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记得最近看过一部电视剧《花千骨》,该剧里一个词现在最流行,是"洪荒之力",它是活力、动力的代名词。一个企业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离不开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而开启企业工会的"洪荒之力"便是激发和谐企业的最大推动力,它激发了企业旺盛的生命力,丰富了企业职工的文化生活,它是促进企业内部和谐、推动公司"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职工热爱企业、奉献企业的枢纽。该文论述的是探讨工会工作中的改旧突新的做法,展开讨论怎样建设员工心目中的"职工之家"。  相似文献   

2.
李岚 《科技信息》2013,(8):81-81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说":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意思很明确,表达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企业文化建设已日益被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所认识、重视,并力图在实践中建设符合各自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在看了这段话后我不禁感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极其渴望了解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现状,并为之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在第十届文博会上,北京挂牌了1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标志着北京文创园从自发形成的基地、单体园区,逐步升级到更高形态。如今各类文创园区已遍地开花,并发展为功能区、实验区,经历了从1.0版到5.0版的进化。集聚,为企业提供文化家园著名的互联网旅游公司"穷游网",是在2008年初从网上论坛生成为一个实体公司的。那一年,它落脚在海淀区的理工科技大厦。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大潮中,穷游网抓住了国人自助游爆发的市场机遇。"公司发展很快,各个部门  相似文献   

4.
企业如生物,成功者生存成长,失败者死亡消失,"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优胜劣败,天之道也.企业之能生存及成长要诀,是善用"人、财、物、机、技、时、信"等"企业七资源",使生产力贡献度(Productive Contributions)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孙红 《创新科技》2004,(4):14-15
<正> 从"老板型企业"过渡到"制度型企业",再由"制度型企业"上升到"文化型企业",这是企业成功的一般轨迹。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从"人治"转向"法治"是一项历史性的紧迫任务。柳传志归隐、倪润峰去职等等轰动事件的背后,都有刻意淡化"老板"个人魅力,推进企业依靠制度体系实现持续、稳定成长的导向性痕迹。正如日本著名企业家盛田昭夫所说:"企业内部管理的要义在于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繁杂的企业工作结构系统之中,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而论其实,二者又有着难以分割的内在有机联系。一方面,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在内容上有相互重合之处,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有机联系,并据之而自觉地行使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联姻",这无论对工会工作或者企业文化建设,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正>"软权力"或曰"软实力",是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约瑟夫·奈在上世纪末提出的概念,一经提出便风靡世界,在我国的政治和社会领域也成为了耳熟能详的词汇。虽然中文语境中的软权力或软实力,已同奈的原初界定有了极大差别,但在学术研究中,若论及文化外交或人文交流的理论,却几乎言必溯及奈之软权力。奈的软权力说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文化是否只有权力这一种维度?文化吸引力可以"变现"为国家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每座建筑的历史文化源于建筑自身以及它周遭环境发生的各种人、物、事的变化。城镇或乡村的历史与文化,也是当地建筑文化互动互构与此消彼长演变的综合表达。这意味着,建筑本身或特定建筑与周遭环境互构形成的"场所",是其整体景观地区的文化载体兼历史标征,让人们拼凑、诠释无从完整重现的过去,也藉此叙述过去、现在、未来的合理或不当。而汉语"古迹"的原来涵义重视"古"而关注在"人、事"之"迹",这涉及华人传统思维方式,是以使用者/参观者的心意为本,带出具有情境感受的建筑之"迹",以"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发思古之幽情"达"文以载道"之效。这样的观念,对于华人如何追随祖辈传统、活用建筑文化遗产,很有指导意义。而当前真相,一方面是"全球化"对各国国族建构带来"文化同质化"压力,另一方面是"全球化"和"国家体制"孕育的"流动空间",还有国族建构引起的对待少数族群/地方社会文化遗产的态度,也冲击着弱势方原来的传统社会结构与社会价值,动摇其传承空间。这些群体如何认识与叙述自身文化遗产,涉及他们如何诠释与重构自身的历史定位、文化认知与社会生活空间,也涉及群体如何维续或扩大自身不论在物质、形而上领域的话语。  相似文献   

9.
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现代企业最具生命力、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因子",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只有加强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和建设,企业的潜在创造力才能发挥,企业的整体目标才能顺利地实现。对一个企业来说,团队精神就是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用以凝聚人心,激励士气的一种企业精神,立足于企业本身,建立"敬业、守信、奉献、创新"的团队精神",以人为本",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企业的长足发展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生命力源远流长,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文化成的历史。就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因文化而灵动、城市精神因文化而彰显、城市风气因文化而形成、城市形象因文化而展现、城市实力因文化而倍增。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应充分发挥"推进器"、"调色板"、"磁力场"的功能,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特色和底蕴厚重的人文景致,以山水文化塑造城市的"形",以历史文化凝聚城市的"气",以名人文化锻造城市的"神",以创意文化增进城市的"智"。通过文化的创造力来点燃城市之火,塑造现代都市人脚踏实地的善良秉性和仰望星空的浪漫情怀。  相似文献   

11.
"三严三实"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文化精神,它不仅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为人之德"、"为政之道"、"谋事之要",同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传统、文化精神和理论品质的传承,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历史传统以及作风建设文化精神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三严三实"因此而成为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新风险、新挑战、新局面的作风建设新起点。  相似文献   

12.
王绩诗歌与佛教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绩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古怪的醉汉,倔强的隐士,自足的农夫",其诗意兴高洁,真率疏狂,不仅体现了儒道文化,也展示了释家文化在其身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滕州市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总人口168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境内有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遗址,足"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勇于自荐的毛遂、招贤纳士的孟尝君、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  相似文献   

14.
日本企业精神训练对我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精髓.在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下,日本企业精神训练通过特定的内容与方式,将员工塑造成"企业人",树立与企业一致的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我国企业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动员广大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曹丕、曹植兄弟的文学侍从之中最著名的实有六人,但曹丕《典论.论文》却提出了"建安七子说",原因有二:一是吴质曾提过"郑国七子"对其有启发,二是为合礼制之需要。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方之全史"、"博物之书",地方志书是记录当地历史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地方志书的整理研究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然而,由于这类地方志书往往存书量少、残缺不全、讹误较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发展实际并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一条"人间正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并为世界治理作出时代思考的一套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实践之中。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在于其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的"中国元素",它绝不是"飞来峰",也不是"舶来品",而是富有"中国味"、具有"中国魂"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8.
感知安全     
<正>身为一名乡镇安监站的安监人,五年的安监工作不敢谈阅历,遑论经验,仅从有限的学习思考、工作经历中拾掇一些自以为值得讨论的"牙慧",杂列如下。安全是一种文化安全是一种心理需求,需要文化的承载;少了文化之传承,安全极易被轻视。当安全根植于心,随时间之积淀,体现的便是文化素养。安全文化不是喊口号,安全是被感知;文化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文化需要用心感悟。"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石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刻剖析了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全面阐述了廉洁文化在石油企业和谐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坚持文明规范的管理制度,探索了石油企业党政组织在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活动的同时,必须突出"三个教育",强化"三种关系",积极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和谐氛围.这对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有效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营销精彩生动,令人经久不忘。成功的营销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深深地渗入人们的生活,历经数十年、数百年仍魅力不减。营销是一首隽永的诗;营销是一支动人的歌;营销更添世界斑斓色彩;营销更增生活浪漫情怀。"红豆在南国,春来发几枝?愿群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唐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江苏红豆集团公司的创业首独钟"红豆",为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商标取名"红豆",并利用附近顾山的一颗千年古树红豆树的传世佳话,将自己的企业和产品注入了高品位的文化内涵。红豆,又称相思豆,象征着纯洁的爱情,象征着悠悠相思之情把它翻译成英语,意则为"爱倩的种子",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伴着优美的千古绝唱,带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风格,紧贴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