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且是人类的好帮手。更为可贵的是,它们在帮助人类的时候并不索取任何回报。鹦鹉教学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西班牙语教授玛克博士,用一只鹦鹉充当教学助手。当博士上语音课时,他让这只鹦鹉领学生重复念单词,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西班牙语的发音。鹦鹉能够不厌其烦、颇有耐心地教学生,也引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漫谈鹦鹉     
张敬莉 《大自然》2009,(4):50-53
如今,人们饲养的鹦鹉主要是是娇凤(Melopsittacus undulatus),也就是虎皮鹦鹉的家养型,这是全世界仅有的几种彻底成为家养动物的鹦鹉之一。虎皮鹦鹉原产澳大利亚。野生的虎皮鹦鹉体羽是亮绿色,翅羽一律是黑色镶黄边,而且头颈部布满黑纹;家养的娇凤颜色就多种多样了。  相似文献   

3.
《奇闻怪事》2013,(6):14-16
新西兰素以环境清新和动物保护闻名世界,2011年末,新西兰国内民众却发出了捕杀新西兰南岛啄羊鹦鹉的呼声。这种被称为世界最大鹦鹉的新西兰独有物种,一度还被视为新西兰的鸟类宠儿。但近年来,该鹦鹉却犹如被恶魔附体一般,屡屡做出伤害人类的事情,被称为可怕的"食人鹦鹉"。  相似文献   

4.
动物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且是人类的好帮手。更可贵的是,它们在帮助人类的时候并不索取任何回报。鹦鹉教学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西班牙语教授玛克博士,用一只鹦鹉充当教学助手。当博士上语音课时,他让这只鹦鹉领学生重复念单词,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西班牙语的发音。鹦鹉能够不厌其烦、颇有耐心地教学生,也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鸽子寻人 美国海岸警卫队驯养的鸽子,能在茫茫大海里搜寻遇难的飞行人员。鸽子发现遇难人员的准确率高达96%,而人仅达35%。乌龟治病 在非洲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现代化医院里有一个特殊的门诊部,接待…  相似文献   

5.
雨林探险     
Key和Nono正在欣赏美丽的鹦鹉时,一只老鼠模样的动物突然从空中飞过。  相似文献   

6.
随着《指环王》、《最后的武士》等大片的热映,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南太平洋的岛国新西兰。这方奇幻而纯朴、险峻而迷人的大洋岛屿在与其他大陆隔绝的状态下存在了数千万年。这种隔绝不但形成新西兰独特的景观,也使生活其间的动植物种与众不同(参见本刊2003年第2期《奇异的生态孤岛——新西兰》一文)!本文通过介绍鹦鹉和对鹦鹉的保护使读者对新西兰的生态和动物保护有进一步的了解。世界上最奇特而罕见的鹦鹉鹦鹉唯新西兰所独有,是世界上最大的鹦鹉,也是新西兰保护动物中的旗舰物种。鹦鹉目前仅存83只,处境濒危,新西兰政府的资金故而源源…  相似文献   

7.
在亚鸣禽代表动物虎皮鹦鹉的正常叫声中,发现其联系叫声表现出显著的幅度调制特性.通过其正常联系叫声的声图、频谱图及相应的数据分析,展现了这一特性,为解释虎皮鹦鹉的呜管发声机制提供了声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鹦鹉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当今世界上共有330余种鹦鹉,但珍稀的品种已越来越少。其中美丽、坚贞的蓝鹦鹉就已经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9.
牡丹鹦鹉原产于非洲等很多地区。70年代中期北京动物园赴非洲的动物采集组在坦桑尼亚收集和捕捉到野生牡丹鹦鹉400余只,并于1975年初航空托运回京,这是我国饲养展览牡丹鹦鹉的最早记录。据说此后国内玩赏笼鸟者通过不同渠道,又从日本、美国引进部分笼养种。现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公园和居民都饲养和繁殖这种鸟,成为我国笼鸟养殖业中的常见种。按玩赏笼鸟者的习惯及北京市场通用名称,较常见品种有棕头牡丹鹦鹉、黑头牡丹鹦鹉、红头牡丹鹦鹉、蓝黑头牡丹鹦鹉、黄头脸牡丹鹦鹉等近十个种和人工品种。野生原种牡丹鹦鹉体羽以嫩绿色为主,头部分别为黑褐色、棕褐色、桔红色或金黄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在动物中作过系统、全面的智商测验。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鹦鹉、海豚、猩猩等似乎是动物世界中的天才。然而随着近年来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动物中最聪明的恐怕是乌鸦。只是乌鸦长时间以来给人们造成的不祥之感让人类忽视了对乌鸦的研究。美国佛蒙特大学的韩瑞希教授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一块肉用线栓在树枝上,然后躲在一旁观察乌鸦的反应。实验中,乌鸦很快就学会先用爪子抓住肉块,然后用嘴巴将绳结打开。这个实验有力证明了乌鸦具有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恐龙化石非常丰富,属种之多,延续时代之长,举世罕见,堪称“恐龙王国”。最近几年,我国辽西地区下白垩统热河群产出的恐龙化石再次引起了世界瞩目。从分类上讲,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第一块恐龙化石,是产出于朝阳县梅勒营子的鹦鹉嘴龙化石。鹦鹉嘴龙是一种亚洲特有的恐龙,因其吻部长得像鹦鹉嘴而得名。这种恐龙是一类两足行走的植食性动物,是许多恐龙研究学者感兴趣的一类恐龙。不过,真正把世界的目光引向辽西的发现,是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化石。中华龙鸟发现于辽西北票,从形态上看,它处在向鸟类演化的一个相对原始的进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里约大冒险2     
《科技知识动漫》2014,(10):38-39
剧情介绍 蓝色斯皮克斯金刚布鲁和珠儿带着他们的三个鹦鹉宝宝以及GPS等随身装备来到亚马逊丛林,他们在此发现了濒临灭绝的族群,珠儿意外地与自己的父亲重逢,三位宝宝也喜得外公。而布鲁一方面对能歌善舞的罗伯托与珠儿的关系感到不快,另一方面与这位始料未及的岳父大人爱德华多产生隔阂,原来爱德华多对人类充满敌意,绝不允许部落鹦鹉与人类有任何近距离接触。而布鲁很不适应这个丛林的生活,希望尽快回到里约。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的科学家说,不仅仅人类会患抑郁症,像鹦鹉等鸟类也会出现其中的一种症状——自残行为,将自己身上的羽毛全部拔光。它们患上抑郁症是生活方式改变的结果。与人类生活在一起后,鹦鹉会将喂养它的主人当做配偶的替身,并与主人建立感情。当主人换作他人或离开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身边有其它同类的话,鹦鹉会与配偶一起生活,精神状态的稳定便不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没有同类与其相伴,鹦鹉会进入精神紧张的状态,它会停止进食,从自己胸脯的羽毛开始拔起,然后是尾羽,有时它们只留下翅膀上的羽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误认为是由于天气太热,…  相似文献   

14.
《青年科学》2011,(8):25-25
一句话阅读:金刚鹦鹉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寿命最长可达80年。  相似文献   

15.
这是由沙恩·麦克因内斯拍摄的新西兰枭鹦鹉,该作品获得了此次国际摄影大赛“野生极危或灭绝”组冠军。新西兰枭鹦鹉是新西兰的特产,据说全球仅存100只左右,它也是世界上最肥胖且唯一不会飞的鹦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与动物的语言沟通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一些动物学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一位名叫艾伦的美国心理学家,对一只年龄为13个月的非洲鹦鹉进行了一年的训练。这只鹦鹉不仅能吹莫扎特的乐曲,说类似"别笑我"的话,而且还能辨别颜  相似文献   

17.
郭耕 《科技智囊》2011,(2):56-63
动物园的出现,是人类妄图征服自然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缩影和反射。人类把一些动物驯化,却又惧怕某些野生动物,同时还把一些动物当神灵来崇拜(如在印度)。人类捕捉和控制大型动物的历史仅有三千年左右。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特别是航海与贸易的发展,收藏动物一度流行于达官贵人之间。为此,动物园大都集中在文明较发达、经济较富裕的城市里。  相似文献   

18.
祢衡的《鹦鹉赋》以一只被禁闭的鹦鹉来表达自己在世俗生活中所受到的羁绊以及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他所开创的这种“笼中之鸟的哀鸣”的赋体风格,是对以前鸟类赋的突破,同时也开启了以后大量的类似之作。因此,祢衡的《鹦鹉赋》在鸟类赋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冠  朱宝 《少儿科技》2021,(5):20-20
今天,客厅里多了一个玻璃鱼缸,里面养着红色的鹦鹉鱼。主人养在挂架上的鹦鹉,突然对着鱼缸叫了一声“鹦鹉”,这是它才学会的词。鱼缸里的小个儿鹦鹉鱼听见了,惊讶地问大个儿鹦鹉鱼:“大哥,那只鸟在叫我们吗?”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也是十二生肖中的牛年。自古以来,牛就给人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它不仅外表温驯善良、健壮憨厚,更有着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性格。另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牛在宗教、艺术、民俗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见牛与我们人类关系是多么紧密的一种动物。那么“牛”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牛科动物到底有多少种?哪些动物才算是真正的牛?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下牛家族的各位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