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动力系统的方法自动生成对称的三维彩色球体.庞加来变换把过球心的单位圆盘映射到单位球面上,再把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基础域,用动力系统迭代的方法确定其颜色.由于连续性,得到的彩球具有连续的的彩纹对称结构.  相似文献   

2.
一种研究动态非球对称黑洞熵的普适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统计物理的角度研究动态黑洞的熵是十分困难的.前不久我们在t Hooft砖墙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薄层模型,解决了动态球对称黑洞熵的计算问题[1-2].最近我们找到了一个用薄层模型计算动态非球对称黑洞熵的有效方法,此方法原则上可用于任何黑洞,不论是动态的还是稳态的,球对称的还是非球对称的.下面我们以变加速直线运动黑洞为例来介绍这一方法.与球对称黑洞不同,加速黑洞视界面上的不同点可能具有不同的温度[3].由于时空的轴对称性以及视界面上各点温度的不同,我们首先计算视界面每一点的熵密度,再对视界面积分得到总熵[4].  相似文献   

3.
首先应用分歧方法计算单位球上Henon方程边值问题O(3)对称正解,然后以Henon方程中的参数l为分歧参数,在O(3)对称正解解枝上用扩张系统方法求出对称破缺分歧点,进而用解枝转接方法计算出具有其它对称性质的正解.  相似文献   

4.
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导体球隙的表面电荷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高对称轴和对称面上的电场分布。  相似文献   

5.
利用单位球上的Green形式将单位球上的问题转化到了单位球面上,利用单位球上的H2 Hardy空间定义出一个算子.在证明这样的算子有界的情况下,利用Hahn-Banach定理及Reize表示找到了(-6)方程的解,并且给出了此解的范数估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由离散动力系统生成的动力系统球族并证明它对应的勒贝格稠密定理。【方法】利用系统的可扩性研究了动力系统球族的几何及测度性质,通过有界形变性等动力系统工具,对经典勒贝格稠密定理需要收缩集族具有良收缩性这一条件进行了改进。【结果】将动力系统球族代替经典的欧几里得球族,验证了勒贝格稠密定理。并且通过举例说明了动力系统球族不具备良收缩性。【结论】这种动力系统观点下的勒贝格稠密定理,对处理一些带测度迭代估计的动力学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将在自治的无穷维动力系统吸引子的维数估计中发挥重要技术作用的Sobolev-Lieb-Thirring不等式的适用范围由Banach空间中的单位球面推广到了整个单位球内,使之在非自治无穷维动力系统的吸引子的维数估计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技术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δ函数把均匀带电圆环表象成为过圆环所在坐标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并结合推广了的静电场边值关系分区求解了介质球与带电圆环静电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泛函分析和复分析方法研究了单位球上Hardy空间的加权复合算子的有界性和紧性.给出了加权复合算子有界的充要条件;加权复合算子Tψ,ψ是单位球上的Hardy空间的紧算子,则在球面上|ψ|<1几乎处处成立;以及加权复合算子是Hilbert-Schmidt算子的充要条件等结果.所得结果推广和统一了已有文献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7,(2):173-179
研究了一类生物趋化模型.首先用经典李对称分析得到了其对称群与群不变解,然后利用动力系统几何方法得到了扭波解、爆破行波解的参数表示和分支参数条件,进而得到了该生物趋化模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1.
用动力系统的方法自动生成具有模群对称的图形.利用扩张模群的三个生成元将上半平面上的点映射到基础域,经动力系统迭代,其轨道的“收敛时间”决定这些点的颜色.通过扩张模群的映射,由基础域上的图形,便可以确定整个上半平面的图形.通过保形变换,由上半平面的图形,可以生成庞加莱圆盘上的模群对称艺术图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无分支开链机器人机构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推广到树形多刚体系统的一般情况。定义了一个描述树形多刚体系统结构的刚体连结矩阵,导出了树形多刚体系统的格拉朗日基本动力学方程、递推的动力学方程和简化系数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
符号动力系统的若干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符号动力系统的几乎周期点、回归点及混沌集。还讨论了符号动力系统之间的拓扑共轭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动力系统是紧致度量空间上的连续自映射。在动力系统理论中,全部重要的动力性态完全集中在它的测度中心上,研究极小性也就变为必然。极小性是从拓扑学的角度描述系统的不可分解性。因此,几乎周期性也是动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以下的研究正是从具有几乎周期性与稠密性这样的集合出发,构造了几乎周期点稠密系统。运用拓扑传递性与稠密性研究了几乎周期点稠密系统与Li-Yorke混沌的关系,以及几乎周期点稠密系统所具有的拓扑遍历性。这样建立起了几乎周期点稠密系统与拓扑遍历性的联系,对进一步了解几乎周期点稠密系统测度中心的性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一类含参数的三维自治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利用中心流形理论对系统降维,用形式级数法判别出系统平衡点的性质,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系统的轨线形成蝴蝶形奇怪吸引子的过程,并且分析了系统的耗散性和吸引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RBF网络的混沌动力系统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用RBF神经网络对混沌动力系统进行辨识,设计了一个三层RBF网络结构,仿真实验说明了RBF网络用于学习混沌动力系统时的基本性质。用辨识模型重建吸引子方法定性地评价辨识模型,通过计算辨识模型的Lyapunov指数定量地评价辨识模型的性能,同时推导了RBF网络模型Lyapunov指数的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辨识模型能很好地逼近原混沌动力系统,准确地体现原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Magnetic reconne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fundamental plasma process in transferring energy from magnetic field into plasma. Previous theor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observations mostly concentrate on 2-dimensional (2D) model; however, magnetic reconnection is a 3-dimensional (3D) nonlinear process in nature. The properties of reconnection in 3D and its associated singular structure have not been resolved completely.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s and charactedstics of null points inside the reconnection diffusion region by introducing the discretized Poincar6 index through Gauss integral and using magnetic field data with high resolution from the four satellites of Cluster mission. We estimate the velocity and trajectory of null points by calculating its position in different times, and compare and discuss the observations with different reconnection models with null points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 current around null points.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讨论一致收敛下极限系统的回复性集合与序列系统中相应集合之间的关系.首先得出了一致收敛下极限系统的不动点集、链回归点集和序列系统中相应集合的关系;接着给出强一致收敛下极限系统的正则回归点集、(拟)弱几乎周期点集以及非游荡点集与序列系统中相应集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连续混沌系统多轨道混合的图像加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混沌系统的多轨道混合的图像加密算法,其中使用的连续混沌系统是一个四维常微分方程组.利用该四维常微分方程组系统的混沌特性,给定两个初始状态值,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数值求解生成两条轨道,借助一个离散混沌动力系统帐篷映射生成随机序列来选择轨道点,生成一个混合轨道,并对轨道进行预处理,生成具有更好随机性的整数序列,用于灰度图像的置乱和扩散加密.论文对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和各种性能进行了实验模拟和分析,包括了直方图、相关系数、信息熵、密钥敏感分析、密钥空间分析和差分分析等.实验结果证明算法是安全有效的,各种性能指标均很好,达到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应用微分算子理论建立基本解的具体步骤,并应用它和求解常微分方程组的若干技巧建立了二维和三维弹性静力学、二维弹性动力学、Reissner板以及正交各向异性薄板和平面问题的基本解,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