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研究者们已经创造出了各种可快速凝结、防止留疤或促进愈合的伤口敷料以及其他的伤口处置方法,科学家们正在基础护理方式上悄悄发起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2.
受伤的动物常用舌头舐自己的伤口,过去对此的解释是唾液有消毒作用。最近科学家们指出,所有的哺乳动物的唾液中都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它能促进表皮生长,刺激靠近伤口处的毛细管的形成。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细胞生物学家巴克利等人把慢释放EGF的药丸植入老鼠的伤口附近处,发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分离出一种促使伤口愈合的机体的特殊化合物。这种被称为“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esis)的物质是从兔的伤口分泌物的液体提取的,并由zena Werb等制成半提纯制品。微量的该因子(约千万分之一克)就能加速动物植皮的血管再生以及兔眼角膜毛细血管的形成。而在正常情况下角膜是不含血管的。  相似文献   

4.
程高 《大自然探索》2002,(11):29-29
千百年来,人们长期使用一种长得酷似仙人掌的植物——芦荟来治疗疾病,因为它具有可以愈合伤口的神奇功效。但是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完全解释,这种北非土产的植物是如何发挥神奇功效的,因此芦荟——百合科的一种多汁植物,一直得不到科学界的认可。现在,科学家们在观察中得知,从肥厚的芦荟叶中获得的液体,可以用来治疗伤口,而且只要稍稍抹上一点就够了。每个从事芦荟研究的科学家,对芦荟为何能够疗伤这一问题,仍持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叶子中的凝胶可以减轻炎症,因此能促进伤口愈合。而有的人却说,这是因为这种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还有人认为,芦荟所起的是湿润伤口的作用,因为伤口的愈合需要在一个相对潮湿的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们发展出了许多可以帮助它们躲避伤害和疾病的行为。生活在坦桑尼亚西部的华同威人经常采摘一种植物的根茎,用来治疗寄生虫和其他肠道疾病,据说这种治疗方法是半个世纪前一个巫医在跟踪一只生病的豪猪时偶然发现的,他看到豪猪吃了这种植物后很快恢复了健康。有关动物自我疗伤、治病的传说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很广,生物学家也早就观察到动物吃一些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的植物的现象,他们怀疑动物们是为了治病而吃药。现在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动物们的确在为自己治病。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们发展出了许多可以帮助它们躲避伤害和疾病的行为。良好的卫生习惯你家里的狗或猫受伤后可能会用舌头不断舔自己的伤口。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不是这样做会让它们感到舒服一些呢?事实上,它们是在为自为了避免得病,狒狒往往在一个地方只睡一两个晚上,然后就迁往另一个地方睡觉,直到粪甲虫将粪便清除干净后才重新搬回来。它们还相互整己治病。哺乳动物的唾液里含有许多可以杀死病菌的化学物质。生活在野外的狼、猴子、黑猩猩、狮子、老虎和大猩猩受伤后也经常舔自己的伤口。甚至我们人类在手指被割破后也有舔伤口的习惯,这也许就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一种本能行为。为了避免得病,大...  相似文献   

6.
当今科学虽然非常发达,但人类对自身却并不完全了解,有许多奥秘需进一步揭示。唾液的奥秘以往人们认为唾液只是含有淀粉酶的消化液,除洗涮口腔外,别无它用。可是,科学家们从动物受伤后常用舌头舔拭伤口而受到启迪。通过实验,在小白鼠的唾液中发现两种物质,  相似文献   

7.
古时候,我国蒙古族牧民们就发现,将马奶放在普通碗里,几天之后就会发臭变坏,然而,盛放在银碗里的马奶却能较长时间不变质。人们还发现,用银碗盛水或在盛水的碗里放一把银钥,就是经过几个月,水也不会变质。古埃及人在2000多年前就知道把银片覆盖在伤口上可防止感染,伤口好得也快。特别是当人们外出因口干而可能会“渴不择饮”时,只要将银手饰或银器浸入水中,并不断搅伴,水就可饮用。这都说明,银能杀  相似文献   

8.
合成蜘蛛丝     
美国怀俄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yoming)的研究人员们已经离析出能使蜘蛛产生丝网的基因并将这些基因拼接于细菌。这些细菌现在能提供蜘蛛丝异常强度和弹性的蛋白质。有些品种的蜘蛛丝确实要比钢强5倍。蜘蛛丝还能抗水的破坏。蜘蛛丝还能延伸30%的长度而不致破裂。由于有那么多特殊性能,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研究蜘蛛丝应用方面的用途:它可用作缝合伤口的丝线,防弹背心和人造韧带材料,飞机、航空母舰上接收机的软线以及能适应洗丝织服装的洗衣机。  相似文献   

9.
罐头的发明     
1804年,拿破仑向全世界重金征求发明方案;食品贮藏法,要求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长期贮存而不腐败,并保持味道新鲜,法国政府将给予发明者12 000法郎奖励。原来,当时欧洲的各国海员极易患上败血症,如有一小伤口,就会流血不止,危及生命。海员们经过多年惨痛教训才发现:多吃新鲜蔬菜和蜜桔、水果等能有效防止这种  相似文献   

10.
恶毒小箭     
在中国远古的战场上,曾经有一名士兵被敌人的一种小箭射中了,他的同僚赶忙过去救他。当同僚赶到时,他们发现,这个被小箭射中的士兵,不但没有死,甚至也没有受伤;更离奇的是,他的伤口并不是很痛,也没有流出很多的血。这名士兵的同僚们,把他的箭拔出来,送他回后方养伤。经过一段日子,发  相似文献   

11.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1,(6):80-80
问:伤口碰到盐为什么会更加疼痛?答:伤口一般就是皮肤破损,导致神经外露,盐属于碱性物质可以杀菌,但碱性物质碰到外露的神经,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如猫、狗、鼠等小动物的四肢受伤后本能地会不断用舌舔伤口,从而使伤口得以自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动物的唾液中含有能愈合伤口的特殊物质.这一动物的本能现象使科学家受到一些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3.
出门旅行的时候,难免遇到非常事件,从而导致受伤出血,此刻如不及时止血,就会危及生命。据医学专家介绍,人体一旦失血达到2.24升,就会引起死亡。 那么,怎样才能止血呢?下面,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几种通常的止血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伤口加压止血法伤口加压止血法,就是在伤口  相似文献   

14.
正常的伤口修复能力对于生存与健康十分重要。皮肤伤口修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在时间、空间上有序的相互作用,最终完成皮肤屏障修复与组织内稳态维持。文章总结了伤口修复的主要过程,并重点阐述不同类型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无疤痕修复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常的伤口修复能力对于生存与健康十分重要。皮肤伤口修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在时间、空间上有序的相互作用,最终完成皮肤屏障修复与组织内稳态维持。文章总结了伤口修复的主要过程,并重点阐述不同类型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无疤痕修复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人体大约由1000万亿个细胞组成,几乎所有的细胞膜外表面都长着一根根形似触角的细长的突起,叫"初生纤毛"。美国科学家发现,这些初生纤毛对细胞具有类似GPS定位系统的作用,它们能接收和处理信号:当人体出现伤口时,初生纤毛能使细胞以适当的速度朝伤口的方向移动,治愈伤口。这与帮助船只实现海上航行的全球定位系统十分类似。  相似文献   

17.
<正>不想伤口留下疤痕?试试贻贝胶吧。这种海洋软体动物分泌的一种胶类物质能使大鼠的伤口完美愈合。已经有许多帮助人们减轻疤痕的产品投放市场,包括激光疗法等。但最近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取自贻贝的"胶"泥,帮助伤口愈合。当在皮肤中起支架作用的胶原蛋白断裂开来并  相似文献   

18.
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绷带,会在伤口感染初期变为紫色。由德国慕尼黑模块化固态研究所研制的这种绷带所使用的新型敷料中,含有一种会对不同酸碱度起反应的特殊染料。这种新型外创绷带与其他绷带一样可以用来隔绝伤口,但新产品提供了一种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的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朱润 《科学通报》1962,7(2):1-1
在高等动物的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由于伤口四周的皮肤逐步移向伤口内,使创伤面积逐渐缩小,这一现象称为创伤收缩。创伤收缩对于创伤愈合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始于 Carrel((1910),以后数十年间,趋于沉寂,一直到近年来,又被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20.
能模拟伤口愈合的“自然绷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与人体凝血时出现的同一化合物,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可能会最终成为一种“自然绷带”的纳米纤维垫。由只有人的头发丝千分之一细的纤维蛋白原束织成的这种织物,可以永久性地放在伤口上,将失血量减少到最少并有助于伤口的自然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