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提高经济效益 ,河南省安阳县崔家桥乡改变传统观念 ,积极发展双孢菇生产。目前 ,全乡双孢菇种植面积已达1万平方米。这个乡在发展过程中 ,首先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先后数次组织乡村干部、种植户代表到山东莘县、青岛等地双孢菇种植和加工现场参观学习 ;其次 ,是“请进来” ,多次请来山东莘县汇源食用菌加工厂、安阳县科协以及其他地方的双孢菇专家到崔家桥乡举办技术培训班。还聘请有双孢菇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驻乡进行技术指导 ;第三 ,该乡为此专门在原乡林场建成100亩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现已发展双…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趋势据有关专家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后分析,今后一段时期,食用菌生产将向四个方向发展。一、向室外发展。由于室外栽培食用菌具有设备简单、不受场地限制、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等优点,适宜在农村各地推广。近年来,一些地区在阳畦中大量栽培草菇、平菇...  相似文献   

3.
双孢菇是世界上栽培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食用菌之一。因其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人们理想的保健食品,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欧、美等发达国家多采用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一年种植多季,每季每平方米收获鲜菇20~30千克。我国采用常规生产技术,一般一年生产一季,且产量较低,每平方米产鲜菇5~10千克。近年来,笔通过多次试验栽培,发现土窑洞栽培双孢菇效果很好。既可实现周年生产,又能使产量、效益大幅度提高。这项技术在农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土窑洞栽培双孢菇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最近,农业部在今后二、三年我国蔬菜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因此,我们对河南省食用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调研情况表明:食用菌生产已成为目前农村经济中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一、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近十年来,我省食用菌生产发展迅猛,产量连年大幅度增加。我省食用菌生产产量以15-72%的速度连年增长,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增长更为迅猛,2000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达105万吨,跃居我国食用菌生产第二大省。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一个多菇类、多品…  相似文献   

5.
白灵菇属高档珍稀食用菌,种植前景较好。笔者从事食用菌栽培工作二十年,现将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示范园发展现状 清丰县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位于县城区南部城关镇孙庄村南,212省道东侧马颊河西岸.示范园占地300亩,从1999年6月开始兴建,累计投资750万元,现己建成4区2中心,即珍稀食用菌生产示范区、林果花木种苗生产示范区、温棚蔬菜生产示范区和畜禽良种繁育示范区及适用技术培训中心、管理中心.五年来,示范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多个,带动了全县食用菌、蔬菜、林果、花木、养殖业的发展,培养了食用菌、温棚蔬菜、林果、花木、养羊等100余个专业村.带动乡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2个,面积达13655亩,带动农户7211户.  相似文献   

7.
目前,河南省草腐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双孢蘑菇、草菇、巴西菇、鸡腿菇、大球盖菇、竹荪等。河南省的双孢蘑菇、草菇栽培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2008年全省双孢蘑菇鲜菇产量达到30.17万吨;草菇栽培起初一直处于零星发展状态,2004年后与双孢蘑菇配套生产后才进入规模发展期。河南省的巴西菇生产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近几年发展较快:鸡腿菇、大球盖菇、竹荪等的生产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在河南省开始进行,近几年鸡腿菇发展较快,大球盖菇、竹荪发展较慢。  相似文献   

8.
双孢菇又称洋蘑菇,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用菌,它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抗癌、降血压等药用价值。它原产法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入我国福建。我们1996年8月份新建一座温室,实用面积300平方米,投资(铁丝、竹杆、...  相似文献   

9.
焦作市孟州的刘学朝是从1979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研究的.1981年他开始利用当地资源率先大力发展"棉籽皮生料种植平菇",1982年生产规模发展到占地10亩,年生产平菇10万千克.1984年起,他开始在深圳、香港、北京、银川、洛阳、兰州等大城市发展,当年即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蘑菇大王".1996年,刘学朝又开始研究、开发生产珍稀食用菌白灵菇、杏鲍菇.  相似文献   

10.
草菇“六改”栽培产量高代道强,王文国草菇,又名“兰花菇”,因其肉质肥嫩脆滑、味道鲜美,而倍受人们的喜爱。5-8月份(北方6-9月),正是草菇栽培的黄金季节。如用常规法栽培草菇,产量较低,生物转化率一般只有17-25%。实践表明,采用“六改”种植草菇可...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技》2008,(6):9-9
近几年,我国食用菌市场处于稳步发展状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产量大幅增加以平菇为例,大约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产销两旺。双孢菇、金针菇的产量近年来也一直稳步增加,反季节产品更是大量增加。鲍鱼菇、姬菇等品种,尽管价格不甚理想,但消费数量仍在增加,规模效益好。  相似文献   

12.
在清丰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扶持下,清丰县的辣椒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1.8万亩起步;2002年发展到4万亩;2003年达到8万亩;2004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了品种结构;2005年全县辣椒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主要品种有"子弹头"、"新一代"、韩国世农、益都红003号等;2006年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辣椒产业区域化种植,建成了高标准的辣椒种植示范区23个,在县东安范公路、卞张公路沿线形成了红色辣椒产业带,辣椒产业实现了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2007年辣椒种植面积达到31.8万亩,涉及全县17个乡镇,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9个乡镇,建立500亩以上的高产、高效辣椒示范区10个,面积8000余亩,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河南省草腐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双孢蘑菇、草菇、巴西菇、鸡腿菇、大球盖菇、竹荪等.河南省的双孢蘑菇、草菇栽培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2008年全省双孢蘑菇鲜菇产量达到30.17万吨;草菇栽培起初一直处于零星发展状态,2004年后与双孢蘑菇配套生产后才进入规模发展期.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农业结构调整中,郾城县问十乡应对“入世”挑战,跳出了传统农业的藩篱,下大气力发展珍稀食用菌——鸡腿菇,双孢菇,建立起一座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属高档珍稀食用菌,种植前景较好.笔者从事食用菌栽培工作二十年,现将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栽培季节与品种的选择一般在种麦前后即9月初至10月底开始栽培.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在食用菌优良菌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食用菌栽培原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显的成效,为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食用菌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科研单位”称号。经过长期的收集和积累,该中心现有食用菌种资源20多类,200多个品种,可满足不同层次的食用菌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和广大菇农的需求。现将该中心的主要食用菌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洛宁县位于豫西山区,是河南省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28个贫困县之一,隶属洛阳市管辖。近年来,洛宁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根据县情,确定把苹果生产作为全县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52.7万亩,年产80...  相似文献   

18.
"鬼伞"是一种腐生真菌,喜高温、高湿,是草菇的主要竞争杂菌,一旦发生,会大量消耗培养料的养分,影响草菇生长,造成减产.防草菇种植中发生鬼伞的几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近两年来,罗山县注重发展优质米生产,有力促进了种植业结构布局的合理调整和粮食生产向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化。由于优质米外销价格比普通大米单价高五分钱以上,85年全县种植二万八千亩“密阳23”优  相似文献   

20.
<正> 濮阳市农产品的生产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入世后濮阳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适当调减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在保证粮食供给的前提下,大力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发展食用菌生产,通过“公司+农户”和“加工企业+农户”等方式,使之形成产业化,努力开拓市场,积极拓展食用菌出口,带动农民致富,发展濮阳经济是当前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