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融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于一体的“大德育观”在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具有现实合理性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是高校德育目标的最新宏观定位 ,目前 ,亟待将之进行目标的微观细化 ;“灌输论”的地位及坚持“灌输论”的现实紧迫性 ;德育的时效要通过落实德育的主体地位来实现。具体说来一是按需施教 ;二是采取适当的德育教育模式 ;三是注重德育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界,“灌输”教育被等同于“生硬的说教”,被个人价值多元化的现实所质疑。而“灌输”的实质是一种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本质,并非教育方法层面上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关键要解决好“灌输什么,如何灌输”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秀雪 《科技信息》2012,(32):103-104
现在“灌输”成为被“人人喊打”的对象,但往往是“喊而不打”,因为在道德教育中“灌输”作为一种方法依然发挥着作用。长期以来德育灌输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教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理解使其合法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正视,“灌输”并不代表一种压制和控制,不等同于规训。灌输是传播德育文化的需要,是主体德育的物质基础,在儿童早期灌输是提高其道德判断水平和道德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西方社会的三种“校本”理论形式———校本课程论、校本培训论以及校本管理论 ,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热点。解读这三种理论并剖析我国教育界试行或认识“校本”理论过程中的问题 ,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校本”理念,将有利于“校本”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黄悦忠 《科技信息》2007,(8):152-153
在新形势下灌输教育并未过时,当代大学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要使“两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理论,努力探索更有效的灌输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哈耶克的经济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它包括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以“感觉论”、“规则论”和“基据论”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以“知识分工理论”为代表的不可知论认识论;以“真个人主义”为代表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以“知识分子决定论”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哈耶克的经济哲学整体上是非科学的,这导致其指导的实践必然失败,因此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7.
军队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学不仅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也有引导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的重大实践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关于人的本质、异化和发展的思想出发,探讨官兵应具备的思想根基、时代精神和人生追求,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思考我军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8.
起源于西方社会的三种“校本”理论形式——校本课程论、校本培训论以及校本管理论,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热点。解读这三种理论并剖析我国教育界试行或认识“校本”理论过程中的问题,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校本”理念,将有利于“校本”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灌输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与方法的统一体,在指导我国思想政治工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尤其是在全球化不断加深,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灌输工作,更好地应对来自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挑战,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们进行教育工作,说服工作,而不是采取强制的、压服的和行政命令的办法。对群众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要坚持疏导的方针,反对堵塞的方针。明确了方针原则之后,方法问题就成了思想政治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能搞“一刀切”。根据多年来的实践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疏导教育的方法 疏导教育,就是要动之以情、施之以爱、导之以理,不能随意扣帽子、打棍子、采取强制压服的方法。疏导教育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灌输教育。革命的理论不能凭空产生,一定要进行灌输。先进的思想靠灌输、政治觉悟靠灌输、行动自觉也要靠灌输。在灌输的过程中要抓住一个“理”字,学习理论,讲清道理,提高认识,做到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11.
老山精神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愿吃亏的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不畏一切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集中体现了我军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坚定政治信念;集中体现了我军艰苦奋战,不怕牺牲,誓死保卫国家安全,忠实履行职责使命,一往无前、勇于献身的战斗精神;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拥军支前,并肩战斗,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生动谱写了边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维护稳定、积极进取的生动史实篇章。在新的发展时期,不仅要学习老山精神,还应继续坚持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军事硬实力与软实力互动式发展,是推动军队建设的重要途径。尽管在长期的军队建设过程中并未明确提出这一思想,但却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从军事硬实力与软实力互动式发展思想、实践、经验和教训四个层面对其进行历史考察,有助于加深对该问题理论与实践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长沙会战的胜利使得日军的侵略气焰严重受挫,其在华兵力不仅很大程度上被削弱,而且无法与德意法西斯形成合力称霸世界。会战的胜利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力量与信心,为中国赢得了相应的国际地位;而且鼓舞了盟军的御敌士气,并牢牢地钳制了在华日军,为国际反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给日寇以决定性打击,捍卫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志,而且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支援了盟国,粉碎了德、日法西斯的全球战略计划,从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央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呼唤军队要制定新的干部制度政策。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集团,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注重发扬军事、政治、经济民主,但在新形势下,军队必须以强军目标为指引,正视坚持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存在的问题,从两者关系、完善制度、文化熏陶、实践检验等方面来加强和推进军队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为功臣画像是中国古代帝王表彰有功之臣、纪实铭勋的一种方式。帝王希望藉此以炫耀武功、增强民族信心,并在全民范围内树立一套选才标准,因而图绘功臣这一历史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涵义。有清一代,紫光阁作为功臣画像的陈列地点,伴随着清代从乾隆到光绪数朝一百余年的历史。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兴起,湘军成为镇压此次起义的主要力量。光绪十二年(1886),为表彰此批功臣,特将他们画像于紫光阁,这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次图像功臣活动,与乾隆、道光时代图像功臣相比,有其自身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子材自1870年察觉到法国觊觎中越的野心,一直到1900年的30年间,无论是在镇南关战场上的与法军兵戎相见,抑或是在中法划界、海南岛平乱、督办钦廉防务,乃至甲午战争、庚子事变等各种军事行动中,他心中的抗法情结一天都没有释怀,显示了一个处处以国家社稷为重、寸土不让祖国河山的民族英雄的本色。  相似文献   

18.
明代云南土军分为三类:一为少数民族土司控制的本族军队,二是由当地各族民众组成的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军队,三是编入卫所中的在编军队,各卫里面的中左所军队即属此类。云南的土兵,按照广义的内容范围,包括卫所土军、地方土兵和土司军队三部分。按照狭义的定义,则专指卫所中的土军。卫所土军在云南诸卫所中,一般而言,除正规的五所外,另外增加的千户所,多是由土军及归附的地方土兵编成。地方土兵则是由地方政府控制的乡勇土兵。而土司军队则是由云南土著民族士兵群体构成的军队。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