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显德汪煤矿实际情况,通过对支柱迎山角在倾斜工作面支护作用机理的分析,阐明了合理支柱迎山角重要性及如何确定支柱迎山角,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简便可行的支柱迎山角施工与验收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卫东 《科技信息》2011,(31):I0313-I0313
本文论述了皖北煤电公司毛郢孜煤矿在Ⅲ327工作面支护设计中,根据分析工作面的顶板类型、控顶原则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性能,提出了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设计方法,确定了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  相似文献   

3.
煤矿支护技术与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煤矿支护技术和支护设备的现状、机理和发展趋势,介绍了煤层巷道锚杆支护和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的现状,指出了单体液压支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制新型和环保型单体液压支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长壁工作面底板分类及单体液压支柱底座选型的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模型,并通过网络自适应学习与匹配联想,得出了采场底板类别与单体液压支柱底座型式相对应的结果。同时,通过邻城相互作用算法与BP网络耦合,预报了采煤工作面顶板来压。网络试验表明,所得结果与实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吴劲松  梁东民 《科技信息》2007,(15):229-229
本文主要介绍分析新型支柱柱塞式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首次在孟庄矿IV313大倾角高瓦斯采煤工作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并实现了安全回采。为该新型支柱的在大倾角工作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对于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选择支柱载荷作为顶板动态预报的基本参数.支柱载荷临界值确定为额定阻力的70%.并按统计均值与0.8~1.2倍均方差之和进行调整.符合大多数工作面顶板动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7.
郑煤集团裴沟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复杂,小断层多,受地质条件且采面顶底板软和煤质软“三软”影响,支护困难。工作面通过采用悬移液压支架替代原来采用的兀型钢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放顶煤采煤工艺。增强了工作面的支护强度,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且节约了材料消耗,提高了工作面单产水平,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长壁工作面的网络矿压观测方案,并结合实测工作面说明在网络矿压观测方案下,各工作排的最大支柱工作阻力出现位置与数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最后从整体上进行了矿压分析,提出了压力扩散余角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的支护参数主要是支护初撑力、支护密度和支护刚度。支柱对单位面积顶板提供的工作阻力为支护强度,支护强度的大小直接反映到矿压显现的程度,为了采场安全而正常生产,必须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与支护强度密切相关的支护参数有支柱初撑力、支柱密度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沈煤集团辽阳西马煤矿炮采工作面的顶板类型,对工作面矿压的实际观测,控顶原则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性能,提出了工作面支护设计的具体方法,确定了工作面经济合理的支护密度,对类似的工作面支护设计,具有广泛的推广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型户外独立柱广告牌风压分布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风洞试验,测量三面板和双面板两种独立柱广告牌模型的面板表面风压,研究其分布规律.讨论面板表面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在不同风向角下的分布特性及随风向角的变化,以及面板表面典型测点脉动风压的频域特性.结果表明:各块面板表面的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均随风向角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对于背风面板,面板边缘附近的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及脉动风压系数要比面板内部区域大;在各个风向角下,单个面板两表面均存在风压的叠加或抵消效应;迎风面板外表面的脉动风压主频低于背风面板外表面脉动风压的主频,能量也较小,各块面板的内表面脉动风压频带均较宽,能量更小;广告牌立柱对于面板表面局部风压系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告牌沿高层建筑屋顶单边布置、邻边布置、三边布置及四周布置这4种方式的刚性模型测压试验,测量了广告牌面板表面风压,研究了其分布规律,讨论了面板表面典型测点脉动风压的频域特性.结果表明:来流方向与广告牌面板表面斜交时,不同布置方式的广告牌面板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及脉动风压系数均比较大,并且面板边缘附近的数值要比面板内部区域大;不同布置方式的广告牌面板表面极值风压系数分布不同,单边布置时出现最大极值风压,而四周布置时极值风压最小;对于由多块面板组成的屋顶广告牌,相邻面板之间出现气动干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受试者仰卧时体压分布对比、纵向压力分布曲线分析、床垫平均压强差异性对比等方法,研究床垫材料对人体仰卧体压分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区弹簧和海绵床垫的最大压力集中在头后部及足跟,整体舒适性较高;记忆海绵垫的最大压力集中在足跟处,乳胶垫压力较均匀,分布在头后部、骶骨和足跟处,但这两者压力值较分区弹簧和海绵垫高,整体舒适性略低;棉胎和棕床垫的最大压力集中在骶骨和头后部,整体接触面积较小,局部不舒适感较强;水床垫与气床垫虽然没有压力过分集中,但整体接触面积较大,人体轮廓模糊不清,长时间使用易疲劳.  相似文献   

14.
共轨柴油机轨压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高压共轨柴油机共轨压力的控制策略及其控制参数优化.分析了调压阀特性及其控制参数,研究了调压阀控制频率、共轨压力采样周期和压力闭环调节周期对压力控制的影响及共轨压力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确立了发动机全工况目标轨压控制策略.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选取的调压阀控制频率、轨压采样周期、压力闭环控制周期及轨压的发动机匹配、修正策略可满足共轨柴油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地层孔隙压力对井壁附近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莫尔-库仑准则分析了地层孔隙压力对井壁附近应力分布的影响,模拟了井眼周围介质发生形变后地层孔降压力的变化模式,计算了地层孔隙介质在弹、塑性条件下,井壁发生屈服的塑性半径,从定量的角度证实了孔隙压力是影响井壁失稳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在假设井壁周围应力集中,地层孔隙压力是非均匀的、变化的条件下,裂缝内或孔隙内流体的流动是孔隙压力传递的途径,井眼周围的受力及介质特性的变化是导致井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常压和围压达到6MPa条件下,时域和频域上自振空化水射流的压力脉动特性.给出了评价压力脉动特性优劣的三个参数:最大脉动峰值压力、压力脉动幅度和脉动压力峰值差,得到了三个参数沿轴向和径向的变化规律及喷距、泵压、围压对射流压力脉动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自振空化射流存在最优喷距.在此喷距下脉动最强;在常压和围压条件下脉动规律不同,脉动随围压的升高而加剧.通过对风琴管脉冲喷嘴的改进,得到了一种新型的自振空化射流喷嘴。实验证明.这种新型喷嘴可提高射流的压力脉动强度及破岩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典型双坡屋面风压分布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表面压力测量风洞试验对低矮建筑的4种典型双坡屋面上的风压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屋面和挑檐部分的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在不同风向角下的分布特性,风场湍流强度对屋面脉动风压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挑檐类型对双坡屋面风压空间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屋脊及屋面边缘附近的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要比屋面内部区域大;脉动风压系数随湍流度增大而增大,一般在迎风屋檐附近比较大;挑檐形式的改变仅对局部风压系数的影响较大,对整体风压系数的影响较小.这些结论为低矮建筑风荷载规范条文的修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层高压、致密低渗和裂缝性油气藏介质变形对储层物性影响显著的特点,建立了变形介质储层压力恢复试井理论模型。定义了表征渗透率变化的拟压力函数对方程进行拟线性化处理,并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得到了变形介质储层不稳定试井典型曲线,对比分析了介质变形对典型曲线特征的影响。变形介质储层压降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曲线特征明显不同。径向流阶段,压降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导数值均高于0.5;压力降落试井压力导数曲线随生产时间逐渐上升,且渗透率模量越大,压力曲线与压力导数曲线的距离越小;压力恢复试井压力导数曲线随关井时间逐渐下落,且渗透率模量越大,压力曲线与压力导数曲线的距离越大。生产时间越长,压降曲线与压力恢复曲线差别越明显,叠加原理不再适用于变形介质储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对家兔及大鼠血压的影响.找出最适合学生的实验方法.方法:利用直接测定血压方法观察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异丙肾上腺素(ISP)、酚妥拉明分别对大鼠及家兔血压有何影响.结果:AD对大鼠血压呈现双相效应,而对家兔仅有升压作用.NA对大鼠和家兔均可引起升压作用.ISP可引起大鼠血压降低,而对家兔血压几乎无影响.预先用酚妥拉明引起降压再用AD、NA、ISP后,对大鼠可见到AD的血压翻转效应,使NA的升压效应减弱或消失,而对ISP的血压几乎无影响;对家兔无AD的血压翻转效应,可使NA的升压效应减弱或消失,而对ISP的血压几乎无影响.结论: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对大鼠的血压影响与人最接近,建议使用大鼠做此实验.  相似文献   

20.
低渗岩心物性参数与应力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应力是影响低渗油气田地层参数的重要因素 ,尤其直接影响油层的渗透率、孔隙度等。通过室内试验 ,利用围压模拟地层应力 ,研究了有效应力与岩心的渗透率、孔隙度、岩石压缩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低渗岩心渗透率、孔隙度及压缩系数对有效应力变化较为敏感 ,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大呈指数递减。试验发现 ,在有效应力的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岩心弹塑性变形 ,在测量过程中低渗岩心存在启动压力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