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1,(21):34-35
地球上最南端的活火山——南极罗斯岛上的埃里布斯火山  相似文献   

2.
从地域上讲,狼多分布于亚、欧、北美。而从狼种的概念上划分,主要包括灰狼、赤狼(美国红狼)、丛林狼(郊狼)、胡狼(亚非的豺)、红狼(亚洲豺狗)及比较接近狐狸的南极狼(福岛野犬)、南美狼(鬃狼)等等。狼  相似文献   

3.
在一万年前,世界上狼多人少,狼极多,人极少。在更早以前,想必更是如此。现在世界上人极多,狼极少。数量上的变化也反映出狼与人在这个星球上统治力的更迭。从高山到海岛,从森林到草原,曾经遍布狼迹,现在则密布人类的脚印。在狼看来,这个人类不断开拓的世界,正是它们失落的世界。多用狼眼看一看世界是有好处的,在它们看来,有太多的人是愚昧的。我们通常所说的狼多指分布于亚、欧、北美的灰狼。真正从种的概念划分,狼主要包括灰狼、赤狼(美国红狼)、郊狼(丛林狼)、胡狼(亚非的豺),红狼(亚洲豺狗)及比较接近狐狸的南极狼(福岛野犬)、南美狼(鬃…  相似文献   

4.
冰海中的"热岛"南极大陆到处冰天雪地?用科学家的眼光看,这种论断不算严谨,原因在于南极还有火山——埃里伯斯山是这颗星球上最南端的活火山。"冰火两重天"的奇异环境,吸引科学家们辗转来此,一探地质演化与生物进化的奥秘。当然在见识"冰火两重天"的奇景前,初来此地的探险者都得通过极地适应性训练。埃里伯斯山诞生于130万年前,在一次次喷发中逐渐崛起,现在的高度是3794米。站在雪原上远远望去,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1,(10):37
虽然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在纬度上是对称的,也都是终年严寒,半年处于墨暗之中,乍看起来条件极为相似,但是,在南极地区生活着企鹅,而北极地区却没有;反过,在北极地区生活着肉食动物北极熊,南极地区却没有"南极熊".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近日,专家指出,南极洲并不是贫瘠的极地荒原,而是富饶复杂的生态环境,这儿可能孕育着生命旺盛的"生命绿洲"。南极可能是世界上最大潮湿地域研究人员在冰川以下数英里发现一个复杂的地下冰川系统,其河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4,(11):76-77
正福克兰群岛是位于南大西洋的群岛,包含2个主岛东福克兰岛和西福克兰岛以及周围778座小岛,总面积12173平方千米,岛上气候阴凉,有丰富的牧草,其中有15个岛屿长年有人居住。福克兰群岛最吸引人的是奇花异草、海洋哺乳动物以及企鹅、野鹅、野鸭和海鸥等种类的海鸟、拥有特殊地理构造的岩石  相似文献   

8.
南极是地球最原始的海洋环境之朱利安·古特是南极科考队的首席科学家。南极科考是国际极地年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这位科学家表示,在南极发现的生物至少有30种似乎是科学上的首次发现。研究人员在南极海床的一块水域记录了大约1000种生物,这个地方比较温暖,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囚犯建起的城市清冷的空气,白雪覆盖的山峦,飞翔的海鸟,企鹅,海狗,站在阿根廷火地岛省的首府乌斯怀亚就已感受到了极地的气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乌斯怀亚有很多称呼:"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世界尽头"、"天涯海角"、"南极门户"……人口约6万的乌斯怀亚始建于1870年。这是一个因为囚犯而建成的城市,这里在20世纪前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重刑犯的流放地。是囚犯在这  相似文献   

10.
正虽然普通大众对于南极的热议才刚刚掀起,但人类世界对南极的科考历史却历时弥久。1911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以国家荣誉为目标,将代表成功的旗帜插在了南极大陆上。此后多年,各国探险家们竞相前往,直至1985年,中山科考站在南极半岛建成,中国科考队对于南极的征程也越发稳健深远。2017年11月,中国南极科考团队正式开始了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并预备在恩克斯堡岛建立中国在南极的第5个科考站。加上此前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4座南极科考站,中国的南极科考即将进入“五朵金花”的时代。中国已成为“南极一线国家”。  相似文献   

11.
正南极有着极为脆弱的环境,这是事实。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虽只有短短的14条,但却成为自此之后协调南极事务的根基。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一块没有主权国家的大陆。从空中俯瞰,南极大陆形似一片洁白的银杏叶,其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约等于1.5个中国陆地面积。南极有着极为脆弱的环境,这是事实。白色沙漠地球72%的淡水在南极南极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明确主权归属的一块冰雪大陆,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5倍,比整个欧洲的地理面积还要大约170万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12-13
针对南极环境与气候的显著变化以及在全球变化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中的重要地位,本着维护我国在南极环境和资源的国家权益,通过在南极地区开展持续的科考活动,大量获取南极冰盖、海洋、大气、空间环境、地质观测数据和样本,从不同的学科和时间尺度上揭示南极关键过程的变化规律,提高我国在全球变化科学、资源开发利用、空间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堪称“世界寒极”。南极点附近的平均气温为-49℃,寒季时可达-80℃。南极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只有暖季和寒季之别。即使是11月到次年3月的暖季,南极内陆的月平均温度也在-34~-20℃。至于每年4月到10月的寒季,南极内陆的气温一般在-40~-70℃。如此寒冷的天气对人类和一切生命都是可怕的威胁。在南极,因寒冷而冻伤致残的事例是经常发生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南极考察队员专门编写的《南极生存指南》特别警告:“如今的南极作业,面部冻伤(组织冻伤)是最常见的,而手、脚和其他暴露部位的皮肤也是会冻伤的。”对…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南极是位于地球一隅的孤僻独立的白色大陆,与我们生活的绿色世界隔着千山万水,似乎没有必要开展全球合作式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其实不然,人类经过20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随着对南极考察的深入,越来越认识到南极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缅甸南端的丹老群岛是个被外界遗忘的小世界。而今,随着整个国家从封闭走向开放,令人喜忧参半的变化开始在沙滩、暗礁与丛林间浮现。丹劳群岛莫肯族土著在缅甸最南端的土地上,与世无争地生活了上百年,因此得名"海上吉普赛人"。他们宣称,绵延400公里的丹老群岛是被一场神话般的洪水与大陆隔开的。从游艇上望去,这个传说是否牵强附会已无所谓,整个安达曼海似乎由此独占。海水透明、湛蓝,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代,一次天灾人祸,造成饥荒遍野,狼多为患。各行各业都组织了狩猎队,一方面为民除害,一方面捕猎食物。深秋,我率领一支狩猎队来到甘南草原,三人一组,分散活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小说集<孤狼>终于完稿,并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在这本小说集中,包含了一些在生命和卫生科学领域内,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鼠疫,0157肠炎,疯牛病,以及人类克隆会引起的后果等;介绍了在一般媒介中难以涉及的、深一层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范尧 《科学大观园》2010,(12):73-73
<正>从上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展开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如今,这块冰雪世界上共有53个科考站。其中不少科考站给人印象深刻影像。其一是:长22米、宽和高8.5米的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比利时)是南极科考站中的精致花朵:小巧、美丽、高效,只在夏季开放。新伊丽莎白公主站设立在南极圈内的毛德皇后地区,该区域地处南极大陆面向大西洋的部分,当地风力强劲,时速可达300公里。它是南极冰盖上第一座零碳设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设计人员还为这座科考站设计了一套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24小  相似文献   

19.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0,(20):69-69
<正>如果你考虑在家中饲养宠物,你可能永远都不会想到要与一群狼住在一起。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保罗·庞代拉和妻子科莱特·杜瓦尔却不以为然。两人与这些残暴的掠食者愉快的相处,与它们分享生活。而这一切源于保罗营救了这条阿拉斯加"廷伯沃尔"狼。据悉,夫妻俩对"沙多"异常喜爱,在挽救了"沙多"的生命后,保罗  相似文献   

20.
正南极游,正成为热词。茫茫天地间,企鹅海豹相伴,眼前是白里泛蓝或墨绿中如闪闪黑钻的浮冰,千姿百态。搭乘小艇穿梭于冰山之间,可窥见自然最纯洁的形态。“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南极,已逐渐成为旅游胜地。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是南极游的黄金时段。以往,中国游客去南极都是小规模定制团,但从2016年起,首次以包船形式大规模赴南极。2018年,更是启动最大规模南极游。大批游客去往南极,对南极生态有没有影响?如何应对南极旅游带来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