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悦东  阎毅  张华 《科技资讯》2013,(27):15-16
本文根据国家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中空气质量指数的分级方案、计算方法和环境空气质量级别与分类,利用Excel软件中VBA编程批量计算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以降低数据分析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数据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剖析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做出的改变以及实施后产生的影响。介绍江苏省对新标准实施的计划要求。  相似文献   

3.
该文根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开发并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AQI)数据自动实时发布系统,实现了数据网上的自动实时发布,较好地解决了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人工手动发布时存在的问题,客观实时地反映城市空气质量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依据城市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年度定性评价,是对城市日定性评价及年度达标评价的延伸。而采用正确评价方法是保障年度定性结果是否合理的关键。研究选用上海姚氏指数法对各监测项目质量指数进行几何平均,同时结合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HJ633-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技术规范(试行)(HJ633-2013)要求,初步确定城市年度等较长时间段空气质量状况定性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相应姚氏指数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所选用的评价方法基本满足了城市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等时间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定性评价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和信阳市中心城区2015-2017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依据,计算出每年的AQI月均值,分析该城区空气质量的年际、年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城区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年内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良好、较稳定;冬季污染天数多于其他季节,总体表现为轻污染;春、秋季在良好和轻污染级别之间震荡.多云、阴、小雨、小雪及雨夹雪,风力≤2级、无持续方向,特别是冬季北风、偏北风等天气条件下,易发生空气污染,城市地貌阻碍空气扩散.进一步表明在防控大气污染方面,该城区应关注天气和季节变化、重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恶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012年环境保护部公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启用空气质量指数AQI作为空气质量检测指标,AQI是无量纲指数,它的分项检测指标包括6个基本检测指标:二氧化硫SO_2、二氧化氮NO_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_3和一氧化碳CO。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其主要原因就是大  相似文献   

7.
林艺滨 《科技资讯》2012,(15):131+133-131,133
在国家新近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技术规定中,正式使用了空气质量指数AQI,更新了分级方案,浓度限值并新增了PM2.5评价项目。应用Excel软件计算空气质量指数,可以有效减少监测数据分析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失误率,具有可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各监测点AQI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利用熵值法确定各监测点权重,利用欧几里得指数数学模型构建一种能够反映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熵值权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ED)。该方法保留了AQI法的优点,其结果可以直接和AQI的结果进行比较,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代表性和可比性,便于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认知和理解。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对其进行应用评价,通过对实例的应用、分析和比较,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通用性,能很好的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阳市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着重调查研究了该城区2020年1月21日-3月25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对严格期间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结果表明:此期间该城区除了1d重度、3d中度、11d轻度污染天气外,没有严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是2016年以来历年同时段最好的,疫情防控使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改善显著;环境空气质量存在震荡性变化;空气污染多发生于多云、阴、小雨、风力≤2级并挟带颗粒污染物质的北或偏北风天气条件下,颗粒物特别是PM2.5为主要污染物质,O3潜在污染问题突出;疫情防控力度对空气质量变化影响明显,疫控较严时没有出现中、重度污染天气,但仍出现了轻度污染天气,提示未来该城区乃至我国类似城市地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可能面临着颗粒物特别是PM2.5和O3控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中国环境空气在线监测分析平台,收集保定市2018年全年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数据。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和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臭氧(O3)、细颗粒物(PM2.5)六项指标浓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六项监测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2014年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和部分气象站点同期的地面气象数据为基础,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rfer运用克里格插值法绘制出2014年山西省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将AQI与5个地面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它们在不同时内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2014年1~2月全省AQI值普遍较高,空气污染较重;3~6月AQI值逐渐降低;7~9月AQI值维持在较低范围内,空气质量优良;10~12月AQI值再度升高.在研究时段内,AQI值和平均本站气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和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风速对于AQI值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平均相对湿度和AQI值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2.
新标准实施后由于增加评价项目和部分标准浓度值调整导致如皋城市首要大气污染物及超标率等亦随之变化,本文采用新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分别对2012-2014年如皋市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新旧标准评价体系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新标准评价会对空气质量评价产生明显影响,导致首要污染物发生明显改变,优良天数比例明显下降,空气质量普遍变差。新标准评价结果与公众主观感受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3.
以2014-2017年信阳市逐月空气质量指数(AQI)监测数据及同时段的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对信阳市城区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17年信阳市城区AQI年际波动较大,空气质量有明显变好的趋势;研究期间,信阳市城区有27个月(56.25%)空气质量属于良,19个月(39.58%)属于轻度污染,2个月(4.17%)属于中度和重度污染;AQI变化受季节影响明显,空气质量状况优劣程度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从整体水平来看,AQI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平均水汽压、日照时数和风速呈负相关关系;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等级空气条件下,气象要素对AQI的影响差异较大.(3)由广义加性模型可以看出,AQI与降水量呈线性关系,与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为非线性关系,气象要素对AQI的影响一般存在阈值.  相似文献   

14.
以2014-2017年信阳市逐月空气质量指数(AQI)监测数据及同时段的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对信阳市城区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17年信阳市城区AQI年际波动较大,空气质量有明显变好的趋势;研究期间内,信阳市城区有27个月(56.25%)空气质量属于良,19个月(39.58%)属于轻度污染,2个月(4.17%)属于中度和重度污染;AQI变化受季节影响明显,空气质量状况优劣程度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从整体水平来看,AQI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平均水汽压、日照时数和风速呈负相关关系;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等级空气条件下,气象要素对AQI的影响差异较大.3)由广义加性模型可以看出,AQI与降水量呈线性关系,与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为非线性关系,气象要素对AQI的影响一般存在阈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4-2016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日报数据,综合运用空间插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核密度估计模型等空间数据统计模型探究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显示:(1)2014-2016年中国城市的AQI呈下降的趋势,空气污染城市数量减少,表明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中国城市AQI季节均值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夏、秋两季空气质量空间分异格局不显著,春、冬两季的空间分异格局显著,呈北高南低、内陆高沿海低的季节性空间分布格局。(2)中国城市AQI空间分布呈现出持续增强的空间集聚态势,形成以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为核心并蔓延至湖北省中北部的中度污染区和以乌鲁木齐和阿图什市为核心的中度污染区,以珠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华南地区是稳定的空气质量优良区。(3)从核密度估计图可以发现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6个显著核心密度区和3个次级核心密度区,2014-2016年内该基本格局在局部区域发生较明显变化。本文通过不同的时间尺度全面分析了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中国各个城市制定相关的空气质量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2014—2017年间太原市AQI指数、空气质量等级和优良天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北面、西面AQI指数和优良天数要优于太原市南面和东面,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影响,也有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等因素的影响。基于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减缓太原市大气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稳定性不高以及AQI指数预测精度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集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One-NET云平台和循环神经网络GRU于一体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系统利用LoRa技术采集环境参数,集合云平台技术、SSA-VMD-GRU模型实现远程监控和预测AQI指数。通过通信测试,结果表明通信距离1000米内,通信率在96%以上,丢包率不超过4%。将采集到的特征参数用传统的GRU模型、VMD-GRU模型和本文提出的SSA-VMD-GRU模型进行训练、测试仿真和对比,结果表明SSA-VMD-GRU模型相较于传统的GRU模型和VMD-GRU模型对AQI指数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有降低,预测误差率在3%以内。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和AQI指数的精准预测,为准确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环境空气质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幸福指数至关重要。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本文对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具体分析了重庆市2013—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收集重庆市2013—2018年主要环境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_2)的月度统计历史数据平均浓度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空气污染负荷系数法分析其变化特征和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2018年大气PM2.5月度浓度大多超过平均年浓度限值,PM10浓度月度均值也大多也超标,SO_2均达标。相关的整改措施使得大气中PM2.5与PM10均呈浓度下降状态,SO_2基本呈稳定状态。年内变化显示,各污染物的浓度季节变化非常明显,污染物浓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大体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全市的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程度显著降低,空气质量不断变好。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揭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已于2004年元月开始向社会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效应。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与市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但还有不少市民对空气污染指数所代表的意思还不甚了解。下面我将对环境空气质量日报中监测点位、影响空气质量的几个因素以及空气污染指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内容进行解读,以加深人们对环境空气质量日报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以太原市为例,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中单项污染物的分指数计算出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中通用的综合指数的计算评价结果进行了一致性分析,并指出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