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21-22
1 课题简介 随着GPS导航系统的技术升级以及GLONASS/GALILEO/BD导航系统全面开展建设,卫星导航用户定位精度显著提高,特别是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如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网络RTK技术,达到了厘米量级甚至优于1厘米的精度,已基本满足绝大部分用户对精度的需求,与之相比,决定用户安全性能的导航系统完备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目前,民航系统将卫星导航作为飞机导航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单一的主控手段,从用户安全的角度考虑,导航系统的完备性要有着比精度更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0,(14):32-35
正基于北斗的导航服务已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这一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据统计,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3450亿元。随着北斗卫星的全球组网,北斗将如何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又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3):40-40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在2000年伴随着我国北斗导航定位卫星成功发射,立志以推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化发展为己任,创建而成的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是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供应、基于位置的信息系统业务以及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服务于导航定位、指挥控制、精密测量、目标监控等专业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智能车辆要实现在未知和不确定环境下运行,必须具备自动导航和避障功能。在智能车辆导航系统中,传感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超声波传感器信息处理简单、快速和价格低,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车辆障碍检测当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欧洲伽利略项目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日益完善,基于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各种应用所取得的成就在现代社会中已达到不可替代的层面。目前,针对导航卫星反射信号的研究及其在遥感探测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兴起,其关键技术在于如何实现反射信号的接收、数据处理和实际目标的物理状态反演。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2,(21):31-31,3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具有全球、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导航和定位功能,已经在导航定位及相关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政府部门、行业、城市,开始建立满足自身需求的连续运行的大规模的GNSS基准站网。因此,大规模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与服务技术已成为大地测量学及相关学科研究所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近日升空,这标志着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然而,外界也传来一片杂音.美国航天专家表示"美方应尽快升级GPS,以确保其在卫星导航领域的绝对优势";五角大楼甚至称"美国必须减少对GPS的依赖,并开发GPS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8):23-24
目前,卫星导航已经进入多元化时代,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正在运行,欧盟开发的Galileo系统在持续推进中,中国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第一颗卫星已经发射成功,印度也在发展其基于同步卫星的导航系统.可以预见,将来的卫星导航系统将达到5个之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类地行星全球导航定位星座空间构型设计的原则,初步对月球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的分布构型进行了分析设计。讨论了月球导航星座空间分布的卫星覆盖特性与导航定位性能,评估了最佳星座设计,本研究可以为将来建立月球导航卫星系统提供星座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规划、设计、建设与应用的高技术项目的一面旗帜。2020年6月23日,北斗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7月31日,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并宣布正式开通。本文梳理了中国卫星导航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决策的背景、北斗系统各阶段建设过程中体现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及创新之处。在简述北斗系统建设过程后,对北斗系统发展中体现的工程与技术创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9):23-24
随着各个国家积极开展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多系统和高性能导航接收技术和设备的需求逐渐提升,兼容性问题不断出现。本课题开展高性能实时GNSS软件接收机研究,突破多系统兼容、高性能和多平台软件接收机的关键技术,并研制基于通用平台的相关样机。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高档导航型技术方案——城市出租车卫星定位监控防盗调度系统做系统介绍。车载终端可以提供安全防范、定位信息、行驶信息、车辆导航、电子地图显示和影视娱乐等服务,终端防盗设备,可自动或手动方式触发报警。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系统。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巡天测地,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结晶,为人类提供一流的卫星导航服务。今年6月23日上午,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推迟一周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旁,乳白色箭体上的"中国航天"四个大字与火箭整流罩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的搭配显得格外醒目。  相似文献   

14.
1课题意义 随着卫星导航、飞行器编队等航天活动的深入开展,对星座自主时间同步和自主定轨产生了重大需求。在这种需求背景下,本课题开展星问双向时间同步方法的研究,并开展星座自主时间同步和定轨的仿真计算和分析。本课题研究成果对于发展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定位系统(GPS)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GPS系统及构成全球定位系统即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为GPS,是美国国防部为军事目的而研制的导航定位授时系统,旨在彻底解决陆地、海上和空中运载工具的导航和定位问题。该系统从1973年开始设计研制,在经过了方案论证、系统试验后,于1989年开始发射工作卫星,1994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GPS系统的组成可分为:(1)空间卫星星座部分(2)地面监控部分(3)用户设备部分前两部分是用GPS进行定位的基础,用户只有借助于用户设备才可达到定位的目的。空间卫星星座 由均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近日升空,这标志着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然而,外界也传来一片杂音。美国航天专家表示"美方应尽快升级GPS,以确保其在在过去多次局部战事中,美军GPS系统出尽风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58-61
主要完成单位:武汉大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主要完成人:张过李德仁秦绪文祝小勇李贞费文波潘红播蒋永华等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20世纪5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一种微波传感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对地观测工具之一。近年来,新一代高分辨率SAR卫星的发射,使得SAR数据产品的应用深入到很多的领域,其在环境监测、陆地测图、自然资源探测、灾害管理以及海洋测绘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通过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及其现状的分析,引起人们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关注,进而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好地应用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国防中,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4,(4):57-58
时间是准确度高、应用广的基本物理量,卫星导航系统(包括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高精度时间频率应用的典型范例。时间频率传递是时间频率体系的桥梁,随着我国时间频率体系建设规划在国家获得批复,时频体系包括高精度时间传递网的建设变得空前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19-20
近年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等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电子技术、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装备上的广泛应用,基于GPS的农业机械导航技术与装备发展迅速,成为现代智能农业机械与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农业机械智能导航技术在欧美日等发达国际已经实现产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GPS的农业机械智能导航技术可有效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负担,避免叠行或者漏行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和土地利用率,显著提升了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