、类型、成因,通过定性、定量方法探讨其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研究表明,该滑坡的滑坡类型属土质、浅层、牵引式工程滑坡.滑坡体目前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连续降雨或暴雨等的影响下,有可能造成整体快速下滑.建议采取排水、支挡护坡等综合治理方法进行治理,并进行滑坡体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