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金融的需求很大,我国每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形成规模的科枝成果和专利技术,只占经过国家验收登记的20%,造成如此低的转化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海淀区作为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在为科技金融创新搭建政策平台和技术平台;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能力,加快形成中关村板块;打造全国股权投资中心,形成海淀金融业新增长点;不断推进债权融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海淀区在金融服务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以及银行信贷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科技园区重要平台作用,实现科技和金融的结合;选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突破口,大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有效整合资源,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等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探讨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前景,指出要解决我国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必须明确科技与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作用,强调科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动力性和先导性作用;科技发展应体现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步伐,以信息、知识和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通过介绍联合国成立的科技机构、联大历年通过的与科技相关议题、在国际科技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取得的科技成就,说明联合国在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及提高全人类生活质量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以我国科技创新对世界的影响为例,进一步阐明联合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平台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两条基本经验:一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微观组织基础再造,推动形成农村科技服务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二是各地涌现出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探索形成“以模式创新带动体系建设”的特色发展路径,进而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原创、创新、科技创新力的有关概念;从原创角度分析了我国科技尤其是农业科技发展的过去与现在;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为什么缺乏原创的原因,提出了几点增强我国科技原创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交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切实推进落实“科技兴交”战略,积级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水平,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结合本省的科技项目、成果管理业务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对本项目需求分析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河北交通科技资源共享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是国之大计。针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系统探讨了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基础设施的外在和内在关系,以期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有效发挥其创新支撑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我国当代STS研究的追溯当代中国STS研究自形成始,就在自然辩证法的母体内孕育发展。一方面作为一门学科领域来说,要考察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专业问题,使其表现出理论基础性;另一方面作为一项中国特殊化的社会事业,自然辩证法要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科技规划的形成肩负历史重任,从而使得研究表现出应用现实性。正是由于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必要性,使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呈现出百花  相似文献   

9.
大科学时代,我国民间科技创新因自发性与广泛性等特点,对活跃国家经济与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积极意义。但需要正视的是,我国民间科技创新面临封闭性、资金短缺与成果转化率低的困扰。因此,加强政府与社会对民间科技创新的支持,探索民间科技创新的生存发展之路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发展的关键是机制创新。本文通过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管理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初步分析了科技平台资源整合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共享服务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为科技平台运行管理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文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造成文化变迁,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创新文化的价值、文化对科技的影响和制度创新三方面对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2.
如今,科技文化的演变已逐渐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方式以及科学共同体的行为准则,在一种创新文化的环境中,商谈原则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科技伦理的准则与我们对科学知识的性质及其基础的理解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因此我们对商谈伦理的论证也应该在这一联系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实际测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清晰界定地区科技竞争力的概念基础上,从科技投入能力、科技配置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科技管理能力与科技产出能力五个领域,遴选了45个评价指标构成了中国地区科技竞争力的理论评价体系,采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等多种方法对理论评价指标进行实证筛选和验证,进而建立了包括科技投入能力和科技产出能力两个领域共14个指标的中国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以该评价体系为工具,运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我国31个省市的科技竞争力进行实际测度、排序和分类。Kendall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地区科技竞争力排序与国家科技进步水平排序具有很高的效标关联效度,说明本研究的地区科技竞争力测评结果是可信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因其导向性和前瞻性、综合性和集成性、高投入和高风险性、组织管理的复杂性等特点,在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环节存在诸多风险,如信息不对称风险、时间节点风险、项目过程管理和经费管理风险等。各项目承担单位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控制纳入到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及时识别风险并控制其发生发展,对完善单位科研管理流程、确保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回顾 (1)20世纪是科学革命的世纪 20世纪初创立的量子论,奠定了当代物质科学的基础.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无一不建筑在量子力学基础之上. 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是继牛顿力学体系以后,人类对时空观以及质量、运动和能量之间关系认识的一次新的飞跃.并为现代物理学确定了新的坐标,也为核技术、空间技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11):119-123
为了更好地在科技界宣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创新思想,有必要把它们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重要的提炼原则有五项:党内定论优先原则;有继承有创新原则;重大实践基础原则;统领科技全局原则;语言精炼易记原则。根据这五项原则提炼出来的习近平科技创新核心思想主要内容也有五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在科技界更多地宣传习近平科技创新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科技决策有利于提升科技决策的正当性,强化科技政策的公共性,防范科技发展的风险性。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仍然存在制度保障缺乏、组织化程度低、参与能力薄弱和参与途径较少等问题。推进公众参与科技决策要多维并举,一是转变决策模式,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科技决策模式;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法律法规;三是依托社会组织,促进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组织化;四是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能力;五是借鉴国外经验,拓展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和公益慈善是人类历史中明灯闪耀的"双子塔",公益慈善支持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而科学技术丰富公益慈善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方法。科学技术和公益慈善经历了供养聚集、专业互涉和跨界交融的历史互动。科技慈善是二者重要的结合,主要表现在科学家人才项目的资助、科学组织机构的支持帮助、科技奖励和科技悬赏。科学技术解决人类问题的可靠性,公益慈善的科学性和技术化,以及发挥科技慈善家群体作用都将影响决定着科学技术和公益慈善构筑人类未来的福祉。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科技项目评估的价值导向和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国家五部委于2003年联合下达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规范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国家科技项目评估是科技评价的重要组成,对科技项目的评估是否公正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科技资源配置。目前国内在科技项目的评估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项目的价值导向认识不清、评估目的不明确、评估程序缺乏科学规范,这些都是确保项目评估公正性的重要前提,急需改进。  相似文献   

20.
科学社会学视野中的科技传播和知识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科技传播仅被视为既有知识的传递扩散,而未将知识创新与之加以结合考虑。本文以科学社会学为理论视角,认为科技传播是知识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分,知识创新也是科技传播的重要目标,力图为促进科技传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