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专用测力量具的设计与应用过程。通过反复研究和对普通测力量具结构的分析,结合气动元件的优点,采用气压结构,充分利用生产现场的压缩空气,通过设计、制造、改装及使用方面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的某叶片(成联)盆向缘板尺寸测具设计特点,通过与传统测具的对比,详细的分析了在新型叶片盆向缘板尺寸测具中,高效的六点定位结构的使用方式,简明夹紧机构的应用方法以及有效测量系统的选择应用。通过对以上改进方法的阐述,论证了新的量具不仅具有量具的测量功能,而且具有夹具的功能;同时为测具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该测具的使用可以简化加工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测量精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加工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加工现场使用的工装中,有些大尺寸测具都是采用钢件结构非常笨重,测具主体材料选择不合理,没有采用轻质材料,导致测具笨重,使用很不方便,尤其测量大尺寸薄壁件,易造成被测零件损伤变形。在保证使用性能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减轻主体零件的重量。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搜集分析,了解到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低热膨胀、耐高温、重量轻等优点。根据工装使用性能,工装在非定位件、主体横梁类等主体简单型面的零件,只对强度和刚性有要求,使用普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比较适合,用复合材料代替工装结构中的横梁、支架等非定位件普通的钢类结构件,达到减轻工装的重量的目的,解决长期存在的工装笨重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导向器叶片安装板圆弧测具的创新改进设计,对设计结构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开发叶片立式综合型面测量夹具设计的模块化入手,进而对所有叶片的测具设计进行归纳总结,实现参数化模块设计的开发。由于每同类叶片的设计图结构基本相同,尺寸略有差异,并且同类叶片的测量夹具设计结构也可以统一、固化;从而使测量夹具设计图达到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提升工装设计速度和质量,保证叶片生产质量,满足新机科研快反和批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了分析了传统的卧式型面样板检测与创新设计后的立式综合检测的优缺点,探讨了立式综合型面测具的结构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开发组合测具设计模块应用入手,进而对产品零件的测具设计模块进行归纳总结,实现专用组合测具模块的设计开发。从而满足科研生产快反和小批生产的要求,使专用测量夹具设计图达到标准化、模块化,提升工装设计和制造速度及质量,提升科研生产产品零件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定位、测量原理,研究和设计了一种新型式的检测叶片型芯的测具结构。由于该叶片型芯的曲率变化大、叶身长,定位的截面位置形式不同,叶片型芯的材质很脆、很滑。在该测具上要检测叶片陶瓷型芯的10个截面型面、榫头内型芯型面,而该测具X方向的定位点是由两叶片型芯截面的进气边两点定位,型面上有3点,其中叶型曲率变化大的截面型面上只有一点,这种情况测具的定位机构要注意它的稳定性;压紧机构要考虑操作方便、叶片与定位面贴合度要好。这样叶片型芯在测量中能得到稳定数据,满足工艺对叶片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动态测头的各向异性是影响测头随机误差的主要因素,造成测头各向异性的原因主要是测头设计本身。本文通过建立测头空间力学方程,找到了减少测头各向异性的测头结构参数最佳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根据定位、测量原理、公差分配原理,研究和设计的一种新型式的双向定位检测无余量叶片的测具结构。该测具采用了双向两点的轴向定位形式,体现了双向轴向点分担定位公差的理念,采用了空间连接的形式,满足了对叶片的5个叶身截面的型面测量(包括叶身扭转的状态)以及叶片上、下缘板的12个通道点测量功能。同时还要保证所有的定位机构、压紧机构满足叶片的扭转功能。这种情况的测具定位机构要注意它的稳定性及布局合理性;压紧机构要考虑操作方便、叶片与定位面贴合度要好。这样叶片在测量中能得到稳定数据,满足工艺对叶片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某多孔系位置度测具的加工难点,指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通过合理安排工艺路线可解决多孔系位置度测具易变形、尺寸精度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发动机性能不断提高,对叶片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某叶片组件孔位置度检测测具,解决了上缘板孔位置度无法测量的难题,采用1套测具检查上缘板四孔位置度,满足生产需要,主要描述如何满足生产需求所需测具的设计过程。使叶片实现了一次定位夹紧,提高了叶片检测精度,避免了重复定位给叶片带来的累积误差。为了提高设计的准确性,采用三维UG建模设计,准确采集叶片型面参数,解决了繁琐的空间尺寸计算,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风传感器风向编码器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风传感器测量风向的主要部件是一种利用格雷码编码的编码器,在已有编码器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发光管和光敏管及码道的重新排列,重新设计转动部件,改进了风向编码器的结构,使新型风传感器的机体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结构简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定位、测量原理,保证叶片生产的质量前提,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实用式的检测叶片型面的综合测具结构。由于该叶片是单晶组织控制的精密铸造叶片,是无余量的精铸叶片,它的曲率变化大、叶身长,定位的两个截面位置形式不同,在该测具上要检测无余量9个截面叶身型面、8个上下缘板通道点尺寸,而该测具X方向的定位点是由叶片两个截面(S10、S2)的进气边两点定位,Y向有榫头叶背方向的2点和S2截面上的1点共3点定位,其中叶型曲率变化大的截面型面上只有一点定位,这种情况测具的定位机构要注意它的稳定性;压紧机构要考虑叶片与定位面贴合度,并且要操作简单,装、夹方便快捷。这样叶片在测量中能得到稳定数据,满足工艺对叶片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三维测头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0.1um精度三维互感式测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的初始依据,对结构的方法,结构尺寸的选择,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零部件公差的制定以及影响测头精度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同时给出了该测头的检定数据,证明与理论计算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完备黎曼流形上完备的无共轭点测地线所隐含的几何性质、完备非紧具非负曲率黎曼流形的几何结构、完备非紧具非负Ricci曲率黎曼流形的几何拓扑性质以及完备非紧黎曼流形上的Busemann函数所隐含的几何拓扑性质,并提出了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设计的精铸涡轮叶片综合测具能实现叶片叶身型面各截面理论位置的测量及叶片偏移、扭转后型面的测量,并同时在该测具上能实现缘板及叶冠内表面通道点的检测要求,使叶片实现了一次定位夹紧,多项检测,直接检测出型面与缘板及叶冠内表面的相互关系,提高了叶片检测精度,避免了重复定位给叶片带来的累积误差,降低了工装的设计制造成本,缩短了新产品研制的生产周期,提高了测量效率。为了提高设计的准确性,采用三维UG建模设计,准确采集叶片通道和型面参数,解决了繁琐的空间尺寸计算,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它非常适用于精铸叶片加工生产现场,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的实际工程,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结合钻芯取样)等无损检测方法,对其技术状态进行检测,并在检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该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估。检测及评估结果:31个测区中,共有8个测区混凝土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最小测区强度为设计强度的76.0%;衬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分别为:25.65GPa、22.29GPa、22.72GPa,均小于设计混凝土弹性模量;通过结构最小安全系数为3.4,该隧道结构稳定性仍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具非负曲率流形上的无共轭点测地线上的Jacobi场之变化趋势,证明了具非负曲率的没有共轭点的流形为平坦的,并且讨论了无共轭点测地线上的平行向量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七周瑞士球核心力量训练前后大脑皮层不同部位(F2、Cz、Pz)P300指标变化的观察评价核心力量训练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选取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男大学生24人作为受试对象.核心力量训练组(n=11)采用瑞士球(GoFitSwissBall,75cm)上俯卧撑和瑞士球上仰卧起坐两种方式进行训练;传统力量训练组(n=7)受试者采用地面上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两种方式进行训练;对照组(n=6)不进行任何相关的专门性训练.力量训练组每周训练3次,每次60min,每个动作持续60S,节拍器控制节奏2s/拍,每种方式做3组,共6组,组间间歇5min,训练周期为7周.采用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记录并分析受试者在训练前(前测)、训练七周后(后测)安静状态下的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采用SPSSl5.0forwindows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核心力量训练组经过七周的瑞士球核心力量训练后Pz点的P300潜伏期显著性延长(P〈O.05).传统力量训练组经过七周的传统力量训练后Fz点的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81).对照组前后两次测量间P300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O.05).三组中后测与前测相比cz点P300波幅均有极显著性(核心力量训练组,P〈O.01)、显著性(对照组,P〈0.05)或显著(传统力量训练组,P=0.093)增加.传统力量训练组Pz点P300波幅后测较前测显著性增加(P〈0.05).核心力量训练组cz点、传统力量训练组Pz点、对照组cz点的P300反应时均显著性缩短(P〈0.05).相对于传统的力量训练而言,核心力量训练中因加入了不稳定因素导致力量训练时注意力分散,从而会降低受试者的认知加工速度和注意力资源投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