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立体视差调整的快速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图像的视差调整多用于会聚调节和视差校正.为准确地计算出立体图像视差调整量的取值范围,建立了立体视差调整的快速估计方法.算法首先将人类立体视觉的Panum融合区应用于立体显示空间,给出计算立体显示屏幕Panum融合区的方法,然后推导出立体显示屏幕Panum融合区对视差调整量的限定,最后通过对立体图像深度线索的稀疏匹配快速估计出Panum融合区限定下视差调整量的适用范围.经实验验证.本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视差调整量的适用范围,最大限度地避免立体图像中出现双眼复视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3D 视频因视差变化不连续而引起的视觉疲劳, 提出一种非舒适帧视差调节方法。该方法根据舒适度评价模型, 利用JMVC(Joint Multi-view Video Coding)多视点编码系统中的当前帧运动矢量和视差矢量信息, 找到影响舒适度的视频帧。通过非舒适帧的视差调节方法, 对影响舒适度的视频帧进行视差调节, 得到提高人眼观视舒适度的新视频。观视者根据自身生理症状和疲劳反应进行主观打分。通过多组实验前后对比的结果表明, 通过非舒适帧的视差调节后得到的立体视频观看舒适度比处理前提高5. 13%, 而且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基础上, 提高了立体视频观视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3-D视频越来越受到关注。3-D视频的内容通常是为特定的观看条件制作的,当实际观看条件改变时,不合理的视差范围不但会影响立体效果,还会使人产生头晕、不适感。为了保证3-D视频的最佳观看效果,该文提出了一种3-D视频的视差优化调整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视觉舒适区准则,根据给定的显示屏和观看距离计算视差舒适范围,采用匹配代价搜索和图像细分快速估计3-D视频图像对的视差范围,将原视差范围通过分段线性变换方法映射到视差舒适范围,并利用新的视差范围绘制出虚拟视图。该方法使给定的3-D视频能够适用于各种观看条件,在增强其立体效果的同时,不引起眼睛疲劳、头晕现象,并且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偏好自主调节立体效果,以达到最佳观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4.
视差立体图像的生成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阐述视差立体图像的原理和设计方法,介绍几种特殊的视差立体图像,包括连续∑面视差立体图像、大幅面视差立体图像和可双向观察的视差立体图像.  相似文献   

5.
立体图像对的视差是立体显示的基础,双目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具有视差的立体图像对中的左右眼图像分别送入左右眼中,从而产生立体感.本文给出了一种在虚拟场景中利用光线跟踪计算立体图像对视差的方法,生成了视差图和深度图,并对视差的特点和影响视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立体成像系统数学模型和视差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立体成像技术是电视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为此提出并建立了立体成像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平行成像系统和会聚成像系统进行比较,推导了产生舒适立体图像的最大水平像素差离散值的取值范围,为立体成像的视差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验证了立体成像系统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可作为研究、设计和研制立体成像系统、处理立体图像信号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幅相分离立体匹配的小波立体图像压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立体图像压缩中视差估计问题,提出了幅度和相位分离的立体匹配方法。在压缩过程中,采用CONCOD立体图像编解码器结构,分别对左右图像进行小波多分辨率分解,并用幅相分离的立体匹配方法对左右图进行视差估计。根据各种补偿残差的大小,自适应调整预测块的大小和编码方案--帧间视差补偿、帧内预测补偿和帧内自编码。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在保持较高立体图像质量的同时可获得较高压缩比。  相似文献   

8.
人眼感知立体图像,主要是对图像内容和深度信息的感知,而视点之间的差异是形成立体图像深度感知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人眼视觉感知特性,提出了视点零水印和视差零水印算法,视点零水印将视点图像的亮度Y分量分块做DCT变换,并根据DCT域中低频系数的大小关系来构造视点零水印,提高了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视差零水印通过求取左右视图的视差值,搜索得到左右视图的匹配区域,根据匹配区域内左右图像块的DC系数大小关系来构造视差零水印。统计两类零水印恢复率,达到对立体图像质量和立体感知质量客观评价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通过水印恢复率客观评价图像质量和立体感知质量,与人眼主观评价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冗余离散小波变换的立体图像视差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立体图像视差估计的准确度及效率,从图像特征点入手,结合DT(delaunay triangle)网格技术,提出基于冗余离散小波变换的立体图像视差估计法.对参考图像进行冗余离散小波变换后,根据其平移不变性和各级子带大小相同的特点,通过各级高频子带相乘、叠加,再取相应闽值,得到参考图像特征点,并形成DT网格;以特征点为中心在目标图像中进行视差估计,得到各特征点的视差矢量,再结合仿射变换得到三角形内部各点的视差矢量,从而形成浓密的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视差图重建的目标图像PSNR值要高于传统的SAD块匹配法和Canny特征点法5~10db;对于CIF格式的立体图像,算法在Matlab7.0下时间消耗为15s.该算法在视差估计准确度和运算速度上具有较好性能,可应用于立体图像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视差和左右视图图像块间对应关系的立体图像水印算法,来解决立体图像的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的问题。首先根据立体图像的左右视图求出立体图像的全局视差,然后找到左右视图的相似区域,最后相似区域内基于左右图像的对应关系完成水印的嵌入。由于DC系数是块能量的集中区域,其左右图像块间的对应关系比较稳定,所以本文选择左右图像Y分量DC系数进行水印的嵌入,这样可以提高水印的鲁棒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水印具有很好的不可见性和较高的鲁棒性,能够抵抗高强度jpeg压缩、高斯和SBS编码攻击。  相似文献   

11.
摘要: 针对宽视野光轴外扩式布置双目图像采集和显示系统的图像立体校正问题,利用三维重建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图像视差特性的立体校正方法.在分析光轴外扩式布置双目相机图像视差特性的基础上,针对相机光心与显示投影中心间的位置误差和相机光轴与显示视轴间的角度误差,建立图像仿射变换、水平视差畸变和垂直视差的校正函数,利用一组空间采样点的三维重投影误差作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方法求解校正参数.仿真实验表明:在视轴外扩夹角为30°时,本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光心位置误差和光轴角度误差对图像视差造成的影响.真实图像校正实验表明:校正后的图像水平畸变小,在显示宽视野双目图像时,能保持正确的三维立体感.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A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最大流的立体匹配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得到立体图像对的全局最优匹配,将视差搜索范围离散化,与图像坐标一起构成三维空间网络。恰当定义网络各边的容量,使之兼顾立体匹配的相容性和光滑性约束,将立体匹配转化为网络优化问题。通过求解网络的最大流和最小切割,获得全局最优的视差分布数据。实验表明,算法生成的视差数据不仅连续稠密而且保留了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建筑物场景, 提出两种在基于图的立体匹配算法中融合部分深度数据来提高视差图质量的方法。若该部分深度线索来 自扫描仪获取的准确测量数据, 则可以从中直接抽取出对应于三维空间平面的视差层组成标号集, 并以颜色块代替像素作为图结点。进一步地, 将扫描仪的使用 限制在离线阶段, 即仅用于训练数据库的建立, 然后在立体匹配的图中添加一个图像块层, 来融合通过统计学习获得的单目图像深度推断线索。实验结果很好地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赖明珠  李剑  刘玉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1):12934-12941
针对基于双目相机的裸眼3D显示的实时性和真实性问题,研究高精度、高效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来获取高质量的深度信息。采用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获取初步的视差估计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一致性检验、中值滤波、多层次均值滤波和视差绘制方法的组合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视差优化方法能够使视差的均方根误差下降40%左右、像素错误匹配比率下降20%以上,从而获取高精度的深度信息,为裸眼3D的虚拟视点实时精确绘制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专利授权量代表技术创新能力,利用Gini系数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省域间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域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比较大,差距和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差距,大部分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是由地区间差异解释的;另外,省域技术创新呈现空间依赖性,具有空间效应,大中型企业科研人员以及对大学的科研经费的投入是我国省域间技术创新能力不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对增强各地区以专利数量衡量的创新能力,缩小差距,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象及现阶段呈现出的新特点,讨论了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源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提出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根本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立体摄像几何特性的视差匹配快速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摄像系统几何特性的视差匹配快速算法,根据视差的方向性和均匀性,采用方向-有限搜索以及抽样模板,迅速准确地搜索视差,与完全搜索算法相比,在保持重建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大幅度降低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8.
Cumming BG 《Nature》2002,418(6898):633-636
The horizontal separation of the eyes means that objects nearer or farther than the fixation point project to different locations on the two retinae, differing principally in their horizontal coordinates (horizontal binocular disparity). Disparity-selective neurons have generally been studied with disparities applied in only one direction (often horizontal), which cannot determine whether the encoding is specialized for processing disparities along the horizontal axis. It is therefore unclear if disparity selectivity represents a specialization for naturally occurring disparities. I used random dot stereograms to study disparity-selective neurons from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V1) of awake fixating monkeys. Many combination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parity were used, characterizing the surface of responses as a function of two-dimensional disparity. Here I report that the response surface usually showed elongation along the horizontal disparity axis, despite the isotropic stimulus. Thus these neurons modulated their firing rate over a wider range of horizontal disparity than vertical disparity. This demonstrates that disparity-selective cells are specialized for processing horizontal disparity, and that existing models of disparity selectivity require substantial revision.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地描述山东省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分析山东省区域差异的成因机制,提出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