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运输行为按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内容来定罪,既解决了运输毒品罪与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的区别,又解决了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运输毒品罪的区别问题。按行为人犯罪意图的实现程度来认定犯罪的结束形态,可以解决运输毒品行为的犯罪预备、未遂与既遂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第347条规定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概念及刑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还有辍学、下岗、失业等原因以及追求享受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此类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此类犯罪除了对他人的人身健康及至生命构成潜在危险外,也对社会治安和公私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罪是一个选择性的罪名,本文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件对贩毒罪做一些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8):6-7
<正>监狱是禁毒的良药吗近日俄联邦麻醉品管制局建议将吸毒贩毒的刑罚定为最长两年,这已经是一年之内第二次缩短这项罪名的刑期了。苏联时期,公民吸食或贩卖毒品将面临七年的牢狱生活,但这随着苏联的解体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废除了。目前一般对于参与毒品犯罪的公民处以5000卢布及15天以下惩罚。在联邦政府看来,这明显是不够的,因为在俄罗斯许多吸毒人员自己也是毒品销售者  相似文献   

4.
贩卖毒品犯法,应处以绞刑。但在拉美某些国家为什么毒品贸易如此猖獗,屡禁不止?幕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请看容涉及毒品种植面积、产量、毒品价格及对毒品市场趋势的预测等.但也难免有较大疏漏.如对栽种量的估计主要依靠航空侧量,这种手段并不能发现所有古柯种植区.  相似文献   

5.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在刑法典颁布10余年以后,首次出现在单行刑法之中。这一重要罪名被立法所确认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打击毒品犯罪的形势需要、履行国际法中关于禁绝毒品的国际义务的需求、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影响等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得以出台的主要立法背景。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法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6.
孙广勇 《世界博览》2011,(12):70-72
一个流落异乡没有国籍的群体尽管这支中国残军放下了武器,但泰国并没有真正接纳他们,他们没有国籍,更难以融入泰国社会。《世界博览》记者乘车经过泰国北部湄占县检查站后,从宽阔的一号公路拐入双车道的柏油小路,去寻觅归隐在泰老缅三国交界"金三角"地区的中国军团——"泰北孤军"。遗落异乡的他们曾经靠种植鸦片、贩卖毒品维生,30年前他们退出毒品贸易,完成了向多样农业种植的转变,在泰北密林深处的美斯乐山上过着安逸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在司法实践中,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而被判处死刑的人数高居不下,这与我国现行的死刑政策相抵牾.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社会危害性迥异,因此,应对刑法典第347条规定的罪名进行分解,实行条文单一、罪名单一化立法,配置不同的法定刑,并不能对制造毒品罪配置死刑.同时,从运输毒品的性质来看,其不应当作为独立的罪名,而应以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的共同犯罪或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从而,毒品犯罪的死刑在立法上得以严格而合理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毒品的泛滥使得毒品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戒毒问题同样是在海峡两岸都亟需解决的问题。大陆地区在立法上对吸毒行为采非犯罪化理论,排除了对吸毒行为适用刑罚的可能,而以保安性措施作为戒毒体系的主体。台湾地区吸毒行为的入罪和法律效果双轨制,构成了其对吸毒行为规制的主体。海峡两岸的戒毒制度存在值得相互借鉴的方面和共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当前贩卖毒品和吸毒的蔓延,已经成了许多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毒品不仅极大地损害人类的健康,破坏了劳动力,而且伴随贩毒、吸毒而滋生的犯罪活动给社会带来危害和不安。据美国报刊透露,纽约25%的谋杀案和旧金山70%的犯罪行为都与吸毒有关。可见毒品这种可怕的东西已经成了一场新的“瘟疫”。毒品大致可分为大麻、可卡因、鸦片和海洛因四  相似文献   

10.
毒品犯罪具有易诱发暴力犯罪的特点,毒品犯罪对其次生犯罪的引发作用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引入经济学领域基于距离测度的产业聚集度DO指数(DO index),以华北沿海T市2018—2019年的毒品犯罪和其次生犯罪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类犯罪共生关系数值化。研究表明:毒品犯罪与四类次生犯罪(抢劫罪、强奸罪、危险驾驶罪、故意杀人罪)在空间上呈现出小尺度共聚关系,共聚程度随距离变化在理性选择理论的作用下多为倒U形关系。毒品犯罪与故意伤害罪在空间上为随机分布关系,该关系受当地民风民俗与毒品特殊药理性影响。作为对日常活动理论空间视角的补充,警方可加强毒品犯罪发案0.48 km范围内相关人员的管控,以达到对与其具有共聚关系的次生犯罪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毒品犯罪已波及全国,吸毒人数膨胀并日趋女性化与年轻化;毒品生产以境外为主,但境内发展快;国际贩毒路线与境内贩运路线相互交织,出现了一批毒品中转地区;毒品的非法生产、贩运与销售均具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死缓执行变更中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第50条中的“故意犯罪”不应包括自诉案件,“故意犯罪”的查证属实应当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依法进行。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怀孕且有故意犯罪的妇女,不能核准死刑。应以法定事由发生的先后作为死缓变更的依据,解决死缓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既有“故意犯罪”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关于走私犯罪争议颇多,如走私罪侵犯客体之争、走私犯罪罪名之争、武装掩护走私与暴力、威胁抗拒缉私行为的区别之争等。应当指出,首先,走私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正常的对外贸易秩序;其次,罪名的确定,可从罪名划分的科学性和罪名名称的科学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武装掩护走私的,应当作为各具体走私犯罪的从重处罚情节。  相似文献   

15.
对信用证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一种认为主要客体是信用证管理制度,理由是金融秩序是整个经济秩序的核心。另一种观点对信用证管理制度说提出批评,并认为主要客体应该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刑法理论中的主要客体认定标准是立法者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侧重点。公私财产所有权说对信用证管理制度说的批评不能成立,其对自身观点的论证也缺乏说服力。因此,信用证管理制度说应当获得肯定。  相似文献   

16.
国际犯罪严重危及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发展,将惩治国际犯罪的国际刑法规范在国内法中加以规定和完善,可以更有效地打击国际犯罪。我国目前已将部分国际犯罪在国内立法中加以规定,但仍需增设相关国际公约中的其他罪名,进一步完善我国打击国际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7.
两高司法解释确定的食品监管渎职罪罪名未必是科学的、合理的,如果采纳食品监管玩忽职守罪与食品监管滥用职权罪的二罪名说,这将会更加符合依据罪状确定罪名的基本要求。从食品监管渎职罪名称来观察,其罪过形式应确定为过失,它属于监督过失范畴。《刑法修正案(八)》设置的食品监管渎职罪尚有缺陷与不足,应当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修改与完善,具体完善的方式可以采用两个立法条款来分别列举规定。  相似文献   

18.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s) for the toxicity of substituted phenols, anilines and nitrobenzenes to algae (Scenedesmus obliquus) have been studied. Chemicals were divided into polar narcotics and electrophiles based on structure criteria according to the toxicity mechanisms of action.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xicity and 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logP) was observed for the polar narcotic compounds.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hydrophobicity is the determining physi...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刑法》中的“盗窃未遂”进行了分析,认为盗窃未遂行为理应追究刑事责任。对盗窃未遂行为的判断标准应该从盗窃数额、盗窃次数以及其他情节这三个方面来考虑。盗窃目标数额巨大,一年内实施3次以上,且非危害性不大、小偷小摸的盗窃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盗窃行为,应以盗窃未遂定罪,且都可以独立作为盗窃未遂的判断标准,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其中一种情况即可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