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河南省植被分类的原则、植被分类的单位和系统.根据植被分类的原则和单位,将河南省植被类型划分为8个植被型组、21个植被型、63个群系组、173个群系.  相似文献   

2.
大别—桐柏山区植被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波  高增义 《河南科学》1990,8(1):62-68
本文提出大别—桐柏山区自然植被分类的依据、原则和分类系统的单位及命名方法。根据野外考察资料分析,初步拟定了大别—桐柏山区自然植被分类系统方案,将其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植被、草丛植被、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7个植被型,在植被型下再分17个群系组和124个群系。  相似文献   

3.
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植被是地球上最为敏感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为植被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对已发表记载有广西植被类型以及作者近60年来对广西植被的调查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按照《中国植被》一书的植被类型的划分原则、单位和系统,编制成广西天然植被类型分类系统和广西人工植被类型分类系统。【结果】广西天然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纲,26个植被型组,722个群系;广西人工植被分为5个植被型,20个植被亚型,298个群系(组合)。在722个天然植被类型中,森林植被类型占63%,竹林4%,灌丛10%,草丛6%,水生植被17%;在298个人工植被类型中,用材林占28%,经济果木林20%,城市园林植被29%,农作物植被17%,人工沼泽和水生植被6%。【结论】广西植被共有1020个类型(群系),是我国植被类型最丰富的省区,在全国植被保护、研究和利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大凌河朝阳段滨河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方法用等级分划分类法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大凌河朝阳段滨河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对各样方的基本情况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大凌河滨河植被有1个植被型,7个群系,30个群丛;其中有2个主要群丛,其他群丛则分散于这2个主要群丛之中。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为对象编制植被志或植被图有助于城市尺度上的植被管理与保护.我国的植被分类体系主要是以自然植被为主体构建的,且大多集中在全国尺度上或省域尺度上,不适用于城市尺度上的植被分类.并且,强人为干预下形成的植被一直未出现学界公认的分类体系,给城市植被的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基于“起源-干扰-功能”为基本原则的综合型城市植被分类体系,按照植被起源和受人为干扰程度将城市植被分为自然植被、次生植被和栽培植被.栽培植被依据其功能类型进一步划分为人工林地植被、景观绿地植被及农业植被三大类型.下级单位参照1980年《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并结合新近《中国植被志》编研提出的3个初步纲领性文件,进而构建城市植被分类系统,并对城市植被分类的原则和标准在上海地区进行了应用尝试,以期进一步构建一个兼具学术科学性和应用操作性的城市植被分类体系,为后续城市植被志的编撰,以及城市植被的认知、保护、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根据246个样方调查资料,依据中国湿地植被的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结合漓江湿地植被的生境条件和群落学特征,漓江湿地植被可以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和30个群系;组成漓江湿地植被的植物种类有158种,隶属57科124属,其中乔木9种,灌木25种,藤本植物4种,草本植物120种。基质、水流、水深、水位变动、水淹时间和人为干扰是影响漓江湿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典聚类法和模糊聚类法对重庆石灰岩植被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基于环境因子对其判别分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经典聚类法和模糊聚类法结合用于石灰岩次生植被的研究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前者对较高级的单位具优势,后者对植被中、低级分类单位较佳。综合考虑,可将重庆石灰岩植被分为6个植被型,15个群系,土壤pH值和岩石裸露度对植被型间判别作用最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植被图(1/25万)的说明和总结。通过野外典型地段的考察和该区各种有关资料相结合进行了该区TM卫星像片的目视解译,建立了该区植被分类的单位和系统,共划分出7个植被型组,41个群系,图中标志符号31个,并总结了该区植被的特性和分布规律,为该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造以及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平潭县植物资源、植被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外貌结构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阐述了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植物群落的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提出植被资源开发利用和改造的初步设想,为制定该县海岸带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案,提供植被资源的基础资料和有关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0.
丁圣彦  马建华 《河南科学》1995,13(3):256-262
本文是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植被图(1/25万)的说明和总结。通过野外典型地段的考察和该区各种有关资料相结合进行了该区TM卫星像片的目视解译,建立了该区植被 分类的单位和系统,共划分出7个植被型组,41个群系,图中标志符号31个,并总结了该区植被的特性和分布规律,为该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造以及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对平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平潭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资源条件、旅游条件、环境条件的权重分别为0.6141、0.2691和0.1168,说明平潭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品质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平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SPOT PAN和Landsat ETM+卫星影像为空间信息源,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精确配准、不同分辨率的融合、多波段组合分类等处理工作,以平潭岛防护林资源为研究对象,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建立防护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在ERDAS IMAGINE和ARC/INFO系统的支持下,得出基于防护林资源的平潭岛遥感分类体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平潭岛防护林资源的现状、特征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河南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山地植被分布的垂直带谱是比较简单,但比较明显.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是:植被垂直带谱基带的植被类型是该山地的纬度水平地带的植被类型;优势垂直带是分布幅最宽的基带,但过渡地带的优势垂直带是基带以上的一个带;植被的各垂直带分布高度的上限从南向北逐渐降低;从基带向上,各垂直带植被类型的变更,类似水平地带由低纬带至高纬带的植被类型的变更.  相似文献   

14.
森林立地分类研究评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本文对各具特色的森林立地分类途径,即非生物环境因子、植被和综合多因子(生态系统)途径的主要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和评价。在非生物环境因子途径中,分别讨论了气候、土壤和地形在森林立地分类中的作用,并对生活因子组合法、主导环境因子方法和土壤-立地研究方法作了重点评述;在植被途径中,阐述了植被在立地分类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着重讨论了地位级与地位指数方法,美国西部的生境类型分类方法及苏卡乔夫的林型学说;在综合多因子途径中,论述了生态系统各组分在划分森林立地类型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详细评述了巴登—符腾堡方法及其在美国发展形成的生态学立地分类方法和波格来勃涅克的林型学说。对我国曾采用的各种森林立地分类方法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结合在以上评述中作了详细介绍。通过以上各学派分类方法的比较,展望了未来森林立地分类研究的发展动态,并提出了目前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5.
SCX400型超细选粉机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CX400超细选粉机主要针对粒径在20μm以下的超细粉体的分级。文章论述了SCX400型超细选粉机粉体运动轨迹、分级原理以及转子转速与进口风量对分级精度的影响,研制了由传动系统、分级装置和进出料装置等组成的SCX400型超细选粉机,论述了由72片长方形转子叶片沿圆周均匀分布,形成细密"空气动力筛"的转子和转子与壳体间形成气动密封装置结构特征,并以粉煤灰为物料在该选粉机上进行模拟实验研究,获得各主要参数对选粉机的影响情况以及该选粉机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广西红树群落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广西红树群落进行了中级分类单位的划分。根据《中国植被》确定的分类原则、单位和系统,广西的红树群落可划分为6个群系:(1)白骨壤群系;(2)秋茄群系;(3)海漆群系;(4)木榄群系;(5)桐花树群系;(6)红海榄群系。同时,对这些群系特征作了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卧龙的食虫类区系,有3科16种.其中古北界成分仅18.75%,东洋界成分占81.25%.有13种为中国或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特有种.有10种与青藏高原种类相同.多齿鼩鼹(Uropsilus gracifis),大纹背鼩鼱(Sorexcyfindricauda)和印度长尾鼩(Soriculus leucops)3种为卧龙新记录.在各植被带中,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的种类最多,都是9种.本文还讨论了该保护区两种鼩鼹和两种纹背鼩鼱的种的分类.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城市地质空间的开发模式、技术标准及流程规范的基础上,依托三维可视化、GIS数据库等技术,对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城市地质及城市地下三维地质结构等条件和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构建城市地质信息库和三维可视化地下地质结构模型,并对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研究,为实验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陆面国土生态环境评价的综合测度问题,探讨了其内函,分级体系和应用价值,分析了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应用RS,GIS技术快速,简捷测试绿度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沁水盆地煤地质与煤层气聚集单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沁水盆地煤层气聚集单元分析,可以看出煤层气聚集单元划分需要查明影响煤层气成藏的各种地质因素。煤层气聚集成藏是天然气成藏中的特殊情况,其特殊的成因机制使得聚集单元分析不能套用常规石油天然气聚集单元的划分原则,其中煤地质基础研究特别是煤层气基础研究是煤层气聚集单元分析的基础;对于一个完整盆地,煤聚积规律研究对煤层气最为重要,因此应该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精细的富煤单元分析;对于指导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盆地内部次级单元的划分是实用的,也是难度更大的;沁水盆地煤层气聚集单元可以用以下“富气区”描述,即沁南极富气区、东翼斜坡带富气区、西翼斜坡带低富气区、西山较低富气区和高平一晋城低富气区,因此沁南区是煤层气成藏有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