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张剑南 《科技信息》2007,(20):233-233
在英语的语法体系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语法现象,就是一个被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名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介词宾语时,我们可以把该名词(先行词)加引导词转化成一个wh-型的名词性的关系代词或副词,从而原句中从句的类别会发生变化,即可以把一个被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名词连同其后的引导词加从句转化成为wh-型名词性关系从句。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句法歧义是一种较常见,同时也是较复杂的歧义现象,指句子的各组成部分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而产生的歧义。修饰关系不明、比较结构的简略、并列成分、某些词的特殊句法功能等常引起英语句法歧义。分析和研究英语句法歧义能给教学、交际等带来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法揭示了同形异义词语存在着形式和内容的矛盾情况,据此认识歧义是句子层面上的特殊语言现象,进一步从动静关系分析歧义,即依靠静态句法分析深入内部结构,通过转移,分析语境、语调作用,在动态言语中考察歧义,其目的在于找出语法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英语中的歧义句更是屡见不鲜。从语音、词汇、句法三大因素入手,结合若干实例对英语歧义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包括给出具体语境、改变词序、换词的角度对如何消除歧义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词义问题时常困扰词汇学习.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蕴含关系直接干扰我们对句义的准确理解.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解析二语习得中的一些词义问题.通过对词义变化、词义聚合关系及词义通感现象的分析,揭示词义关系的特点及影响词汇习得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木是人们根据科学的规律创造出来。因此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的思想,而同一的词句也可以表达木同的意思。后者便是语言中的歧义现象。歧义现象属于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的范畴。所谓歧义指的是有好几种可能的语言选入(Semanticrenng)(赵世开)。或歧义就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包含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意义(Traugott&Tatt)。引起歧义的因素很多,造成词汇歧义的原因在于词语的同音同形异义词(nomonymx)和一词多义(polysemy),而结构歧义一般起因…  相似文献   

7.
以汉语构式[V-N1-的-N2]的均衡-偏正型歧义短语组句为实验材料的实证研究发现,以汉语为母语的被试,其工作记忆广度与句法歧义消解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工作记忆广度的差异是影响句法歧义消解的重要因素,工作记忆广度越高,歧义消解进行得越早越快。工作记忆广度差异影响了句子实时性的加工,却没有影响句子非实时性的加工。  相似文献   

8.
小句关系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句关系理论虽调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主线语篇是一个关系系统而非实体,与小句的传统语法定义不同,这里的小句作为一个语义块跟句组,段落甚至语篇是等价的。该理论提出了揭示小句关系的有效手段,词汇Ⅰ、Ⅱ词汇 、词汇Ⅲ 和设问等,“半虚义词”和元结构项止具有预示的衔接功能。该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语篇,揭示语篇模式。  相似文献   

9.
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研究歧义现象不仅对语言的理解、写作、翻译等有着实际的意义,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国外在语法理论研究上的新进展也有不少是从歧义现象入手取得一些突破的。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主观创造出来的,因此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一种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思想,而同一词句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造成词汇歧义的  相似文献   

10.
张雯 《科技信息》2013,(2):221-221
许多人在运用英语时,不论是在口语还是在书写中,会大量涌现歧义句。英语歧义句是指句子本身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为了避免歧义现象的发生,添加上下文、句法结构等策略常被运用在句子中。此外,歧义还经常作为一种交际技巧在语言表达中发挥作用,如表达言外之意、幽默等。在交际中经常会遇见许多歧义性的句子,使人们直接造成误解或误会。所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和消除歧义,巧妙运用歧义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身体形态、专项能力和技术特征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对我国男子标枪运动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身材矮、力量小、专项能力差、技术不完善是我国男子标枪运动落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某工程静压小桩施工地面下沉原因的分析,论证了该现象有利于上部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央明纹和介质对干涉的影响,得到屏上干涉条纹移动的原因,找到一种快速简便处理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多层砌体结构出现温度裂缝的原因,并探讨了屋顶与山墙交接处、楼层底部、阳台栏板处裂缝的防治措施,指出只要弄清原因、措施得当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裂缝。  相似文献   

15.
以成都市高校为例,对高校周边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高校周边经济的形成原因,总结高校周边经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发展高校周边经济的措施:高校自觉、政府自发、企业依法。  相似文献   

16.
一部正式颁布施行的法律文本往往是解读一个历史时代最原始、最真实的文化载体与文化密码。若欲真正理解法律文本的内涵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表现,则必须厘清立法原因。南京政府1930年婚姻法立法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清末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收回治外法权的需要;第三,女子解放运动的思潮与实践的压力;第四,国民党党纲党章的要求;第五,20世纪初期国际亲属法立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BCK-代数伴随半群中的剩余元素,给出具有条件(S)的BCK-代数及可换BCK-代数伴随半群的若干特征,说明具有条件(S)的可换BCK-代数的伴随半群是上半格;有界可换BCK-代数的伴随半群是格.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营养物质对细菌菌落分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枯草芽孢杆菌于37℃条件下培养,在不同浓度的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发生变化,体现了生物体的形态分形现象,初步研究其分形的生物学原因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所引发的素质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对高职学生在参加"工学结合"期间发生的一些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发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不断改进提高"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姚小平  王一新 《科技资讯》2014,12(19):227-228
通过分析发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弱的原因主要为就业心态不正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及培养模式不恰当,从这三方面出发研究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方法。提出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就业心态,修改教学计划,增加专业课学时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实现学校企业的"零缝隙"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