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随着汽车的日渐增加,交通意外也会相应增多。交通意外的一个原因就是司机长时间开车,精神疲倦打瞌睡所导致。为此,汽车制造业的科学家已积极研究防止汽车司机在行车期间打瞌睡的措施。其中一个方法是让司机戴上一双手镯,它可  相似文献   

2.
正自动驾驶汽车撞死人,被受害人家属告上法庭受审的将是计算机代码(以及编制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员)。设想一下,2034年的某个夜晚,一个醉酒行人突然倒在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前,当场死亡。如果是人类司机在开车,这会被认定是一次意外事故,因为行人显然也有错,再理智的人类司机也难以及时避开。但早在2020年代,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车祸发生率减少了90%,对应司机过失的"理性  相似文献   

3.
奇特的汽车     
黄山 《科学之友》2006,(10):82-82
电话汽车丹麦研制的这种车内电话有一套语音识别系统,拨打电话时,司机的手可以不离开方向盘,眼睛也不需要离开地面,只要叫一声“喂”,电话就可以按照指令自动拨号。五轮汽车日本研制出一种五轮轿车,除了有4只大的轮子外,车尾下面还装有一只横向的小车轮。该轿车能以前轮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正>大西洋中有个百慕大三角,飞机、船舰常在这一带神秘失踪。陆地上也有一个"百慕大三角",那就是波兰首都华沙附近的一个三角形的公路中心。在这里,发生的车祸无以计数。明明路况、车况、气候良好,驾车员也并非酒后开车,可到此路段,司机却会精神恍惚,头昏脑胀,心神不安,随后失去自制能力。是什么原因让这段公路成为一段死  相似文献   

5.
智能监测系统杜绝酒后驾车安全行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调查显示,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为此,科学家们推出了酒精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在汽车的方向盘上安装一个成分分析仪,如果司机呼出气体的酒精含量超过限量,系统就会通知车载电脑将车自动锁住,让人无法开动,从而避免酒后驾驶。  相似文献   

6.
汽车紧急制动误踩油门智能补救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是一种高速交通工具,遇到突发的危险情况紧急制动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不过,俗话有"忙中出错"一说.司机从发现突发险情到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只有极短的时间,因而忙中出错也就难以绝对避免.这其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误踩油门".这错误在新手和酒后驾车者中发生率更高.这一脚"误踩"非同小可!本应紧急制动却变成了突然加速,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7.
<正>不可否认,人类总是缺乏安全感。当你每天需要驾驶汽车半小时以上才能到达目的地时,你希望能有一位司机替你效劳。但如果这位"司机"就是你的爱车呢,你还放心吗?科技发展的速度总是让人惊叹,就当我们还在膜拜特斯拉的大屏操作系统时,自动驾驶汽车就已经从图纸设计走向了实车试验,并将很快大规模投入市场。也许就在10年前,谁也不曾想过,我们的代步工具汽车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贴身服务者。与人类司机相比,自动驾驶汽车简直就是"完美驾驶者"。它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对紧急情况能更快速地作出反应,面对拥堵复杂的道路,也能更妥善地处理。更诱人的是,它从不害怕、生气,也绝不会眨眼。面对离我们  相似文献   

8.
司机变成了乘客 你是否可以想象,在今后的某一天,当你早晨起床后准备开车上班,这时你的汽车已按照前一天晚上你的指令,将汽车提前启动并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自动打开空调系统,将车内的温度、湿度等调整到你平时你感到最舒服的标准。只要您上车后在座椅上就坐,关好车门,座椅安全带会自动系好,您只需将今天要去的目的地输入计算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一些怪异现象不断地出现,例如常听司机说深夜开车见到"幽灵",又如半夜里,睡在床上的主人会被一双冰冷的手扼住脖子,浑身上下动弹不得;再如在荒芜的坟地上出现若隐若现的"鬼火"等等,这些现象在科学上又该作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10.
一位澳大利亚出租汽车司机新近发明了一种装置,能阻止汽车驾驶员在喝醉酒时驾驶汽车。这种装置叫做“保雷斯”,它实际上是一个高灵敏度的小型酒精检测器,其形状就象是一个话筒。驾驶员在开车前,只要对着“话筒”吹口气,保雷斯就开始进行分析。如果保雷斯记录到的酒精率超过法定的极限,它就会切断汽车的点火装置,从而阻止汽车的起动。这种装置不一定需要24小时不停地工作,比方说,可以把它按程序编制在只在夜间工作,因为在这个时间里吃醉酒是经常会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后视镜对于司机朋友来说,具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除了平时开车应留心观看外,下雨天更应该关注了.  相似文献   

12.
《知识就是力量》2004,(9):76-76
发明人:北京214中学初一 刘斌 夜晚,我们有时会看到有的汽车行驶在路灯明亮的马路上司机忘记开车灯;有时在会车时司机忘记将远光灯变成近光灯……这些做法都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很容易发生危险.刘斌同学针对以上这些违规使用灯光的情况,研制了利用单片机控制灯光的装置"汽车自动开灯及会车变光装置".  相似文献   

13.
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你可放心大胆地开车。突然一小孩跑到了马路中间,你的车迅即作出反应紧急刹车。车反应的速度超过你本人。无论你是否喜欢自动反应车,它已成为欧洲R&D轿车公司最新研发的方向。诸如戴姆勒克莱斯勒或宝马、保时杰还是大陆汽车公司,他们在开发未来智能车领域遥遥领先。根据保时杰公司研究,若司机能提早半秒钟作出反应,世界上60%的汽车对撞和三分之一的碰撞事故都可避免。为了赢得这半秒钟,驾车者需要汽车的智能反应。据保时杰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未来的“敏感”汽车将通过传感器对轿车周围进行扫描和分析,识别车速和驾…  相似文献   

14.
<正>汽车由来已久,但科技公司的涉入是现在才有的事。在美国,人们对汽车认识的最大转变就是:2016年,汽车成为科技产业的一部分。汽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美国交通部的数据,91%的美国人开车上班,美国人每天出行11亿趟,平均每人每天开车55分钟。2015年,如果你阅读我们Verge的汽车评论,读者分成两个不同阵营:一些人非常渴望了解汽车,另一些人认为:汽车公司在小配件、安全和数据的创意以及发展前  相似文献   

15.
在不久前的一次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一辆凯迪拉克帝威2000型轿车引人注目,在介绍新车的录像片中,只见司机在夜幕下闭灯驾车如有神助,原来此车装有红外传感器,可探测车前数百米内的物体所散出的热能并形成图像,图像被投影到司机挡风玻璃的下方,使司机将前方公路及路旁的一切都尽收眼底,这辆使司机在黑夜如同长了神眼的汽车,就装有红外热成像夜视系统。  相似文献   

16.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加速、减速均由司机操作来实现.而高速公路根据路况不同都有其最高安全速度,汽车超过该行驶速度易发生交通事故.在道路上设有限速标志,要求司机主动限制行驶速度,但是常常不能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7.
《科学24小时》2014,(2):42-43
<正>丰田汽车公司新推出一款三轮的无方向盘式概念车,据称能读取驾驶者的情绪,而且操作过程更像是"骑车"而不是"开车"。被丰田公司称为"FV2"的这款三轮汽车,看起来就像是一辆流线形的三轮摩托车。这款汽车设计的宗旨是使它成为人们驾驶的搭档,而不仅仅是从此处前往彼处的运输工具。丰田公司将它与使用者的关系比喻成骑手和马匹。驾驶者可以站在车上,利用身体动作进行操纵,而不是用方向盘。  相似文献   

18.
经常开车的车主们肯定都遇到过汽车小故障带来的烦恼--花钱不算,一个小毛病经常要花大半天时间修理,劳心伤神.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难免要发生故障.对于经验丰富的老驾驶员来说,通常能"一步到位"找到问题所在,而大多数人面对故障常会束手无策.其实一般的小毛病都可以DIY--自己检查、自己搞定,这样既省时,又省钱,您不妨试试看.  相似文献   

19.
<正>专车最近有点烦,遭到众人围剿,甚至出租车司机集体罢工以抵制。专车是来抢出租车"蛋糕"的?当老百姓在寒风里哆哆嗦嗦半天叫不到车时,打击专车是欺人之谈吗?1896年的一天,底特律市交通委约谈亨利·福特,指出福特制造的一种叫"汽车"的交通工具违反了法律法规,属于违法上路,对正常的交通秩序造成冲击,损害了马车等行业的合法权益。此前,汽车喇叭发出的"滴滴"声,令马匹惊恐不已,马车协会号召罢运,并发生了部分马车上街砸汽车的骚乱事件。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高速公路是怎样?最近《美国今日》报对此做出预测:汽车和货车将以时速200公里在电磁公路上奔驰,车子间的距离比一般的更接近。尽管如此,路上交通十分通畅,没有任何交通阻塞和车祸,司机用不着操心,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将有一套智能系统加以管理和控制。由美国联邦政府运输部授权的"美国全国自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