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绿色消费的生态哲学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绿色消费是一个全新的消费理念。它既是时传统消费模式的反思批判,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有必要通过对绿色消费可持续性的生态哲学反思以及时现实格局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消费重要性的学术探讨,来更深刻地认识这一全新消费模式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我国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据统计,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达到400多亿平方米,真正达到节能标准的不到10%;每年新建建筑约20亿平方米,真正称得上“节能建筑”的还不足1亿平方米,建筑能耗总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占30%。面对严峻的事实,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泥工业建设循环型生态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表明 ,2 1世纪国际水泥工业将向绿色产业化方向发展。作为世界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 ,我国水泥工业也应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本文从技术与经济角度 ,利用实证案例 ,对绿色水泥工业实现综合利废成为绿色生态产业进行可行性分析。本文认为 ,正是由于水泥工业实现对工业和城市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因而被赋予“生态、环保型绿色工业”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4.
章就“什么是”、“为什么”和“怎么样研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讨论,通过对可持发展产生的背景、根本原因和内涵的理解,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键是要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宏观战略决策机制,重构高效、公平的中观管理体系,在现有技术组装和技术创新基础上建立起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微观技术系统。章还提出了用以指导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大北京奥运理念,北京市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践行绿色奥运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绿色能源技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多元发展,服务奥运。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等一批开创性新能源项目建成,69项能源新技术在奥运场馆应用,绿色能源为奥运能源保障和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奥运场馆建设实例,给出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这两种典型的绿色能源在奥运中典型案例,并对其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发展伦理学的价值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发展模式是一种只有动力机制而缺少评价和规范机制的发展模式。它在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相当成功,而在解决“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的问题上却是失败的。发展伦理学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是对社会发展本身的价值关怀和伦理关怀,在对“自然价值”的理解上,发展伦理学克服了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的片面性,合理解决了自然界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与“环境价值”,“存在性价值”与“消费性价值”的内在冲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价值的,伦理的基础,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消费价值对使用价值的背离,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挥霍性的消费价值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消费方式和消费观的革命,把人类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作为评价和规范社会发展的提高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尺度,是发展伦理学的终极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7.
论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要实现动态协调,对此,现代科学和市场经济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障碍,存在着必须要克服的局限.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对新的激励机制和新的科学提出了本质性的要求,必须建立新的信仰体系,塑造绿色经济体,完整把握能够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8.
绿色产品又称环境意识产品(Environment Conscious Product),它是指既能够满足用户的功能要求,又能在其寿命循环过程中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并对劳动者(生产者和使用者)健康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产品.大力研发绿色产品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对绿色产品的开发研制进行初步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实现的基本条件与手段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其实现的必要条件之后,从约束程度的角度将可持续发展分为三类;安全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补偿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和动态过程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各类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实现手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23):56-56
传统的结构体系选型主要着重于两个方面——初期投资和结构技术,但是随着绿色概念的不断推广及深入,结构体系选型与设计不但要考虑初期投资和结构技术的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到结构体系及其配套技术对建筑物各生命阶段的能源、资源消耗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组力求通过研究,改变人们传统的结构选型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经济指标与绿色指标之间寻求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平衡点,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现代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可持续发展的获得要求对传统的发展现及其形成下的世界观、价值观、政治纲领、社会目标、经济制度、生产及消费方式等方面内容进行较彻底的变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践中,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想充分发挥出其本身的重大作用,就必须妥善处理好其中的公平与效率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基础科学》2011,13(5):17-20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基础科学》2011,13(5):11-16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科学》2011,13(5):21-24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狭义的科技伦理观指导下,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大步前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绿色创新作为一种新范式,着眼于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旨在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文章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技术创新中伦理规制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绿色创新实践的成功案例,构建了企业绿色创新的运行机制和提出了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价值观的反思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客体的属人价值,注重物质享受和效用价值,使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失调,导致资源,生态环境危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主客体关系和谐为旨归产蒿扬创造为价值,使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相一致,主客体价值及人价值与自为价值相协调,从而树立将人导向全耐性民和向自然回归的绿色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羊肉因具有绿色、安全、营养保健的优点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羊肉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由于养羊成本增加,羊的生长周期较长,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我国养羊业长期存在良种化水平低、生长期长,而且养殖效益低下,难以形成标准化、产业化效应,严重阻碍了肉羊养殖业的发展壮大。羊产业要走出现有困境,必须加强品种改良,积极发展标准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实现标准化、机械化、网络化生产,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羊肉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绿色合成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绿色合成化学不同于环境治理,是通过科学研究发展从源头上不使用产生污染物的化学来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原来不可协调矛盾。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起始原料和试剂的绿色化;(2)反应条件的绿色化(3)产品的绿色化。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绿色化学的主旋律即是合成化学,强调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及选择性,在绿色合成化学方面的研究将推动化学学科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为化学工业带来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城乡建设速度空前、规模空前,资源与环境态势严峻。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城乡建设和建筑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今后城乡建设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心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心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生态平衡不同,心态平衡解决的是个体间、民族间、国家间的关系问题,其要义表现在个体、民族和国家间对各自利益和文化的相互理解、尊重与宽容。心态平衡的形成有赖于文化的反思、自觉与交流。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要通过寻求全球一体利益,努力建设全球共同的文化价值基础,实现全球性的心态平衡。如此人类才真正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