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德的遭遇     
莫斯大夫医术高明,但道德败坏。不久前,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大脑移植方法。这种手术用不着把整个大脑从一个头颅搬到另一个头颅里去,而只要把大脑皮层下面的一粒球形腺取出来,移植到另一颗头颅里去,就能起到支配整个大脑的作用。做这种手术不会留下大的疤痕,创口很快就会愈合。  相似文献   

2.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贝格(P.Berg)和他的同事已经成功地把兔子的结构基因移植到猴细胞中,并得到了表达。科学家应用重组DNA技术,把结构基因从一种哺乳动物移植到另一种哺乳动物中去的尝试,终于首次获得成功。遗传工程以往取得的成果虽然鼓舞人心,但还只是将高等生物的基因移植到原核生物中去,它们并不能定向改变高等生物的遗传性状。只有实现真核生物种间的结构基因移植,才有希望按照人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大脑移植     
唐·马歇尔·加什医生和他在劳切斯特大学医疗中心的同事们已经首次成功地把幼小的老鼠的脑细胞移植到衰老的老鼠的脑里.被移植的脑组织形成了自己的供血系统,并且和衰老的老鼠的脑子合成一体.这一研究给人类脑细胞的移植前途带来了  相似文献   

4.
70年代末期,科学家在一次动物实验中发现,雌章鱼在孵出小章鱼以后,便不肯进食,只是等待着死亡的来临。经生理解剖发现,雌章鱼的双眼窝后面有一对腺体,只要割掉它,雌章鱼即可恢复进食,继续生存一年左右的时间。科学家把这种促使“自我灭亡”的腺体叫做死亡腺。尔后,美国哈佛大学登克拉教授进一步研究发现,动物的脑下垂体会定期分泌一种类似死亡腺分泌的激素,简称DECO,这种激素的分泌会导致细胞的新陈代谢失调,使动物体走向衰亡。有的科学家把老鼠的脑下垂体切除,使DECO的分泌断绝,同时又把甲状腺素注射到老鼠体内,结果发现这只衰老的老  相似文献   

5.
雾青 《科学之友》2005,(3):69-69
爱是一种动物性的遗传。现在实验已发现,人格在受精的那一刹那已决定。在老鼠的实验上,神经科学家发现,母爱或母性本能,跟大脑催产素有关,一只从小经常受到母鼠舔舐的老鼠,长大后也会去舔她的小孩,成为好妈妈。如果剔除了催产素的基因,这只老鼠就会成为冷漠的母亲。这呼应了上面的话,也让我们看到为什么社会上会有愈来愈多的狠心父母。受虐儿长大后成为施虐者的比率,比一般人高出29%。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03,(1):32-32
最近,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使得老鼠的大脑变大,看起来更像是人脑。虽然这种做法是否会促使老鼠变得更聪明还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一种基因竟然对老鼠的大脑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令研究人员始料不及。  相似文献   

7.
我想重点谈一下当前很热的克隆人(个体克隆)的问题。很多人对此很恐慌,一些国家已立法予以禁止,但是否禁得了?1998年一家美国公司(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宣布把人的体细胞移植在去核的牛卵细胞里。多利羊是羊的体细胞同羊的去核卵细胞融合后发育而来的,现在将人的体细胞移到牛的去核卵细胞里,而且据说在体外已开始像胚胎一样进行细胞分裂,但实验到此为 止没再做下去。 做这项工作的那位科学家有 一段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他 在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读博士学位 时,就在实验室将自己的细胞移 植到兔子的去核卵细胞里,并进 行了分裂,后为他的导师发觉并 制止。他拿到博士学位,到那家 公司后不久又故态复萌,将自己 脸颊上的细胞移植到去核的牛卵 细胞里。这更引起大家的反对, 万一由此搞成的东西算什么?因 为牛的卵细胞不可能移到人的子 宫里去,如果移到牛的子宫里, 生下来的东西算什么?后来实验 没再做下去,但此事已引起大家 的注意,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马 上就上去了。 1999年初,韩国大学一家医 学院做了人的体细胞克隆,把妇 女的卵丘细胞移到妇女的去核的 卵细胞里,在体外让其分裂,这一实验做到胚胎细胞分裂,没有再做下去。 克隆人究竟该不该?这...  相似文献   

8.
葛明 《世界科学》1989,11(3):64-64
美国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外科医师采用脑移植手术,成功地将活性组织移植到亨丁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患者脑中,以治疗这种脑神经系统遗传退化疾病。首例手术是于今年1月由诺埃尔·图利落(Noel Tulipan)医师和他的同事共同进行,手术效果需观察一段时间才可得知。范得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治疗事丁顿病的脑移植手术开始是用老鼠等动物做试验,再逐渐过渡到临床上的。医师们给老鼠大脑注射一种从海藻中蒸馏出的常用于灭活肠虫的酸(kainic acid),模仿产生亨丁顿病,再施行脑移植手术。结果表明:注射过药但没有施行脑组织移植手术的老鼠全部死亡,而施行脑组织移植手术的老鼠有85%幸免于死。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窗     
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牙科医学院的唐·加西及合作者约翰·斯莱德克、西莉亚·斯莱德克的一项重要而有争论的研究表明,当一只老鼠胚胎的神经组织移植到另一只成熟老鼠的脑子里时,可为后者接受并产生功能,因为它改变了后者天生的功能缺陷。研究者用高度近亲繁殖的布拉特博罗雌鼠作试验,因为它们天生缺乏加压激素,且肾功能紊乱。它们大量排泄稀释的尿,喝水很多。加压素是位于脑底的脑垂体分泌的,而起端于下丘脑的神经  相似文献   

10.
英国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查里斯博士说,如果老鼠一只脚长有5个以上的脚趾时,多余的脚趾就会挤着其他的脚趾,并使与之相连的骨头发生扭曲,因此,多一个脚趾的老鼠不能很好地走与跑,从而使得老鼠一方面不容易捕获到猎物,另一方面又非常容易被其他捕猎者所捕获,很难在自然界生存下去。他还发现,长有6个脚趾的老鼠为了适应多余的脚趾,整个腿呈弓形,这样将无法与地面很好地接触,只有用踝关节的部位行走,这严重影响了老鼠的运动和走路的姿势。 查里斯认为,脚趾数目减少就不会出现上面这种情况。如马,生物进化使其全部脚趾合并成了…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5,(8):7-7
老鼠在被搔痒痒时,会发出超声波的“哈哈”笑声;黑猩猩在玩耍打闹时,会发出快乐的喘气声。科学家最近指出,动物的这些兴奋表现显示,笑的意识很早就已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进化出来。早在2003年就有人发现,当人用手指给老鼠搔痒痒时,老鼠会发出快活的叫声;甚至,你只需要对老鼠晃动你的手指头,就能引起它的嬉戏欲望,并且引它发笑。科学家说,老鼠的这种反应同人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初和2000年初,科学家对球形闪电之谜提出了新的解释,这为最终彻底解释球形闪电提供了可能。1752年,还是美国一个普通印刷工人的富兰克林,在雷雨交加的荒野上做了一个著名的“风筝实验”。他把一只大风筝放飞到天空,从风筝上引下一根很细的铜丝。风筝乘风不断上升,当它钻入云里以后不久,在铜丝末端就出现了电火花。富兰克林把闪电引到了地上,并且点着了酒精,这就破除了闪电是“上帝点火”的迷信。然而,人类迄今未能彻底解开闪电之谜,尤其是球形闪电之谜。1990年9月17日晚7时40分,一个球形闪电从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先锋乡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表明,中风致残者或许有一天可用干细胞取代受损脑组织而获得治疗。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技术将治疗性干细胞精确移植到老鼠大脑中。一旦植入,细胞就开始形成新的脑组织和神经连接。这项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未能证明如瘫痪等中风症状可以得到扭转,但也已表明干细胞可以代替大脑受损部位失去的恼组织。  相似文献   

14.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哒,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充满泥沙的海底,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兔子,据此特征,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  相似文献   

15.
科技前沿     
<正>年轻血液可提高老年大脑功能实验发现,把年轻老鼠的血液注入到年老老鼠的体内后,后者的大脑神经细胞会出现增长,并且在迷宫实验中的导航能力也会增强。研究者介绍,大脑中的海马区对经验的感受是很强的,当你获得的信息越多,这一区域也会变得越大。不过,海马区会随衰老一同衰弱。年老的老鼠通过血浆注入,可以使其大脑中退化的海马区重获生  相似文献   

16.
林凤生 《自然杂志》2006,28(2):74-74
当你凑近一朵玫瑰花用鼻吸气时,闻到了一阵丁香花香,混和后的气味很象是康乃馨的芳香。在我们的大脑里缘何会产生这种仿佛来自稀薄空气中的奇异香气呢?一项关于老鼠大脑对不同气味怎样反应的研究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两名科学研究人员去年从大约4.5吨人尿中分离出大约30微克促睡眠因子。他们将这种物质按一公斤体重5微微克分子这样一种浓度注入兔子的脑中,使深度睡眠增加50%。在这之前,美国科学家曾从断绝睡眠的山羊的脑脊髓液和脑中提取出类似的促睡眠物质,能使老鼠、兔子和猫发生过度的慢波睡眠。日本内园耕二等人也曾从断绝睡眠的小白鼠的脑杆中提取出了促睡眠物质。瑞士科学家从入睡兔子的血液中分离出一种非肽类促睡眠因子,称为δ-致睡肽(DSIP),按每只兔子20毫微克分子的浓度,可以使慢波和δ波(与睡眠相联系的另一种脑波)瞬时加强,但用量比促睡眠因子大得多,而且没有活性。  相似文献   

18.
正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用电极监测老鼠的大脑活动,重点聚焦大脑参与决策的两个重要区域。科学家让老鼠花1小时(设定这个时间限制是为了让老鼠觅食的效率最高)在一个复杂迷宫中玩耍。这个迷宫由1个圆圈及4根辐射自圈上的轮辐组成,其中3根轮辐末端放着香蕉、樱桃或巧克力风味的美食,另1根轮辐末端则放着没有任何风味的食物。当1只老鼠到达1根轮辐后,它在得到食物之前会听到1个音调,音调高低与它在得到食物之前不得不等待的时长(1  相似文献   

19.
1997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英国罗斯林研究所Ⅰ.维尔莫特等人关于克隆羊的论文,在科学技术界引起强烈的振动,至今余波未息。论文宣布了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 Ⅰ.维尔莫特等人首先把一头成年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入另一只去掉细胞核的羊卵细胞中,然后让这个装配的卵细胞在代孕母羊的子宫里发育成一个完整的胚胎,这就实现了动物的无性繁殖。这种克隆技术使用的是体细胞核移植,打破了生物学上所  相似文献   

20.
老鼠在干啥     
正右图中的这只老鼠正在非洲某国嗅闻地雷。科学家训练了27只这样的老鼠,让它们帮助清除内战留下的大量地雷。非洲巨囊鼠的体重为1.5千克,不足以引爆地雷,但它们却能轻松嗅探地雷。它们能探查微量梯恩梯,哪怕这些梯恩梯埋在地面下20厘米。训练一只这样的老鼠要花8000美元和9个月时间,但却很值得。每只老鼠每天能嗅探400平方米,是工程师采用探雷器探雷效率的15倍。一旦老鼠探测到少量梯恩梯,它就会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