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日本学术振兴会、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构建了中日韩区域科技合作的A3前瞻计划合作机制。其工作主要包括:召开亚洲研究理事会主席会议,举办东北亚科学论坛,并联合资助三国科学家在选定前沿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通过A3前瞻计划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促进了亚洲区域科技合作,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信息科学领域发展对外实质性合作方面的成果与展望,其中包括:近年来信息科学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情况;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龙星计划”执行情况;中关互联网的合作交流情况以及中欧科技合作发展的渠道与计划。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2,(20):11-12
该项目由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畜牧兽医科学研究中心(现更名为: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畜牧与饲草饲料研究所)于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合作完成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66-66,68
“甘蔗制酒精关键技术合作研究(2009DFA30820)”是国家2009年下达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主要针对我国甘蔗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中品种及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与巴西进行交流与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创新政策体系、科技计划体系、技术孵化机制、风险投资融资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以色列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做法及经验,提出我国与以色列存在高科技合作的广阔空间,并建议我国应借鉴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建立针对不同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科技计划体系,将满足产业需求作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根本目标,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对美国现行专利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的《美国发明法案》,并宣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加强与公共、私营部门的合作;9月21日,欧委会正式宣布在欧盟范围内积极推行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公私合作计划,面对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资源的有效利用、食品安全、增长和就业等诸多挑战,努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研发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尽管“十一五”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重大成果,转移转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但研发创新和产业经济因分别遵循着各自的发展规律和评价指标,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了研发创新体系中的相对薄弱环节.而科技成果转化的真正涵义,就在于它必须动态地适应科技研发对市场的适应程度,市场对科技成果的需求、接纳程度,以及科技成果转移的环境支持程度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适时搭建了与国际组织合作的平台,利用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的优势,联合培养中国的青年科学人才。合作9年来,共有400余人次利用该渠道赴意大利参加ICTP组织的各种培训班、讲习班、研讨会、短期研究等活动,ICTP也通过该协议渠道,更多地培养了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学者,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黑龙江省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依据权变理论的指导思想,认为黑龙江招商引资的模式要根据区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持续地创新取得模式的不断优化,提出构建科技合作招商引资模式的构想,并通过对科技合作招商引资模式内涵及黑龙江科技合作招商引资模式运作思路的阐述,对科技合作招商引资模式的运作及对提高黑龙江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中非科技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技术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中非科技合作的战略重点,指出中非科技合作战略应实现由“经济援助”向“技术转移”转变,由“市场换技术”向“技术带市场”转变,由双边学研合作为主体向以企业合作为主体转变,并建议国家设立“技术非洲计划”。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1年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十五期间国际合作工作思路、各类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执行及进展情况(包括对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与交流)、经费使用、对外合作渠道、资助重点、项目成果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12.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对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科技部会同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7月4日发布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该计划是中国政府首次倡议制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计划,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构筑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3.
目前科技进步、科技合作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与经济日益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科技合作已从单纯的技术合作进而深入到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也已成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力量.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在云南昆明建立定期定址举办的“中国—东盟科技论坛”,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发展”主题,建立一个创新性科技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东盟各国间的科技合作交流,发挥科技引领市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对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特别是促进云南省的对外开放和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获得更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中国—东盟科技论坛的建立将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竞争尤其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科技日益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区域竞争的焦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特征的世界新一轮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东盟区域急需通过科技合作来提升区域创新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科技部的统一部署,《国家基础研究“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由科技部组织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共同起草。该计划与规划将包括学科布局、基础数据、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的内容。本文试图全面分析当今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特点和“十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十五”规划如何结合我国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现状和国际合用的新特点;提出了未来基础研究国际科学合作的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7,(20):46-46
国家863计划“3TNet网络电视内容运营平台的研制”课题(编号:2005AA103330)研究目标是在T比特级路由、T比特级交换、T比特级传输设备研究基础上,从Internet TV和多媒体互动业务人手,重点面向SDTV/HDTV宽带流媒体业务应用,在长江三角洲促进地方政府和运营公司自主建设下一代可运营级的、能支持大规模并发流媒体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示范网,从而在信息领域继续突破并最终为应用、科学研究、未来项目开发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地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3,(13):29-30
该项目以增强北京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打造农业高端产业为目标,针对我国蔬菜、小麦和玉米种业重大品种匮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发起“以我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推进实质性、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在项目的支持下,与美国、墨西哥、荷兰等国的相关大学、研究院所和国际种苗公司进行了广泛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期间国际合作工作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期间国际合作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和"十五"期间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工作的设想.在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如何营造有利于广大科学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良好环境、建立通畅的资助渠道;配合科学基金人才战略的实施,吸引、稳定、培养拔尖基础研究人才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群体、基地建设,增强国际合作能力;建立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加强实质性合作研究;加强国别政策调研、引入先进管理模式,为不断完善科学基金机制服务等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朱庆平  张峰 《中国基础科学》2012,14(2):34-36,29
近年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间的合作与交流,更加充分地发挥科技创新要素的协同作用,一直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973计划“心脑血管研究项目网络”的发展背景及主要做法的总结,对发挥“项目网络”的作用,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2年2月14日,澳大利亚工业、创新、科研与高等教育部公布了一份题为《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科研合作》的报告,详细分析了在澳中经济社会发展、双边关系密切以及科研全球化背景下的澳中科研合作状况。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科研合作关系已超过30年,这为未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国科研人员和机构应积极利用已建立起来的机构和政府间合作框架,继续推进在创新和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4,(15):26-26
IHDP-IRG的实施须通过全面国际合作实现,借鉴国外的成功技术和模式,提升我国防范风险的能力。该项目的主要工作是配合IHDP-IRG国际综合风险防范项目制定的科学计划的研究内容,在探索社会,工程、经济措施以及环境风险形成机制,以及各类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风险管理的实践当中,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