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百惠曾经位列中国直销10大转型企业之一,但他似乎却选择了远离中国直销业的喧嚣,消失在业界人士的视线之外,但就在最近,我们突然发现特百惠其实并没有远离,不经意间,它已千店在握。  相似文献   

2.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96-97
特百惠 特百惠曾是1998年的“十家转型企业”之一,其母体是拥有60多年历史的美国特百惠,是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生产商之一,并在全球设有70多家分公司。在海外,特百惠依然是一家地道的直销公司,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0万名直销商,年销售额约12亿美元。但是目前,特百惠(中国)却离直销越来越远,俨然是一家以店铺为主的传统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3.
直销一路颠簸在中国走过十余年,直销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着泪水为市场经济也为直销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着经验和教训。“异地直销”便是其教训之一。异地直销是在中国直销业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异地邀约据点式动作模式。作为中国直销的变异体,异地直销十多年来在中国生生不息,一直游走于政策边缘,一直困扰着中国直销业的良性发展,成为直销监管的难题之一。异地直销人员在中国有多少人?300万?500万?恐怕谁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其带来的社会问题等负面效应是我国政府无法回避的,也是整个直销业应该直面的,这些问题更是异地操作的团队精英们应该思考的当务之急。异地直销事关整个中国直销业的良性发展。作为引导华人直销第一传媒的《中国直销》杂志,今年把异地直销的项目纳入了本年度的研究重点,今天我们邀各位直销研究者和具有多年直销经历的实践者、管理者来谈论这个话题,是期望抛砖引玉,把“异地直销”辨析得更明白透彻,既为中国直销正本清源,也为中国直销的监管部门提供监管思路,从而让中国直销业回归主流,驶上正轨。  相似文献   

4.
《中国直销》栏目,到本期,已经是第四期了,自推出之后,读者反响很大,不断有读者来信来电话探讨相关问题。在2002年12期《中国直销》栏目中,我们记述了中国直销行业面临的种种彷徨,但无可否认的是,WTO的确是给中国直销业带来了无限机遇。 这里就有一位长久关注中国直销业的读者,阐述了他的观点。《中国直销》栏目非常欢迎对直销感兴趣的朋友们都能来积极参与讨论,一起为中国直销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3月初,联合利华备战中国直销业的消息曾引来业界极大关注,并被认为是业外资本杀入直销业的代表。当时联合利华成立了一个7人直销研究小组,对中国直销市场及法规做一些调查研究。但就在8月10日后,各路企业厉兵秣马备战立法后的市场时,业内却传出联合利华的直销计划已搁浅。“项目负责人蒋先生已经离职,直销7人小组也已经解散。关于直销方面的策略准备都已停滞。”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各地,每年都有一些新的直销公司诞生,中国也不例外。从1990年代开始算起,各种类型的直销或准直销公司,估计不下万家。尤其是在直销业较为热闹的几个时期,说每天都有新公司诞生都不稀奇。然而,尽管直销业已经在中国存在近20年时间,但还是有诸多“外行”对直销的运行模式不甚了解,尤其是多层次直销模式,对很多人来说显得有些神秘。  相似文献   

7.
传播正能量     
"正能量"是2012年各大媒介年度点评中上榜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汇,它给了我们认识当今复杂社会局势的一个有效角度.幸运的是,中国直销业恰恰非常需要这样的视点指引.而我们能得到的不只是方向感,还有启发——因为,从国家、行业、企业到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个非常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并不是说全中国单单就直销行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相反,正如我们第八届中国直销风云榜的主题一样,在很多行业举步维艰的时候,中国直销业的整体持续增长,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着可贵的新能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直销市场一直处于混沌状态,即使是《直销管理条例》已经正式实施的今天,直销业和直销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彩象依然没有得到太大改善。然而,一安利家庭最近在“全国食品安全知识大赛”中获第三名的消息传来时,却有如一丝甘露,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我们相信,中国直销业的行业形象重建,关键还是在于直销人自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卫生巾对于中国直销业,究竟是什么样一个概念? 当东方康林携侨鑫集团之威杀向中国直销业时,确实也曾令人期待不已,当他们最终选择了卫生巾这把钥匙开启直销之门时,却也不得不让我们大跌眼镜;匆忙间获得直销牌照后又马上沦为不知所措状态的广东康力,悄悄地拾起了卫生巾直销这根救命稻草,局面一时难以预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金元酷史     
中国直销业谁最酷?我的答案是李金元,这不关他的中国民族直销业老大地位.仅仅是他的日常细节表现就足以让我们将“中国直销第一酷哥”这一奖牌授予他  相似文献   

11.
《当代地方科技》2006,(11):58-60
近似中国的韩国直销史 韩国直销业和中国直销业的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韩国,刚刚出现的直销企业也曾受到政府的严厉抵制,韩国政府甚至一发现有人从事直销活动就予以逮捕。经历了一段时间以后,尤其是看到美国对直销行业全面放开,韩国政府才逐渐缓和了态度。这其中一波三折的经历像极了中国直销:  相似文献   

12.
风云焦点:数十万字直销理论他是一位在商海沉浮了20多年的企业家,他又是一位刚踏入直销业不久的新兵。他为中国直销业的正名而摇旗呐喊,他为中国直销业的主流化努力奋斗,而且,他还为中国直销业与传统销售模式的结合,做出了卓  相似文献   

13.
《当代地方科技》2004,(10):40-41
国家对于直销的经营方式正在起草直销法,这对于个行业当中专、一对于种经营模式给予立法,是非常具有应用信号的.可见直销对于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鉴于直销领域,我们国家一直在缓慢推进当中,在看到直销已经是全球不可忽视的行业模式来讲,我们眼前看到的或者在做的直销业是非常不完整的,根据十几年的国内直销市场的试验,基本上已经有了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直销模式,但现有的模式非常不健全,发展也非常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这四家中国直销业里的老牌企业,很早就在《中国直销》中露面,十多年的经历让他们显得厚重,他们有许多共同点,但又有着许多差异,我们记录的,正是这些企业十多年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直销自上世纪90年代鸿蒙初开至今,已近20年,其间众多公司起起落落,无数英雄分分合合,累牍政策时抑时扬……但是,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如果我们肯从直销业最易识别的一个要素——产品来探究一下卫生巾的突然大热,不觉中竟然可以一窥整部中国直销史的细微变迁。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中国直销企业模式创新峰会”召开时,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和重庆市科协的领导们对直销业保持着极大的关注。而2009年的直销业,又给了他们很大的惊喜,当他们了解N2008年中国直销业在慈善中的义举,在金融危机中的发展时,更是充满盛赞。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其实不仅仅将直销模式看做销售渠道的一个简单补充,我们所看到的直销优势,是它可以成为连接康美各大渠道板块的核心。"近年来,康美药业一直是中国医药界业绩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如日中天的康美药业突然杀入直销,引起业界一片哗然:康美医药经营遇到瓶颈了?康美药业老板被人忽悠了?康美药业反正有钱,进直销行业玩票来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声音不一而足。当《中国直销》杂志记者真正面对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经理许冬瑾的时候,她以一个真正商人的智慧,为我们道出了对直销模式水到渠成的切入,以及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春天已近尾声,各上市公司的2007年财报也都公布完毕。在为数不多的几家上市直销公司中,我们看到,各直销公司的业绩还是比较喜人的,就中国区来看,业绩都非常可观,也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直销业的复苏。  相似文献   

19.
直销在中国陷入泥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一味推崇梦想而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限制,与商业道德和销售的本质新行渐远。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直销人开始注意到直销与自然科学间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推出三位业界人士在直销业里对著名科学理论的纯熟运用.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2008年对中国直销业来说,在逐渐明朗的政策和逐步规范的市场环境下,合法主流直销企业通过不断地完善发展,在2008年基本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稳步增长可以说是2008年中国直销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但是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却让我们对新的2009年无不感到迷茫,对直销行业的前景也充满了担忧。20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