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姜莉  王爱东 《科技信息》2010,(8):186-187,189
目的:了解民办高职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高依据。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三年的入学新生6497名进行测查。结果:三年新生中,总体上心理健康的为3170人,占48.79%;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偏执3个因子上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普遍较高;该校新生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其他等因子上,男女生的得分和心理问题发生率差异显著;三年新生在scl-90的总体、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三年中,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结论:要根据民办高职新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顾磊 《科技信息》2012,(33):32+26-32,26
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的特点,并且将针对大学新生的特点,从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三个角度对大学新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来促使更多的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增强大学新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应包括适应性教育、专业引导教育和素质教育,通过这三方面的教育帮助新生认识大学、认识自我,引导新生学会学习并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UPI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显示:大一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占到全体新生的一半以上,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意志力、自信、神经衰弱等方面。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建议从心理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和构建心理危机"三级"预警机制等方面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 这些年来,我校成人教育是以“三沟通”师训学历达标教育为主,夜大学、自学考试辅导、短训在职教育为辅,这两个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中学教师学历达标培训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学校成人教育面临重大转折,要把以学历达标为主的教育转移到以在职继续教育为主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6.
姜雨 《科技资讯》2006,(22):130-131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烟台市第一中学女生达标成绩的定量分析,及其身体素质与单项达标成绩,单项达标成绩同五项达标成绩的总分和三个年级之间对比关系的分析进行研究,揭示出其内在联系和科学规律,为今后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校新生由于进入全新的环境,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孤独感、挫折感、自卑感、焦虑心理等。高校教育工作应从三个方面对新生进行心理保健: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帮助新生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帮助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确定新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大学新生入馆教育的必要性,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搞好新生入馆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谊  彭骥  刘露 《科技信息》2011,(24):77-77
高校新生安全是校园安全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高校新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安全现状,提出从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安全机制,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及形式,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等三个方面来加强高校新生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庄毅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6):6345-6349,6360
采用电磁辐射预测模式对不同制式、不同载频数时单幅天线的辐射水平及达标距离,以及单家运营商及多家运营商多种制式共存时的辐射水平及达标距离进行了预测。并以2G站和3G站单个制式的最大达标距离15 m作为最小防护距离,以三家运营商共址时的达标距离30 m作为最大防护距离,研究出一套基站站址适宜性分区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观的划分出规划地块的适宜建设区、不适建设区及中间区,为基站的布局合理性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生研讨课凭借其全新的教学理念、鲜明的教学特点和独特的小班模式深受高校广大师生欢迎。然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新生研讨课仍处于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基于江南大学物联网专业的新生研讨课教学实践,对课堂多元互动启发式新生研讨课教学进行了研究,并从师生课堂互动、课程内容构建和课程考核模式三个层面进行了诠释分析,以期对进一步探索新生研讨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新生牛血清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应用原则,建立了新生牛血清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 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三个批号的鲎试剂与同一厂家生产的三个批号的新生牛血清分别进行干扰试验,在血清最大有效稀释倍数为40时,对鲎试剂无干扰;用其中一个批号的鲎试剂法对10批同一厂家生产的新生牛血清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测定,7批新生牛血清细菌内新生牛血清细菌内毒素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3批不符合 用鲎试剂检查新生牛血清的细菌内毒素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情况,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苏南某卫生高职院校新生连续三年施测。对5661条测试信息的统计分析显示:UPI对新生的检出率大概在10%左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卫生高职新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强迫倾向、人际、自信心等方面;UPI的关键题目对总分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数据分析和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提出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常化"并倡导一种积极、全面、发展的心理教育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效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并进行经济成本比较.方法纳入2015年1-12月在我科住院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长效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DII)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SII)各32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及三餐后2 h平均血糖、血糖达标时所需天数、胰岛素总用量、胰岛素成本、耗材费用、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空腹及三餐后2 h平均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间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无差异(P>0.05);与CSII组比较,MDII组耗材费用、血糖达标总费用少(P<0.01).结论 MDII与CSII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均有效使血糖达标,但MDII耗材费用、血糖达标总费用少,更具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与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2012三届共计10 086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职新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比本科新生略低;高职新生中一类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状态,二三类学生比例无显著性变化;高职新生总排名前十位的心理问题表现高度一致;经常想轻生的学生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的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职新生中女生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明显高于男生。结论:高职院校应当针对新生心理问题,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狠抓"五个重视"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课对高校新生在四年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成才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两课"教师必须从三方面加强教学改革一是正确把握教学定位,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三是准确选择教学角度;从新生学习成才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教学的理论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激发新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李洪伟 《科技信息》2013,(26):87-87
大学期间是积累知识、塑造个人修养的重要时期。新生刚入学时,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教学方式的改变,感觉到很多的不适应。本文从所遇到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三个方面入手,帮助新生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经验入手,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教育对策,帮助新生入学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能够尽快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入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在适应新环境上容易产生诸多问题。通过对大学新生适应教育阶段存在问题的阐述,从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和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满足新生管理时用户集中、处理数据量大的要求,同时满足学生最大范围地使用平台,新生管理平台的开发采用B/S模式,简要介绍了新生管理平台的关键开发技术;从研究新生管理平台的需求出发,在理清新生管理平台主要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利用UML建模工具对系统进行建模,建立系统需求的用例图,完成了新生管理平台的各个模块;系统采用Asp.net和SQL Server2005作为开发工具,用VS2008作为IDE集成开发环境,程序的开发框架采用三层的软件开发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