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章雄 《科技信息》2013,(20):392-392
本文主要针对集镇段路基,分析开挖路基发展变化情况,并分析填挖方不同渗透性对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研究探讨开挖前后水系入渗对填方土差异沉降变形影响,防止随着时间的增加,路基发生湿软变形,填挖交界处产生差异沉降,分析采取路基项面的处理方法,降低水系入渗对路基内部渗流场的影响及由此造成的湿化差异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2.
结合湖南郴州机场挖填交界区域路基工程实际,基于强夯处置路基加固机理,应用强夯法处理挖填交界面,开展夯击能为2.5 MN·m和3.0 MN·m,夯点间距为4.0,4.5和5.0 m的强夯处置现场试验,分析填土级配、强夯变形量及固体体积率的变化规律,探究不同夯击参数作用下的地基处理效果,提出最优夯击参数并研究在最优夯击参数条件下挖填交界面的差异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填方区采用夯击能为3.0MN·m点夯2遍+1.0 MN·m满夯1遍,夯点间距为4.0 m;挖方区采用夯击能为2.5 MN·m点夯2遍+1.0MN·m满夯1遍,夯点间距为4.5 m;强夯处理后挖填交界处的差异变形量仅为0.02 m,固体体积率相对差为0.5%,每层填筑厚度4 m满足有效加固深度要求,设计参数可以为其他相似填料处治地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山区的公路工程设计中由于地势起伏大,挖填方工程量大,有全填断面或全挖断面与半填半挖断面,道路挖填后。沿河路堤因河道变迁与水位涨落等原因,经常受到冲刷作用,因此路基必须防护,才能确保路基稳定。  相似文献   

4.
刘洪胜 《山西科技》2005,(6):122-123
文章结合汾阳-离石高速公路K25+810-K25+968段半填半挖石方路基的施工实践,对半填半挖石方路基的施工工艺控制及土工格栅在填石路基中和锚杆在石质坡体防护中的施工工艺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边胜伟 《广东科技》2014,(24):149-150
高速公路台背填土与路基填挖交界处的压实补强处理是修建高速公路中的主要工程环节之一,桥头跳车是修建高速公路工程中的难题之一。普通压实机械无法压实到位,采用液压夯实进行补强,通过对夯实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夯实质量评判标准,为高速液压夯实技术在公路建设中广泛应用积累经验,具有重要经济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年冻土区半填半挖路基较一般地区的半填半挖路基而言,具有其特有的复杂性,工程设计措施和施工措施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决定着路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工法是通过现场实践,摸索总结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公路工程中土质路基的压实从压实机理,压实效果及半填半挖路基压实和零填路基的等几个方面,简单探讨了土质路基的压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填挖相交断面处、半填半挖结合处、新老路基交接处和土基密度不同部位:  相似文献   

9.
针对黄土湿陷性进行阐述路基施工质量要点措施控制,特殊黄土质量控制措施,以及黄土台背、防排水、护坡、拦截工程、桥涵基底处理、挖方路段、填挖结合部、冲沟处治、软土地基、原地基加固及低填路基、高填土、高位涵、坝式路堤等特殊地段施工的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0.
结合承赤高速公路K3+610-K4+110段高填深挖路基(半填半挖段)施工,介绍为了减少半填半挖段路基的纵向.横向不均匀沉降,设计强力务实法施工填筑方法及半填半挖衔接施工工艺。通过强务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必须稳定坚实。由于地形的变化,路基横断面形式一般可分为路堤和路堑两种,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称半填半挖路基。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要处理好基底,保证必须的压实度和正确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2.
浅议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测量放样、路基挖填方、路基防护等方面阐述了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并结合施工工艺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3.
叶玮 《工程与建设》2011,25(2):255-256,259
简述了如何做好高速公路斜坡填方路基设计问题,应做好路基填料的综合设计,对斜坡半填半挖路基,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路基.对于膨胀土填料,掺灰改性处理时,应加强拌合,确保掺灰均匀,并且做好填料、地基的防水设计等,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衔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特点,着重对新旧路基间的衔接技术在理论上进行分析探讨,全面研究新旧路基衔接技术的施工工艺。清除原地表草皮及表土,挖除树根,原地面填前碾压使之达到要求;然后在原有路基结合处挖台阶,新旧路基结合处铺设土工格栅,使新旧路基衔接处不产生不均匀沉降;选出优质路基填料,新旧路基结合部进行强夯、凉晒、换填等技术处理。实践证明,路基衔接部分不开裂,提高路基平整度。通过以上方法对路面平整度的控制,经检测路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鲍居德 《奇闻怪事》2009,(8):190-191
本文从湿陷性黄土的地质特性、湿陷等级、湿陷土层厚度以及湿陷起始压力、湿陷土层所处的地理位置、路基填挖情况,提出了利用强夯处理的施工方案,阐述了强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并对强夯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付志国  刘朝华 《科技资讯》2010,(10):102-102
本文介绍了红砂岩的一些基本特性,以及红砂岩作为填石路基的常见病害,针对红砂岩填石路基这些病害,路基质量较难控制,压实度不够的情况下,采用强夯法和冲击压实法进行处理,通过强夯法和冲击压实法进行处理后的填石路基,路基的质量和压实度明显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的大量物流,运输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公路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通过路基施工前准备工作、桥涵构造物施工与台背回填、路基挖方施工、路基填方施工、半填半挖路基施工及路基的排水与防护,来论述山区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拟试验的加筋切填路基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邵怀高速公路溆浦连接线半填半挖路基的实际情况,应用有限元软件,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及四节点Goodman摩擦单元,对加筋切填路基变形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模拟试验;通过定义敏感性因子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影响因素敏感性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对路堤顶面沉降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前3位的依次为地...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在填土中分层铺设土工格网等土工加筋材料.基于非线性弹塑性Drucker-Prager模型,采用有限元参数分析方法,结合现场沉降观测资料,探讨路堤填筑材料物理参数对新老路堤附加变形、差异沉降、路堤横坡变化影响规律及土工格栅处治交界处路基非均匀沉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填筑体压缩模量高且密度低,有利于改善新老路堤不均匀变形和差异沉降的状况;黏聚力c对拓宽路堤竖向附加变形影响较比摩擦角φ大;土工格栅对减小路堤表面的竖向变形效果并不明显,但能有效提高新路堤安全系数及新老路堤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李占国 《科技资讯》2009,(31):45-47
针对河北省保阜高速公路,海拔由120米高的平原上升到海拔1260米的山区,沿线设计了很多半填半挖高填方路基。采用强夯加固,解决了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同时具有省时节能、效益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