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组织培养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植物生长调节剂,无论对于整体植物的细胞生长和组织分化,器官的发生与脱落,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成熟和衰老,还是对于植物离体培养中的细胞分化和形态建成,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自从1902年哈勃兰特(Haberlandt)大胆预言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以来,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工作逐步深入,从科学  相似文献   

2.
组织培养技术与植物病毒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植物病毒病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近年来进展甚快。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以及原生质体技术更是引人注目。运用组织培养技术防治植物病毒病同发展植物新品种,提高产、质量有密切关系,本期《组织培养技术与植物病毒病》一文,内容较丰富,可资一读。  相似文献   

3.
松柏类植物组织培养形态发生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柏类植物组织培养形态发生研究述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后唐巍研究员欧阳藩松柏类植物是裸子植物中最重要的一类造林和绿化用针叶树种,其生长周期长,再生难度大,离体培养形态发生研究进展缓慢。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对自然...  相似文献   

4.
植物组织培养(PTC)一词,习惯上可广义地归类为任何植物的一部分,无论是单个细胞,一块组织或某个器官,在无菌试管内的培养。尽管Strect认为这个词仅用于植物器官切片(外殖体)的增殖而产生的组织。从植物上切下的组织切片的生长,源于自然界中植物组织的创伤反应,原因是局部生长素水平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培养中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Habealandt)提出植物的单个细胞可能具有分化的全能性的理论以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断完善,在理论探讨和生产实践的应用上,已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6.
罗士韦 《科学通报》1963,8(1):21-21
本文所指植物組織培养的范围,具有比較广泛的含义,就是应用无菌培养的方法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部分、組織或細胞。經过将近30年的研究,可以說,几乎所有植物的器官、組織或細胞,都能在离体状态下培养而不断生长。自然,还有一些少数例外,这主要是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离体根尖。我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对它們的生活条件还没有获得充分了解的緣故。其次,我們說  相似文献   

7.
几种植物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的花芽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宁 《科学通报》1992,37(4):363-363
花芽分化作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种分化模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外源激素的作用尤其显著。然而,成花梯度(floral gradient)的研究,提示这样一种可能性:植物激素诱导外植体分化花芽的作用只是一种“扳机”作用,即为那些已处于生殖生长分化状态的细胞提供了表达这种潜能的条件。换句话说,那些来源于生殖生长期植株的外植体,只要有适合的培养条件,都有可能在离体培养中再生花芽。这是一个与植物决定(Plant determination)有关的问题,很值得研究。本文从这种观点出发,研究了几种植物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的花芽分  相似文献   

8.
光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到大约二十五年前,生物学家对于光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一直很少注意。但近年来,随着组织培养研究特别是在应用方面的研究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光对组织培养物的生长和发育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报道,国内外相当多。这里介绍的是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的新颖培养系统,即细胞薄层培养。因为这一方法有许多优点,很快受到了生物学界的注目。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刚刚起步,但可以相信,经过努力这一领域可能会有所突破。本篇文章比较全面地就细胞薄层培养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崔泟 《科学通报》1964,9(2):171-171
植物汁液刺激植物组织或胚生长的作用,早在1936年罗宗洛等已发现叶提取物对培养离体根有促进生长的作用。1941年Van Overbeek用椰子乳培养曼陀罗幼胚获得了成功。此后Steward等在数种植物的乳状汁液或提取液中均发现有刺激组织生长的作用。但其中促进生长的效果比较显著并已被普遍应用于组织培养工作中的只有椰子乳。后来Miller认为椰子乳中有类似激动素(Kinetin)的物质。很多植物的组织或胚在缺乏椰子乳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也往往由于缺乏椰子乳而造成组织培养工作中的困难。因此,寻求新的植物激素成了我们目前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海带和裙带菜组织培养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宗熙 《科学通报》1982,27(11):690-690
高等植物体细胞发育的全能性,于50年代首先在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见到。而高等植物从组织培养中长出完整植株的已履见不鲜。大型海藻的组织培养和体细胞发育全能性的研究目前做的很少。日本学者在海带的组织培养中应用激动素曾得到孢子体。我们实验室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实验,应用新的人工合成的激素进行组织培养,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这些实验表明,单个体细胞能长成完整的植株。本实验着重用藻体的切块(外植体)进行培养,在性质上是组织培养,由此观察到一些有关体细胞发育全能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是现今应用得比较广泛的一项新技术,它与植物生物工程关系密切。为了使读者能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本期特发表《植物的组织培养与植物的生物工程》一文。  相似文献   

13.
谷子幼穗培养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镇澳 《科学通报》1984,29(13):833-833
如何从禾谷类作物的单细胞经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以及获得再生能力强的细胞系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中十分引入注目的问题.休细胞胚胎发生具备最快速无性繁殖的潜能,并且由于经胚状体途径再生的植株来源于单细胞,因而特别适合于遗传、育种和突变体等研究。在一些禾谷类植物中,胚性细胞系的建立又是制备和培养原生质体的重要前提。谷子(Sctaria itlic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到目  相似文献   

14.
黄忠祥 《科学通报》1990,35(21):1679-1679
近年来,随着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已成功地建立了一大批细胞系,同时发现离体培养的细胞系经继代培养后,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与供体植物不同。 我们对水稻、玉米继代的胚性细胞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续,染色体数目有着明显的增加,籼稻871109花粉胚性细胞系继代一年零四个月,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代由Gautheret和White等正式开创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现已在植物生理、育种与农业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地采用了。实验证明,一个培养细胞在适宜的激素和光照条件下可以再生植株,脱分化后的繁殖细胞且可完全保持其遗传的性状。植物细胞的这种全能性可使它的物质代谢与母体保持相同。因此,植物细胞全能性  相似文献   

16.
高尚阴 《科学通报》1957,2(11):334-334
组织培养是将组成生物体的细胞从生物体内取出,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培养的方法,并且把它们作为有生命和有功能的个体来研究。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它们如何在生物体内相互作用,而能使生物生长及产生健康或疾病的状态。因此,组织培养现在已成为研究生物学上一些基本问题的重要技术。近年来,组织培养已广泛地被应用到病毒的研究上,特别显著的是Dulbecco的所谓单层组织培养法。关  相似文献   

17.
黄瓜子叶有丝分裂与离体培养反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华鑫 《科学通报》1993,38(16):1506-1506
我们在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中发现适宜的培养基条件能使离体培养的黄瓜子叶分化营养芽、根及直接分化雌、雄花,可作研究器官分化,尤其花芽分化较理想的实验系统。鉴于细胞有丝分裂与细胞分化及而后的花器分化密切相关,以及细胞周期运转中内源细胞分裂素水平有显著变化,本文对黄瓜子叶不同部位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及细胞周期进行了较系统研究,以期探索花芽分化的细胞学基础,为进一步阐明花芽分化规律及其机理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
安利佳 《科学通报》1990,35(15):1180-1180
人参(Panax ginseng)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关于它的离体培养研究,已有许多报告。Butenko等(1968)报道了人参组织培养中的器官发生和胚状体发生。Jhang等和Chang等对人参进行了组织培养并获得了再生植株。杜令阁等通过花药培养得到了人参花粉植株,并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程强等对人参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并获得愈伤组织。关  相似文献   

19.
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均存在一个需光的光形态建成过程,光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光作为一种因子用于调控植物的组织培养虽有一段研究历史,并一致认为光对植物组织培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其作用的机理仍在探讨之中。  相似文献   

20.
海岸红杉组织培养诱导完整植株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慈华 《科学通报》1979,24(7):321-321
海岸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 (Lamb) Endl)是世界上能长得最高的树木,原产美洲,具有材质优良、美观、易加工、经久耐用等特性,为优良的用材和绿化树种。在我国红杉种源缺乏,为迅速大量繁殖种苗,运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苗是一个有效途径。美国Ball教授早在1950年就开始进行红杉组织培养,并已详细总结诱导出芽的知识和技术,但长期来国际上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