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清士人商战观念的兴起主要是近世中国内部重商思想的发展和近代西方重商主义的冲击内外二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前为晚清士人接受西方近代的经济观念起到了桥梁与中介作用,而后则使已走近传统边缘的中国重商思想最终得以突破传统,走向了近代。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新型城市市政管理体制的建立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而20世纪20年代掀起的市政改革运动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试图阐述在这一运动中,被时人称为市政专家的董修甲的市政管理观,并分析共管理观的时代特点。他的市政管理观及其特点,标志着中国20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李诚 《科技智囊》2020,(1):43-47
清末民初是北京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时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西方的城市管理机构被清政府改造利用,在新政时期交替出现了众多治理机构。从名称与职能范围的角度考察,城市机构的功能日渐由军事治安演变为民事管理。都与城关系愈发明晰。民国初年的京都市政公所,已与京师警察厅地位平等,并主导着北京城市的近代化改造。北平市政府的成立,表明北京的城市行政主体地位已完全确立。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没有内生原创性的"人权"概念,近代中国人权思想的产生发展受到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人权,集体主义的民族权和阶级权等观念的影响,又由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受到同样源自西方的国家主权观念的制约。中国传统哲学土壤和近代历史实践,使中国人权哲学拥有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的人权价值观。近代中国人权哲学开辟了中国哲学的新方向,人权实现的中国之路建立在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哲学观之上。  相似文献   

5.
厦门作为华南近代重要的港口商业城市,在近代城市改造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区拓展规划.通过对这些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与规划特点的研究,分析近代社会经济环境、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早期城市建设经验对厦门近代城市发展的影响,探讨近代沿海港口商业城市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当前城市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晚清以来,建立以民主自治替代封建专制、以分权体制替代集权体制的新型城市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无论是晚清政府或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都不得不将近代市制建设作为城市管理的目标。然而市制变迁要受更大的制度环境的约束,表现出渐进性、粘连性。市制的变异或逆流,亦反映了近代市政制度演进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近代西方市制要扎根于中国,还有待于政治理念和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伊朗在近代以前就已发展出高度的传统东方城市文明,同时由于长期的历史动乱,在进入近代以后伊朗在重建传统城市的同时又很快接受了西方的城市建设成果,开启了伊朗近代城市化历程,并最终形成今天伊朗独具特色的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多彩城市格局。伊朗的城市化也伴随一系列突出的社会问题,有些甚至左右了伊朗现代的历史,因此,有必要对伊朗的城市化历程进行探究以发现其特点并为伊朗未来的城市发展找到出路,也可为中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徐峰 《科技信息》2013,(14):86-86
就城市市政文明来看,近代中国社会清洁的含义并不是指街道的卫生工作,它是一个范围很宽泛的概念,与现在意义上的卫生一词大致相当。从狭义概念上看,清洁不仅包含了清道一词的意义,还特指粪溺的清理。清洁一词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这种特指意义与近代中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垃圾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环境问题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浅谈西方传教士对开创中国图书馆新纪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图书馆,打破了中国传统藏书楼的格局,带来西方图书馆的建设思想、管理方式和分类法以及公开、开放与共享的观念,促进了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婚姻观念的变革是这个时期婚姻文化变化最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变革表明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改造中国、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再前进,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对中国婚姻文化研究做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成都是典型的内陆政治中心城市。因受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及战争的影响,城市发展兴衰更替,城市空间发展缓慢。而近代以来,在整个社会的转型中,因深处内陆,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与沿海城市相比受西方冲击较少,因而保留了更多的传统。基于这样一个传统和典型的内陆城市,对其近代化城市空间转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锐 《科技资讯》2012,(29):30-30
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与规划中,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它保证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发展,标志着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很重要,但是因为影响其施工的因素很多,因此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管理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在分析研究中找出解决的方法加强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买办在近代中国早期的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买办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创办近代民族工业,引进和宣传西方文化科学观念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4.
近代意义上的律师制度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形成。我国传统社会中虽然出现过讼师,但与近代意义上的律师相去甚远。鸦片战争后,西方诉讼文化传入,受其影响,我国近代律师制度随之产生。在传统法律文化解体的过程中,接受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思想的同时,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刘玉华 《科技信息》2009,(23):I0311-I0311,I0308
本文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入点,论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中西方传统关学观念的传承,强调西方美学观念的核。在于形式论,而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说、格调说和气韵说占主导。  相似文献   

16.
生态城市思想源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追溯了中西方生态城市思想,首先论述了中国文化与城市生态,其次介绍了西方近代田园城市,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论和有机核散论等生态城市论述。最后介绍我国现代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和山水城市理论。  相似文献   

17.
张德彝是近代中国较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职业外交官。作为驻外使节旅居欧洲期间,对近代西方外交制度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对其认同接受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西方近代外交制度的各个方面,从而为中国传统外交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和观念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晚清外交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是近代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也是近代法治主义的最早宣传者和鼓吹者。他的法治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系统总结,更是他在政治实践中对西方近代法治观念大胆接受和吸收的产物,是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结晶。梁启超的法治思想在当今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理性与训诫是西方法治传统的思想渊源。这一传统来自古希腊的科学理性、基督教的兴起、古罗马的自然法的观念,来自中世纪的宗教统治,来自近代的理性复兴和训诫的内化,直到确立起了现代的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20.
自然法传统与西方权利思想的产生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古希腊的自然主义观念与人文理念是自然法与西方权利思想的共同理论渊源。伴随自然法理论的生成,与权利相关的各种理念也随之产生,当自然法思想发展到古典自然法阶段时,其已经成为了一种关于权利的思想学说,而且开始引导着近代西方权利思想的发展趋向。进入20世纪之后,在复兴的自然法理论的主导下,权利思想仍然得到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从而继续居于西方政治法律领域中的主流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