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杭之 《科学24小时》2013,(4):56-56,F0003
<正>寒冷的冬季刚刚过去,相信很多朋友都希望能泡一泡温泉来缓解疲乏。我们在享受温泉的同时,是否想过为何地下会冒出一口口如此温热的泉水呢?其实,温泉的能量就来源于今天本文将要叙述的主角——地热能。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进行着衰变反应并释放热量,同时产生高温,巨大的热量会透过厚厚的岩层,持续向太空释放,这种"大地热流"产生的能量  相似文献   

2.
1942年,当美国一批科学家在芝加哥大学一个严格保密的实验室里启动核反应堆时,谁都以为,这是开天辟地第一个核反应堆。 但是有谁知道,早在约18亿年前,天然的反应堆就开始在地球上运行了。在非洲加蓬的奥克洛铀矿中,埋藏着6个天然反应堆的遗迹——“化石”反应堆。这些反应堆在奥克洛矿的富铀矿体中达到过临界,消耗了部分燃料,然后停息下来,在地下沉睡3.18亿年,终于在1972年,被法国科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3.
热量最高的水果对38种水果的研究表明,鳄梨是含热量最高的水果:每100g果肉中含6.82×105J的热量。它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2.2%的蛋白质。热量最低的蔬菜黄瓜是热量最低的蔬菜,每100g果实中仅含有0.67×105J的热量。寿命最长的植物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的“纯系之王”估计年龄为1.17万年,是已知的木榴油植物中最古老的。最大的植物生长在美国沃萨奇岭的杨树是最大的植物,仅一棵树的根系就在0.43km2的土地内延伸,整棵树的质量约6000t。海拔最低的植物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水下269m深处有一种长在地球深处的植物,它们是…  相似文献   

4.
地核风暴     
当地球的邻居金星和火星正时刻遭受着来自宇宙的致命辐射的时候,地球却在地球磁场这个“大盾牌”的保护之下平安无事。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地球内部似乎正涌动着一场巨大的风暴,这场风暴正在使地球的磁场不断弱化,也许再过1000年,地球磁场就可能消失。这对地球来说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5.
根据美国无人行星探测器“航海者2号”送来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太阳系第七号行星天王星的内部构造为:与地球差不多大的溶融状态的岩石核被一数千度的超高温海洋包裹着,海洋厚度约为五千英里(八千公里左右)。天王星上有“海洋”存在的问题,过去就有人提出过这一假说,而这次发现最能证明这一假说。由于这一“海洋”的存在,解开天王星磁场之谜也便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海田 《科学之友》2006,(5):21-21
俄罗斯物理学家费多尔·尼沃林是坚持“地球中空说”的主要科学家之一,他曾因为提出了“新物理学”理论而在全球科学界一举成名。尼沃林的“新物理学”理论认为:我们的地球在形成之初,只不过是飘荡在宇宙中的一团巨大冰块,在太阳和宇宙能量的影响下,它开始受热变成熔岩状态,接着又开始慢慢冷却,地球表面便形成了坚硬的岩石层,但岩层底下的熔岩却仍然保持着沸腾状态,岩浆受热不断膨胀,形成气体扩散到地球外面,经过数亿年的这种膨胀和扩散后,地球中心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空壳”。尼沃林认为,气体大规模扩散的主要出口就在南北两极,现在…  相似文献   

7.
<正>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高温热能。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一颗名副其实的“热星”。一种看法认为,地球刚形成的时候,温度非常高,俨然一颗“火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逐渐冷却,但它内部仍然保留着大量的热能。与此同时,地球内部存在着很多放射性同位素,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热量,不断地加热着地球。地球是外温而内热的。它的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从地表往下到地壳、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哪里?如果这些威胁真的发生,它们对人类的危害又会多大?当人类意识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甚至本星系群都不能与宇宙之间划上等号时,就已经意识到,在茫茫空间中,地球就如同一粒尘埃。对人类来说,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家园,虽然地球极其珍贵,但对于宇宙来说,谁会关心一粒尘埃的死活呢?人生有时就是如此的艰难,觊觎地球的杀手并不少,无论哪一个,都能轻易结果了地球的生命,当然也包括人类。  相似文献   

9.
奇怪的轨迹2004年4月,在太空工作了两年之久的起源号探测器准备返回地球。起源号的任务是收集太阳粒子,它距地球并不是那样遥远,然而,起源号却舍近求远,它掠过地球,沿一个环形轨道在归途中飞行了483万公里后才靠近地球。科学家解释说,起源号这样做是为了节省能源,它返回地球的轨道几乎可以不用消耗燃料。科学家将这样的飞行轨道形容为“太空隧道”或者“星际高速公路”。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太空船飞行轨道的数学家杰纳德·马斯顿评价说:“起源号完成了有史以来消耗能源最低的一次太空飞行。”听起来,“星际高速公路”这样的说法似乎来自一部科…  相似文献   

10.
近来国内不少报刊纷纷转摘一则来自国外的消息,称有12名已死去的前苏联太空人尸体在离地球150公里的轨道上漂浮。有的报纸还以《太空尸骸触目惊心》为题加以渲染。其实,人们只要了解一下短短的航天史,就不难看出此文是西方小报的愚人之作,纯属无稽之谈。消息称,这12具尸体是“前苏联一个太空站三年前突然发生爆炸的牺牲者”。事实又是如何呢?从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至今的  相似文献   

11.
在宇宙中地球是独一无二的吗?天文学家至今还没能成功地捕获到来自外星的信号,考虑到财政问题,飞碟的研究已在政治家中不受欢迎。如美国近期取消了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的地球外智能生物的研究计划。另外一计划可能更切实可行一些——寻找类似地球的行星。近期,天文学家和来自欧洲和美国的航空局官员将云集于博尔德、科罗拉多,讨论如何把他们的想法付诸于现实。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类似地球的行星的研究感兴趣,并开始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美国人的“噩梦”来自其他星球,因为他们自信在地球上的军事力量已无人能敌:日本人的“噩梦”则来源于“沉没”,日本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日本丸”,“丸”指的是船,因此,“沉没”这个词最能触动日本人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是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下面介绍科学家在遏制全球变暖趋势方面的一些新思路。海中倒铁降气温2000年2月,在南极冰冷、汹涌的海域中,美国海洋学家和其他来自各国的科学家正进行一项非常简单的实验:“我们把一大堆铁倒入海中,然后便等着瞧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海洋浮游生物中,缺铁现象十分常见,如果往海洋中添加铁,这些微小的生物便能大量繁衍。而浮游生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作用十分巨大。由工厂和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许多科学家担心,正是由于二氧化碳把热量包裹在地球大气层之内,才…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11,(3):5-5
“生命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的?”这是最大的科学奥秘之一。对许多科学家而言,如果说简单生命形式发端于原始的“氨基酸浓汤”,那么今天所见的基因多样性就太难解释了。一种振奋人心的假说是,地球生命来自于外太空—外星微生物被恒星风吹离宿主行星,“驾乘”星际尘埃一路飘泊,最终来到地球。这种理念被称为“胚种论”。  相似文献   

15.
新的太空照片说明.小彗星还在不断地撞击地球外层空间。这些太空物体可能已给地球带来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化学物质,证据是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北极卫星得到的。一个科研小组上周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议上报告了这一发现。依阿华大学的路易斯·福克兰是这一小组的领导人。这些太空物体大约像一座小房子那么大.在地球上空几千公里处就被毁掉,所以对地球上的人和太空宇航员均无威胁。科学家把这些物体称做“雪球”,它包含的物质主要是水,而水是生命所必须的。它还可能含有在地球上形成生命时所需的简单有机物。科学家认为,在亿万…  相似文献   

16.
(一)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还是“幼年”时,黑褐色的地球表面到处是突兀的怪石、陡峭的岩壁和暗绿色的海水。海洋和河谷瞬息万变,顷刻间便会浓雾四起,它们与灼热的地表、变化万千的大气演绎着地球生命的“交响曲”,让最早的生命诞生在原始的海洋里。最早的生命究竟是什么模样?海洋深处没有阳光,生物也能生长吗?不少科学家面对如今的海洋提出了问题。历史的车轮到了1977年,美国的一艘叫“阿尔文”号的深潜器,载着科学家来到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裂谷中,第一次发现了充满生命的温泉口。这些热泉高耸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像一个…  相似文献   

17.
最近,日本环境科学研究所正在着手进行一项被称为“小地球”的封闭型生态系实验设施的研究。这是一个除了信息和能源.其他所有的物质完全来自再循环的人工生态系。根据计划,将有两位志愿者(居住实验者)和数头山羊在“小地球”内度过四个月的全封闭生活。试验一旦成功,“小地球”就有可能成为循环型社会或月面基地的最佳原型。本文就2005年正或启用的“小地球”概貌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有关UFO的传说在苏联境内非常活跃。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美国一本著名的科学杂志《探索者》发表的一连串关于UFO的资料,特别是有几篇相当有份量的报导,如“机件发生故障的UFO,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第一个UFO在地球的城市上构成灾害”,“太空人登陆月球时发现有外太空生物”及“UFO的基地建于土基的卫星上”等,都是来自苏联方面。  相似文献   

19.
天刚蒙蒙亮,一辆辆旅游大轿车就轰鸣而来,打破了美国亚利桑那沙漠腹地的宁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走出停车场后,一个巨大的玻璃建筑就映入众人眼帘,它熠熠发光耀人眼目,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生物圈2号”。 生物圈是指星球上存在有机体生命的圈层,圈中生物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密切依存,息息相关。如果说地球是生物圈1号,生物圈2号则  相似文献   

20.
假如“外星人”光临地球,他定会感到万分惊喜和无比震惊。惊喜的是他们在银河系终于找到了一个极宜于智能生物生活的“天堂”,震惊的是这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已经被其主人糟蹋得面目全非。 太阳系内寻天堂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根据精确测定,地球赤道平均半径为6378.139公里,两极平均半径为6356.755公里,两者相差约21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