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在欧洲的许多洞穴中,生活着一种从蝾螈进化而来的洞螈(两栖动物)。成年洞螈长30厘米,重20克。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中导致它们的视觉退化,眼睛被皮肤覆盖,它们只能感知光线,无法视物。2010~2018年,欧洲科学家对波黑东部多个洞穴中的大量洞螈进行了标记。科学家在进行了8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大多数洞  相似文献   

2.
<正>8月,在厄瓜多尔沿海,科学家正在搜寻海底两个狭长钻探洞中聚集的微生物。此次巡航,是大洋钻探长达50年历史中最近的一次,科学家乘上了传奇的研究船乔迪斯·决心号。大洋钻探已经彻底改变了地球科学,它帮助研究人员确认了板块构造理论,发现了海洋地壳深处的微生物,探索了地震和海啸的潜在风险。但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7月中旬,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冰封的亚马尔半岛上,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直径为30米的奇异大洞。此后,人们对此洞的成因提出了多种猜测:气爆、导弹爆炸、陨星撞击和外星飞船降落等等。但科学家相信,这个大洞一定与2012年和2013年亚马尔半岛的夏季异常高温有关——当地平均气温比往常高了5℃。有人认为,随着温度上升,永久冻土解冻、坍塌,此前一直封闭在冻土里的甲烷气体突然释放,就可能炸出一个大洞。  相似文献   

4.
洞穴追凶     
正近几年中,上百万只北美蝙蝠不明不白地神秘死去,令科学家们忧心忡忡。谁是杀害蝙蝠的元凶?科学家们进入洞穴,展开调查……在马默斯洞追踪罪魁祸首在美国肯塔基州中部猛犸洞穴国家公园,有一个名叫"马默斯洞"的洞穴。"马默斯"在英语中是"猛犸"的意思,因此马默斯洞也被叫作"猛犸洞"。马默斯洞既深又长,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洞穴。终年幽蔽、潮湿的洞穴里,正在冬眠的蝙蝠蜷缩着身躯悬掉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科学家宣布说,他们在“星尘号”飞船带回的彗星尘埃样品中首次发现了一种简单的氨基酸——甘氨酸,这一发现支持了一些科学家对地球生命产生于彗星的假设,对揭示生命起源之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科学家公布了对一种新型大蹼树蛙的研究成果。尽管生物学家在2009年就发现了这种树蛙,但直到最近才将其确定为新物种。2009年,澳大利亚博物馆的两栖动物学家乔迪·罗利来到越南胡志明市附近的一处低地森林,在徒步时,她无意间发现了这种绿色的大  相似文献   

7.
远古的拥抱     
<正>最近,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一个叫作"狐狸洞"的古老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大约5800年前的墓葬,其中完美保存着一对相拥在一起的成年男女的骨架。"狐狸洞"是欧洲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墓葬遗址之一,其巨大的洞穴墓室伸进海湾山腰超过500米,使用年代从公元前_年持续到公元前3200年,里面至少埋葬了170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一场地震导致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家最近在研究发现于印尼爪哇的数百块贝壳化石时,赫然发现其中一块化石上雕刻着参差不齐的几何图案。使用两种测年方法,科学家测定这块化石的年代在54万年前到43万年前。这比此前认定的最古老雕刻(发现于非洲,其年代为10万年前)还早了三四十万年。这项研究表明,这些早期人类(直立人)对怎样打开淡水大贝壳很在行;他们使用某种尖利物体(很可能是  相似文献   

9.
<正>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罗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克因对染色体端粒的研究工作以及发现端粒酶,分享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执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伊丽莎白和青年科学家埃琳娜·塔克(Elena Tucker)交流了自己学术圈内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20年里,科学家对发现于阿尔卑斯山冰川、已经离世超过5000年的冰人奥茨进行了多次检验,取得了诸多发现,但仍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不久前,科学家对奥茨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遗体解剖,由此揭示了一些重要奥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死亡之谜。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0月7日,美国科学家V·拉马克里希南、T·施泰茨以及以色列女科学家A·尤纳特因为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三位科学家分别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以高分辨率解析了核糖体的原子结构并且研究了核糖体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据科学家估计,在莫哈韦沙漠的魔鬼洞里,只剩下不到100条魔鳉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位保护生物学家,正在引导大家做一个项目,把这些珍稀的鱼抢救出来进行人工繁殖。魔鳉体型很小,成鱼大概2.5 cm长,看上去很普通,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鱼。在所有野生脊椎动物里,它是栖息地最小的物种之一。在2013年春天,魔鬼洞魔鳉鱼的数量跌落到空前的程度,只能观察到35条鱼,接近灭绝。近期科学家对这些鱼进行了点数,认为数量回升了一些。魔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归为极危级。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期刊《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是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科普图文期刊。国内知名科学家、科普大家联手为青少年精心开启了智慧之门。你想与世界前沿科技同步吗?你想去未知世界探索发现吗?你想在艺术的殿堂发现科学吗?你想与科学大咖一起脑洞大开吗?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期刊《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是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科普图文期刊。国内知名科学家、科普大家联手为青少年精心开启了智慧之门。你想与世界前沿科技同步吗?你想去未知世界探索发现吗?你想在艺术的殿堂发现科学吗?你想与科学大咖一起脑洞大开吗?  相似文献   

15.
李丹  王晓霞  李斌 《自然杂志》2018,40(6):407-410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用于表彰其在“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用于肿瘤治疗”方面的发现与贡献。文章回顾了两位科学家所发现的免疫检查点从机制发现到临床应用的发展历程,并详细说明了这些原创性发现对于肿瘤治疗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10,(2):7-7
<正>科学家2009年12月宣布,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而2009年本身是1850年以来最炎热排位的第五个年份,这实在令人担忧。由全球气  相似文献   

17.
自2000年以来,有7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科学家开始参与“海洋生物大普查”的国际性研究项目,平均每年都会发现数以千计的新品种海洋动物。最近,参与“海洋生物大普查”项目的科学家又在夏威夷海域发现了一些新的海洋动物,其中一些动物色彩斑斓,美丽动人。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三人同时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由于他们发现“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一研究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肿瘤发生等生理病理现象的奥秘。本文将就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结构和功能及其与人类衰老、癌症的潜在关系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11,(1):6-6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近日公布了一批从1999年到2009年之间在亚马孙雨林中发现的新物种,总量超过1200种。科学家指出,亚马孙雨林至少17%的面积已被开垦为牧场和农田,野生动植物保护面临严峻挑战。以下是这些新物种中的五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0.
早在十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知道,信鸽、候鸟,蜜蜂以及其它一些种类的生物,在它们迁徙过程中总能以某种方法来感应地磁场而辩别方向。板思亚纲鱼类,如鲨鱼,鳗也都能够通过由自己所产生的电场与地磁场的感应效应来感知地球磁场。新的发现表明,人类也属于具有磁性中枢的多种不同物种之列,这种磁性中枢能使生物在地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