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7月,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宣布:世界上现有1万种语言。一个人能懂几种语言已很难得,不过这样的语言天才确实存在。恩格斯一生学习过约70种语言,学会了至少25种,能说20种,精通十几种。而俄罗斯科学院43岁的语言学博士斯塔罗斯琴更绝了,他说:“如果把我不同程度掌握的各种语言加在一起不会少于400种,但能说得流利的只有20种。”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20日,当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安德列·尼古拉耶维奇·柯尔莫哥洛夫(Andrei Niko-laevich Kolmogorov)与世长辞了。 A.N.柯尔莫哥洛夫生于1903年,母亲死于难产,父亲没有抚育他。尽管如此.他的童年仍然幸福、快乐,充满了关怀、照顾和爱。他由姨娘养育.整个幼年都生活在父亲的庄园里,他的祖父从前是一个大土地所有者。良好的环境给他灌输了对知识、书籍和大自然的热爱。“早在五、六岁时,我就感知到数学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人各有志。有的人一心想成为世界知名的收藏家或获得诺贝尔奖,有的人则乐意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大懒虫。科学家正在探究人们行为举止的真实动机是什么。为何许多人发狂地创造纪录德国美因兹一家照相馆店主贝尔恩德·西格尔突发奇想,2002年复活节前他打电话给20所学校和30所幼儿园,请孩子们绘彩蛋,随后动员数百名同行将彩蛋挂在他照相馆前的一棵树上,总共有15372枚。他的想法成功了,他有了全世界最大的—棵复活节彩蛋树。西格尔的彩蛋树将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尼泊尔人塔西·坦津·诺盖尹则竭力学习祖父,他的祖父在距今50年前给埃德蒙·希拉里…  相似文献   

4.
奥本海默与美国核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争胜利前的奥本海默罗伯特·奥本海默(F. Oppenheimer)于1904年生于美国纽约,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纺织品进口商,母亲是一位艺术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养使他举止文雅,待人热情忠厚。奥本海默儿时曾随家人去德国看望他的祖父,祖父送给他一小盒矿石作为礼品,引起了他对化学的兴  相似文献   

5.
<正>侯玉祯自小跟随祖父侯四宝学习雾酒疗法,然而成年之后的他并没有像父辈们一样给人看病,他到了和顺煤管局上班,像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过起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一次在山里教书的妻子跟他说,班上一个孩子的父亲在放牛时摔断了腿,家里人正急着借钱借车想去几十里外的县城住院,问  相似文献   

6.
日前,笔者为弘扬祖国医学传统,专程采访了鼻咽炎专家叶廷枢医生,患者介绍了他的精湛医术。叶医师出身于中医专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医师,特别是其祖父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更有"赛仲景"之称。他在中医高院就读时,曾著有多篇治疗鼻咽炎的医学论文,获得了不少专家的高度赞扬。从医几十年来,更是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对鼻咽炎的治疗达到了较高境界。叶专家说,鼻咽炎是一种常见病,但反复难愈。他认为慢性鼻咽炎大多因伤风感冒、外感风邪及化学气体的刺激而变成急性鼻炎,急性鼻炎又因失治或误治,病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一位在格列诺布尔市一个铝研究中心工作的研究员约翰·布凡斯特先生请我们去他家作客.当我问起他最近的工作时,他说他正在研究一种少见的奇异现象.不久以前,他与一位同事共同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说着他递给我一份叫做《黄与红》的科学杂志. 我有点好奇地开始读他们的文章.我不懂自然科学,对一些数据也不理解,然而文章的主要内容还通俗易懂.我被它吸引住了. 原来是有个叫约翰·保尔·钱拉尔的人,有一种  相似文献   

8.
“违反常识”的科学不少人把“常识”当作“科学”的同义词,他们认为某事物是不科学时,就指责说“这是违反常识的”. 违反常识就是违反科学吗?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后,揭示了从猿到人的进化规律.可是人类的传宗接代,从来就是父生子、子传孙,难道有谁的祖父是猴子不成?当时的宗教势力就是这样讥讽达尔文主义的.即使在当时的一般人看来,宣称什么人是从猴子变来的,也未免有点“连起码的常识也不顾了”.曾几何时,“从猿到人”已经成为普通人的常识了,谁要在今天还怀疑这个真理,那么,连小学生都会对他嗤之以鼻. 在麦哲伦完成他的环球航行,从而证实地球是球形之前,人们的常识是“天圆地方”、地球只能是平坦的一片,人才能站得稳;地球如果是球形的话,那么,在另一边的人不要掉下去了吗?然而,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人完善的人──神经生理学家杨雄里院士访谈录在我采访过的科学家中,杨雄里院士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听杨雄里的演讲是一种享受,他在台上一坐。一开口就别具一种魁力;他对事物本质、对学科发展的深刻分析;他在语言、文学修养等多方面的功底曾令...  相似文献   

10.
晚清著名科学家徐寿是中国第一代致力于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之一.特别是他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在中国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务功名自学西学徐寿字雪村,江苏无锡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殁于光绪十年(1884年).徐寿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其祖父徐审法除耕读外,兼理商务.他少年时代命运多蹇,五岁丧父,家道中落,由母亲宋氏抚养成人.  相似文献   

11.
语言之趣     
圣经上说,古巴比伦人计划修建一座通天塔,但上帝因他们的狂妄而责罚他们各操不同的语言,使彼此不能沟通,最终这座通天塔未能完成.这个故事说明了语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语言的起源与一定的人类文化有关,语言在不断地变化,由于瘟疫、战争、征服以及环境恶化等原因,许多语言都消失了.据估计,世界上大约3000种语言中,有一半濒临消亡.因此,在很多语言消失前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正>十几年前科学家以为说双语是一个劣势,因为两种词汇表的存在会导致儿童的语言发展滞后。但随后很快就证明,与只说一种语言的人相比,说双语者在执行要求注意力、抑制力和短期记忆(合称"执行控制")的任务方面表现更好。这一优势被认为源自对两种语言的长期使用。但也有人质疑这样的优势是否真的存在,因为它并未在所有的同类研究中观察到。就算它真的存在,其机制也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后期目睹了一场技术爆炸,这是自伽俐略和范列文虎克震撼了17世纪的智力基础以来的空前未有的事件。20世纪后期,天文学推出它的大爆炸、黑洞和重力波理论,无疑是在作一种极为微妙的理论冒险.然而,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哈佛大学天文物理学家帕特里克·撒迪厄斯(Patriek Thaddeus)这个深知内情的人的看法吧t他总喜欢这样说:"在天文学的每  相似文献   

14.
狮吼莽原,虎啸深山,给人留下的是震撼与敬畏。唯有狼嚎让人胆寒般地惊惧,它凄厉多变的颤音简直令人头皮发麻,灵魂出窍……弄懂狼的语言,破解其中的奥秘,无疑成为吸引动物学家的重要谜题。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差别只是在发现与尚未发现而已。珍·古道尔为了解黑猩猩与它们亲密接触20年,同为英国人的乔金·艾理司为揭开狼的语言奥秘,毅然决然与几只狼共同生活了十几年。在他出版的《与狼对话》一书中坦称,自己虽然懂得狼的语言含义,但他远不是全世界唯一能与狼用语言交流的人——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大西国”的传说,像幽灵一样,在地中海、大西洋西岸乃至世界回荡着。它牵动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大洋深处寻觅它的踪迹;它吸引了多少人写出成千上万本书来论证它的兴衰。它是当今世界留在海底最大的谜。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幼年的时候,博学多识的祖父曾经给他讲了“大西国”的故事。柏拉图长大之后,为了验证这个故事的可靠性,专程漂洋过海,前往文明古国埃及,访问了德高望重的僧侣,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柏拉图就把这个故事,写在他的《克里齐》和《乞麦牙》等著作中。故事说,1.2万年以…  相似文献   

16.
2013年2月19日,上海市发现世界上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为87岁的男性上海市民.3月4日,该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此后,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北京等地逐渐出现H7N9禽流感病例.面对一种新出现的传染,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老百姓都有不少疑问.比如,这种新型流感是从哪里来的?它将来会大面积流行吗?我们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控制呢?禽流感为何会感染人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1878年首次发现于意大利.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病毒(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在20年前,若是说某人患上了禽流感,听起来一定像是骂人的话,因为那时尚未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况且,那时老百姓对传染病的认识还不足,一般认为人不会患动物身上的疾病.1997年,中国香港出现全球首例人感染禽流感.2003年,中国内地出现首例人感染禽流感.  相似文献   

17.
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 明天,是一张未知的汇票. 惟独今天,是你拥有的现金.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有了明天."牢牢抓住"今天",那么,你也就抓住了一生.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万荣笑话的传承人,解放与万荣笑话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小就爱听大人讲故事,第一个为他讲故事的人是他的祖父,解放的启蒙老师。解放小时候,村里有一个叫尚春祥的长工最爱讲笑话,特别是万荣笑话。那时万荣笑话叫"荣河挣",他讲的《外边有狼狗》《哪个疾虫光知道吃》《买牛买角哩》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第二天,解放就把他听的笑话向大家"贩卖",但他讲得丢三落四,围听的人说他"三钱买下两钱卖",大家哈哈大笑,气得解放直想哭。  相似文献   

19.
正创造力曾被视为天才的杰作,但它是如何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和企业必需呢?创造力并没有悠久的历史。《牛津英语词典》只记录了这个词在17世纪的一种单一用法,它是宗教性的——在创世中,上帝展现了他的创造力。然后,直到20世纪20年代哲学家怀特海(A. N. Whitehead)半宗教式的呼吁,这个词也几乎没有什么新的说法。形容词"creative"(有创造力的、富有想象力的、有原创想法的)情况也是一样,  相似文献   

20.
生活     
有位名人说过,生活是一种享受。诚然,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心总在赞美。他为妻子煲了汤,并因此而幸福着:游完了塘口古镇.他欣喜地说从中听懂了历史回音。因为心存感激和赞美,他把危险叫做挑战;因为相信和热爱生活,他总是第一个去打造时尚,乐于做生活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